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牵出的大瓜:想向那些跑路的“爱国者”问清楚,钱真都是自己的吗?


今年地产界最大的瓜,恐怕就是潘氏掌门的贱身自卖和跑路事件。

6月16日,美国“PE之王“黑石集团向SOHO中国伸出橄榄枝,出价195亿收购其绝对控股权,而其他股东股权占比之和将只剩下区区9%。

关于黑石对SOHO的收购,简直算得上跌宕起伏,让人一惊三咋。

2019年10月30日,SOHO中国盘中涨幅一度高至27.07%,当日即传出消息,说美国黑石有收购SOHO中国意向,并初步出价80亿美元;不过稍后不久,曾甚嚣尘上的买卖消息暂时熄火。


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进入3月,SOHO中国官宣“私有化”消息,据传,黑石集团又一次向SOHO中国发出收购邀约,这次价格压低到约40亿美元,与最初的出价比起来,几乎是腰斩。

只是随着疫情的延续,黑石表示疫情影响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不明朗,于是又一次中断了与SOHO的收购谈判。

经历了一年的沉寂,2021年6月中旬,黑石再次发动收购谈判攻势,这次出价竟然只有195亿人民币(约合30亿美元)!

看价钱就明白,这全然不是一件正儿八经的商业收购和业务重组,而是一次最彻底的裸身贱卖。

这件非比寻常的跨国收购案,可以说是震惊华夏,引得国家快速出手。

公告显示,8月6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督局紧急约谈SOHO,并依据《中国反垄断法》的涉外交易条款立案审查。

一纸反垄断审查令,将SOHO的“卖身契”给硬生生地抽夺回来,那曾经一阵高过一阵的不顾尊严的贱卖吆喝声也彷佛嘎然而止。

潘氏掌门准备干净利落跑路的一条腿,被硬生生的夹在国门门缝里,想出出不去,欲回又不甘心,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煞是尴尬。

为了能尽快卖掉自己的家当,潘氏掌门竟完全把商人信奉的”公平交易“的市场原教旨主义信条给抛诸脑后了,他的信念如此坚忍,行动如此的疯狂,手段如此的决绝,看得人眼花缭乱,痛心疾首!

在他人眼里看来是惊世骇俗的一场荒唐交易,在当事人那里,却卖得心安理得,卖得欢欣鼓舞,更卖得急不可耐!

可是,天不遂其愿,国家的及时出手,让这笔由中国人看来都感觉惊心动魄并且迷惑不解的跨境收购案嘎然而止,下一步的戏码怎么演,我们等待国家市场监督局作出最终决定后再来看。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地产界频频传出的“国内卖卖卖,出海买买买”的热闻一次又一次地搅扰着无数吃瓜群众的心,简直可以用惊心动魄四字来形容。

2014年开始至2017年,海航地产控股海外并购总额超400亿美元,引起资金链一时紧张,只好通过大量依靠发债“补血”。

复星地产的海外投资之路开展得更早,自2008年开始向海外发展,至2015年6月,复星集团在中国境外共计投资36个项目、共计98亿美元。

还有AB,主要购买海外金融与地产资产,交易金额也十分巨大;

尤其惹人关注的当然是万达,王掌门2016年2月份在牛津大学演讲时自爆,过去三年多时间,万达在全球十多个国家投资,投资额超过150亿美元,其中在美国一个国家就投了100亿美元。

“ 乱花渐欲迷人眼”,涉及海外投资交易的局面一时间风起云涌,纷纭驳杂,弄得一些监管层关键人物也不得不亲自出来表态。2017年3月,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指出,在日常的监管中发现了一些非理性和异常的投资行为;在2017年的两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今年两会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对外投资有一部分实际上跟我国对外投资的产业政策要求不符合。他认为,有必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政策指导。

当然,还有些人貌似的确可以随心所欲地买卖,而让国内监管层鞭长莫及的。


例如,曾经的亚洲首富——香港地产界李氏帝国的李掌门的大手笔神操作,就更是惊天地泣鬼神,他通过乾坤阴阳手偷天换日的本事,不敢说后无来者,但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自2016年,他以200亿天价甩卖上海的黄金商圈内的世纪汇广场起,我们才对他的“局”略略窥见一斑;

接着是2017年抛掉有香港地标之称的中环中心,获现金402亿。

这些年,李掌门累计抛掉国内资产套现1600多亿。

阴阳手有阴的一面当然更有阳的一面,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李氏在英国大规模投资,花费高达4000亿,将当地的超过四成的移动通信市场、超过三成的码头、近三成的天然气供应市场收入囊中。


有趣的是,在这些一路疯狂卖卖卖的人当中,“爱国”好像是一个可以不假思索就可以脱口而出的词!

在创业的早年间,潘掌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无感概地说,如果没有国家给的好政策和好机会,他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而在2019年11月的某一天,潘掌门更是拿着一篇《我们的渺小和伟大》的演讲稿走上台激情开腔:

“这个时代的精神是团结合作,合作将每一个人微小的力量汇聚起来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现代人最应该具备的意识,应该是体会到自己的渺小,感受到自己离不开别人的帮助!”

