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的故乡在哪里?

       好讨厌一名话“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所以我们的假期结束了,要回广州去了。

       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回来这座小城是快乐的,因为父母亲人在这里,这是生养我的地方,是我的故乡,是我的根,但对于屋里这个一周岁零三天的小朋友而言,他并不出生在这里,不认识这里的人,不会说这里的方言,也没有参加过这里的任一风俗仪式,一切都是陌生的,包括他的爷爷也是陌生的,我的故乡于他而言是什么?只是一个“原籍”?一个暂时落户口的地方?

       我特地上网去查“故乡”的具体解释,希望找到一种合理的解释能让这个小朋友和我的故乡有点关系。

       新华字典也是这么解释的,看来这地方和这个现在睡在我旁边的小朋友并没有什么关系了……反观我自己三十出头,其实也只有前十七年是一直生活在这“故乡”,从那以后,它也只是更多的开始存在于我的情感和记忆当中了。

       在广州生活近十年了,买了房,算是定居广州了,也会被称作“新广州人”,略能听说部分地方方言,对于广州文化我也算是要比普通人多了解一些了,但尽管如此,始终深知自己融不进广州城,终究还是个外地人。我经常跟身边的朋友说“落叶归根”,终归我还是要回到故乡。面对同是漂泊异乡的朋友,他们会默然点头;面对一直住在故乡的朋友,他们会告诉我“既然出去了,就别回来了,回来有什么好的”。

       在外面累了,想回家……

       那对于我旁边这个可以拥有广州户口的小朋友而言,他算是广州人吗?新二代?他将来能不能融进这城市呢?还是说一个外地的老爸生了一个本地的儿子?

       突然思路转到城市化、人口迁徙、地缘关系、情感隔断减弱、新移民城市融合……诸多好大好大的问题,也引起我很多的思考,类似我现在这种情况的人肯定不在少数,面对如此这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怎样应对这些新城市移民的情感需求和城市融合?其实写到这里已经有点儿写不下去了……话题太大了

       有一个女人远嫁他乡三十年,勤俭持家,育有一双儿女,文盲,也能听说一些当地的方言,但她始终是个外地人,受到当地媳妇的歧视。

       有一个女人远嫁他乡二十年,育有一女,略能听懂当地的方言,高中文化,但女儿跟她吵架时却会选择用当地的方言骂她。

       有一个女人远嫁他乡十年,育有一子,略能听懂当地的方言,大学文化,但那始终只是她生活的城市,她的老家所在才是她的故乡。

       有一个男人定居他乡十年,育有一子,略能听懂当地的方言,大学文化,但始终奔波于生计,烦恼于户籍和学位,受困于当地人的排外。

       她/他们都或多或少的都会感觉到孤独,或者说是孤力无援。这是为什么?

       年少时曾经做过许多的梦,梦里要去很多的地方。

       我们跟着呼啸的时代,走向远方,我们生怕错过了每一场考试、提案以及聚会,可当我们倦了的时候,回过头,却发现故乡成了去不了的最远的远方。

       或许有人说得对,回不去的才叫故乡。

孩子,希望你记得,眼前这片土地就是生养你父亲的故乡。

孩子,无论在哪儿,爸爸都爱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你的故乡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