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懂得刻意去找些好书来看。
初高中时期大多以学业为重,有功夫就是温习课本做习题,那个时候身边也有朋友喜欢看小说,但我总觉得浪费时间。
大学就完全不同了,一下子有了大把的时间无所事事,看书也是消磨时光的好方法。我们大学的那个图书馆真的太小了,不过认真想想,我也没读几本书。
好一点的是,刚开始读书因为不知道读什么书,我会尽量先找一些名家作品来读,或者是各大读书类网站发布的排行榜。比如豆瓣,亚马逊。像《挪威的森林》,《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荆棘鸟》之类的,当然也有一些很一般的书。我还记得有一年过寒假借了本很厚的文学著作,不大记得是哪部作品了,没事捧着看几页,一个寒假都没给看完。
现在想想,我读书的第一个阶段大概就是喜欢自己读书时候能够不去想那么多,忘记周边的一切沉浸在阅读中,享受那份静谧。其实那时候我选择的书,大部分还是以文学小说为主,就以《挪威森林》为例,我读书的时候更多的时关注情节,也没去想很多,单纯的跟着书中的故事走。如果你问我看完有什么收获,我会说就是看了个故事,能有什么收获。就像现在,我可能连情节都记不清了。
所以,那个时候,也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吧,说直接点,就是只是读,最后读的内容大都没有印象了,没有任何的思考,也没出去整理读书笔记,没有输出。感觉读书并没有给我带来丝毫的影响和改变。
毕业后参加工作,发了工资就喜欢买书,那个时候疯狂迷恋亚马逊,只要有活动就喜欢根据排行榜买书,当然,我也会搜豆瓣评分综合比较再下手,总之就是买买买。现在我书架里面大部分的书,都是那个时期买的,好在,基本也是名家作品系列,比如王小波,史铁生,三毛,白先勇等的文学作品,还有《追风筝的人》、《百年孤独》等一些国外畅销文学作品,偶尔也有几本鸡汤类的畅销书,比如说那时候很火的《谁的青春不迷茫》,包括周国平的散文集。
这个阶段买的书很多,看的书呢,确很少。可以说,有一种买上瘾的感觉,其实,也算是囤书吧,到现在三四年过去了,还有些书都没看呢。
所以,那个时候,买书是为了解决知识焦虑,说直接点,就是装点门面,包装自己,至少给自己一个我是读书人的安慰,制造一种热爱读书的假象。
读书真正给我带来改变,让我领略到读书的意义,也就是去年下半年。
啰嗦了这么多,好像现在才说到了正题。
去年十月份辞职,闲下来后实在无聊就开始看书打发时间,最开始《那不勒斯》四部曲一口气看完,接着又看了《摆渡人》三部,很火的《房思琪失恋乐园》,还有早都忘了情节的《百年孤独》也又看了一遍,依旧是从看小说开始,但是我发现自己的读书速度提高了不少,这是我发现读书多的第一个改变。
几部小说读完,有一种读书瘾复发的感觉,告诉自己不能一个劲看小说了,就去图书馆,看了很多所谓的工具书,职场类的,心理学的,还有两部经典作品《当下的力量》和《向前一步》,这次看完就觉得太有意义了,很有指导价值,比小说收获可多了,做了笔记分析,写了感悟,然后就开启了这种指导类书籍的阅读,包括逻辑思维方面的,还有《反脆弱》这样比较深刻的概念性的书籍。
这大概就是第二个改变吧,不一定非要局限自己读书的范围,多看一下不同领域的书,各个方面都有所接触和探索,这个时候,你是真正的能读进去书了。
最后一点,也是我觉得自己读书提高一个层次的收获,发现了读书带来的思考和价值,那就是当你读书多的时候,很多有价值的知识点是可以相互贯通的,而且你会在这个过程中挖掘出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深刻的学习和探索。
这个阶段,你就真正体会到读书带来的快乐和让自己在读书中成长的意义。
那天读《当下的力量》,(之前这类书都看不进去)但是这次,我深迷其中,书中所谈到的要做思维的观察者而不是批判者,让我恍然大悟,而且作者所描述的那个临在状态,让我想到了村上春树在《当我在跑步时,我在谈论什么》里面的一段经验,他所描述在自己参加一次马拉松比赛的最后40公里时,身体达到的一种极限后他在跑步中体验到的那种超级宁静和欢愉的感受,这个当下应该就是《当下的力量》里面所说的临界状态。然后我就特别想要了解思维,意识,心理这一系列方面的问题,甚至看了专业的心理书籍,就是那种上大学读的那种相当枯燥的书籍。
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不单单指一本书读了好多遍就能发现其中的意味。现在很多人也知道了,这个百遍,如果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了不同的人生阅历后去重复再读,每一次大概都有不同的收获。
另一方面,大概就是指,书读得多了,你自会发现知识的力量,有深度,有广度,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对知识有了深刻的洞察和理解,那就是你成长的见证。
好了,今天就分享这些吧,也希望自己能坚持读书的好习惯,不是一定非要收获什么,而是在这广袤的知识中去感受成长,汲取自己的生命养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