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 三

诗的概念很简单:用以记录、叙述和表达的一种文体。

修辞手法 赋、比、兴 那么赋是什么意思呢?叙述,平铺直叙,描写的手法,白描,工笔,渲染,描写的空间和时间顺序,通感,再到一些特殊的叙述手法。

赋无定式,或煌煌大观,或精致华丽,或朴实深刻,能达到描写的效果即可,这里不作赘述。

赋体现的是一种基本功,诗一般体裁短小,因而要求语言精致凝练,叙述清晰,表达明了无歧义;用尽量更少的文字表达更多的内涵。

这既对创作者的基本功是一种考验和限制,也给阅读者造成了不便和麻烦。

在白居易以前,诗的主要阅读群体是从小接受了精英教育文人士大夫和贵族阶层,基本没有人对诗提出过“通俗易懂”的要求。大程度上说,在唐朝,诗是属于才子的专属游戏和社交方式,一般人的水平玩不转。

有一类诗可以单独拎出来讲,一般为文人相赠,或可称之为“社交诗”,比如李白的《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一类的送别诗,另一种为诗人或男女之间表达倾慕之思,比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这一类诗往往语言直白,通俗易懂。

就取《送孟浩然之广陵》来讲,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读过这一首经典。但是你们扪心而问,读懂了几层意思呢?

不急,我们先来看原诗和教科书上的简单赏析: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先不谈一,二句,很多人读这首诗只能体会到末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怅然和感慨。通常的注释中,孤帆远影被解释为目光追随远去的友人,直到孤帆消失在天地尽头,以形容友情之深切,离别之不舍。

这么解释从表面看的确没问题,如果说这一句的妙处只是在于“视角”之独特,在于借“凝视”之久来形容“情深意切”,那这首诗的作者就不是李白,而应该是个感情细腻的女子。

但是我们代入诗人的角色来看最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这波澜壮阔的壮丽景色之中有淡淡的离愁,和微微的萧瑟,这一句似有长风拂面,使人衣袖飞舞,背颈微寒,生出天地之大,人生微渺的震撼和感慨。

结合李白早期的诗风,几乎都是壮丽瑰奇,豪情三万丈的风格,这一篇虽是送别,但也不例外。

末尾两句写景之壮阔,是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他敬重孟浩然没错,孤帆远影碧空尽这一句,是对孟浩然的惋惜,我们联系孟浩然的命运,此诗正是写于孟浩然屡试不中,终于放弃了政治抱负,离开长安,远走扬州。

那么再来解析最后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逝者如斯……江流既是岁月,也是象征着命运。长江无穷,命运的河流它奔流不息。而孟浩然在这样的河流里远去了,他的时代结束了。

昔人已乘帆去,还剩下谁呢?

当然是还剩下我,李白。

你孟浩然未完成的理想,我会连你的那一份一并完成!

这长江奔流而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这还没完呢!

接下来,才应该是我李白的时代!

这才应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正确释义,也只有从友人手里接过他的理想,才是对孟浩然最好的安慰。

这才符合我们心目中醉饮狂歌的李白,这才是一个性格豪迈乐观豁达的诗人送别挚友应有之感慨。

如果照着之前的解释,这送别的人应该是个“多情伤离别”的柳永才对。

这个时候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去看前两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故人,当然是指孟浩然,但我们仔细看这个“故人”,好像别有深意。

一层意思是对孟浩然的称谓,另一层意思,“故”有过去的,曾经的意思,联系最后两句的含义,我们发现,原来这一个“故人”就在埋伏笔了!感慨孟浩然的离去。

烟花三月下扬州,很多人觉得这样的句子平平无奇,甚至觉得好像我也能写出来!

的确这两句的意思很简单,我们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正值烟花三月,他离开长安去往扬州。

妙就妙在这两句的承接,和一个“下”字。我们来仔细看这个字,下,下落,降临?

将这个词义代入试试看。

正值阳春三月呀,我们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他将会和三月的烟柳春花一起降临扬州。

这样一来,这两句就妙了,首先是多了一位送别者:“烟花”,你将要离去,我们不能相送它将代替我们送你一路到扬州。长安在北,扬州在南,此时是三月初春,长安的花还没开,等孟浩然到达时,应该是烟花正盛的美丽时节吧!

恨不能相送,便寄情于物。这是诗人的一贯浪漫情怀。

那么这首诗的感情现在就相当明了了,前两句先写送别的难舍,不能相送的诗人寄情与扬州的烟花,等到你去时,它们一定会用最热烈的开放迎接你的吧!

后两句则是对友人的慰怀和感慨,这长江奔流无穷,这命运变幻不息,你且潇洒去罢!未完成的事业,由我我李白接过传承,来引领崭新的时代!

有人说,为什么我看不出来?

因为你没有把自己代入李白,你不是李白,所以你只看到了浅显的东西,而不明白为什么他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他的感慨又是为何而发?

这就是我要讲的赏析诗歌的核心方法:情景重现,或者说叫代入角色。

你不知道诗人为了这短短四句酝酿了多久的灵感和情思,所以短短五分钟,十分钟,很难解读得完。

读一首诗,应该慢慢去体会它,而不是像吃快餐一样草草只读一遍。就像对待情人一样,喜欢它,诵读它,它的含义,它的情感,一定会引起你美妙的共鸣。

无论是鉴赏也好,还是答试卷也好,绝对不要囫囵只读一遍。

第一遍整体来诵读,去感受它声与情的基调,第二遍抠字酌句,去把握每一句的信息和故事,第三遍,再来细细品味内涵与情感。

解诗切忌急躁,一急躁,就容易误判或者漏判,遗漏重要的细节,或者代入主观的情感,对于答题也好,赏析也好,都是容易致命的错误。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论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