《最小阻力之路》,作者罗伯特·弗里茨(Robert Fritz),他原来是个作曲家,后来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开始开发创造力课程。
在这本书里,作者区分了两种产生张力的结构:创造的结构和解决问题的结构。他说:
只有创造的结构,才能产生持续的张力,而解决问题的结构,是没有持续张力的。
1. 什么是创造的结构?
画家想画一幅画,作曲家想作一首曲子。他有一个确切的东西想要把它做出来,这就是创造的结构。
创造型思维与解决问题思维
2.创造型思维和解决问题思维的根本区别:
创造型思维把事情分成了简单的两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我想要完成的作品。
第二个部分,是我所面临的现实。
比如说我想创业自己做老板,可是我没有启动资金,没法现在做老板,虽然不愿意也只能给别人打工。
暂时没钱去追求梦想,这就是一个事实。
创造型思维,会把这个事实看作是创造的条件限制。所有的创造都是在有条件限制下完成的,不存在没有限制条件的创造。
所以,如果我遇到了限制,我就想办法解决它。一个创造型思维的人可能会想:“我想要当老板,可是我现在没资金,如果钱真是我创造的前提条件,那我要先去挣钱或者找到投资人,而不是什么也不做。”
解决问题思维呢?会把这个限制看作是目标是否成立的前提。如果我遇到这种限制,那也许我就该放弃目标。这是两者的区别。
可是一个解决问题思维的人就会想:“我没钱,所以我当什么老板啊?这压根就不现实。于是他就放弃了自己的目标。”
这就是创造型思维和解决问题思维的根本区别。
创造型思维是以目标来思考现实,先想我要什么,再想现实是怎么样的,环境能够提供什么,再去想办法弥补目标和现实之间的鸿沟。
而解决问题思维是以现实来思考目标。先去想环境能够提供什么,再来想自己的目标是不是实际的,该树立怎么样的目标。
3.如何拥有创造型思维
答案是“去爱”,爱一件事,爱一个作品,爱每一个相遇。
如果你想做一件事,比如想做出一道美味的菜,你越爱它,越是希望它展示出来。这种爱就会推动你持续行动,直到最终把它完成。这就是创造的思维结构带来的张力。
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也可以把人生看作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把我们心里钟爱的理念变成现实的过程,而不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小结:
1. 什么是创造型思维?
以创造为目标,接受实现目标遇到的限制性条件,并把限制性条件当做实现目标的跳板。以目标来思考现实,先想我要什么,再想现实是怎么样的,环境能够提供什么,再去想办法弥补目标和现实之间的鸿沟。
目标不现实,但是是理想的,
2.什么是解决问题思维?
是以现实来思考目标,根据条件确定目标。先去想环境能够提供什么,再来想自己的目标是不是实际的,该树立怎么样的目标。
目标很符合现实,但是不理想。
3.如何拥有创造型思维?
带着爱思考、观察、设计、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