说得真好!潘掌门是个明白人。

他对自己的渺小心如明镜,他的成功离不开别人的合作,离不开社会上千千万万人的给予,更离不开国家政策的照顾和时代环境的慷慨赠赐!

从这个意义来说,他名下数百亿财富,能是他一个人的吗?

可是,潘掌门却是一边“爱国”,一边展开了他疯狂的乾坤大挪移模式。

而面对“爱国”的话题,香港李掌门的历次回应就更有意思了!每一次表态都满怀深情,感慨万千!

早在2013年9月,针对传得沸沸扬扬的从香港和内地撤资而转投欧洲的传闻,李掌门公开声称,“我爱香港、爱国家,旗下两大公司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绝对不会撤资!”

语气斩钉截铁,信誓旦旦!

而在此前一个月内,他先后出售了香港百佳超级市场、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及广州西城都荟广场等,涉及金额约为410亿港元;相对应的,他开始频频在海外出手,收购欧洲公共事业, 耗资248.7亿港元。

而到了2015年,面对外界再次关于他“跑路”的质疑,李氏公开发表了一篇语重心长的谈话,至今读起来依然直入肺腑,感人至深!

他除了详尽披露了自己的创业史外,还特别提到了大陆市场对他的事业的”托底”作用,“内地是香港最大的靠山,香港获得内地很多方面的支持。”

这跟潘掌门吐露的心声何其相识,离开了大陆市场,李氏帝国是否还能坐拥千亿而成为亚洲首富,还真不好说!

他称“我一直以来,对国家和民族的感情很浓厚。”

而仅仅过了五年,“爱国爱民族”声犹在耳,他累计从港陆两地甩卖和套现1600多亿。

而另一位曾经的亚洲首富王掌门,在谈及“爱国”话题时家国情深,声泪俱下的场面,更是教人耸然动容。在万达年会上,他带头高唱《歌唱祖国》,潸然泪下。

他非常巧妙地把万达的“全球扩张”和中国文化输出结合成一个战略定义,在推定万达“买买买”的同时,加大文化输出,抢占世界高地。

在这样强烈的“爱国情怀”的驱动下,从2012年开始,万达开始在海外并购的路上策马狂奔,从最开始斥资26亿美元将全球最大的连锁影院AMC收入囊中,到投资英国游艇公司Sunseeker、收购西班牙大厦、入股西班牙马德里竞技俱乐部,出海资金达到了200亿美元之巨!

在这一波关于“文化输出”的强操作下,中国文化是否在外海占取了高地没人清楚,但在国内赚到的大笔资金转出外海是人人都看得到的。

难能可贵的是,在面对外界舆论铺天盖地关于他“跑路”、“转移资产”的质问,作为东北人的王掌门却有着与李掌门、潘掌门的遮遮掩掩完全不一样的直爽。

2015年11月,王掌门在哈佛大学演讲时公开承认:“海外投资的结果确确实实就是“资产转移”或者说是资产在海外的新增。但资产转移或者在海外投资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法和不合法之分。”

他的逻辑很简单,只要是合法,转移资产完全没问题,别人不应指指点点。

可是,我不禁要问,即使表面看起来合法了,他的钱就真的是他自己的吗?




潘掌门有一句话说得特别经典:诚实是我们不能逾越的底线。

是啊,也许在他所认为的值得追求的事业上,他忠实于自己的内心选择,无愧于灵魂的拷问,所以他觉得自己是无比诚实的。

只是,在我们习惯于用直觉来感知世界,以常识来评断真理的吃瓜群众看来,他至少在一件事情上做得不诚实,那就是他为什么要把身价自贬到离谱的程度,以一个低廉到不可想象的价钱卖掉SOHO,而且是卖给美国人!

有人坚持这样的说法:做生意就是一桩公平买卖,你情我愿;商业社会运行规则应由市场规律决定,作为一个商人,他要卖哪里,买哪边,都是他个人自由,我们没资格说三道四,更没有权力干涉。

诚然,别人的钱爱怎么花是别人的事。

可是,除了钱之外,我们还得讲点“道理”。

吃瓜群众之所以心有不甘,群起而攻,是因为凭直觉,觉得这钱并非完全属于潘掌门、李掌门、王掌门或者其他什么掌门的,或者至少不应该完全是属于他们这帮掌门的!

法律上的归属,并不能完全取代人心的评判!

这钱的来历,太有讲究,太有门道了,乃至于有些人很有看法,不把它的来源说清楚,心里郁郁,意气难平啊。


还是李掌门为人比较拙朴、厚道一些,早在数年前,在他的创业自白篇里就坦言承认:没有香港的依托,没有大陆市场的成全,就没有长江实业和和黄的今天。

而为了成全他们,很多吃瓜群众们受尽了种种煎熬和磨难,就为了在自己生活工作的城市拥有几十平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那代价,就是自己背负数十年的房贷甚至添上一家三代人的全部积蓄。

还有更多的人,则因为房价高企、租金昂贵而只好望楼兴叹!

这种处境,与动辄数百亿上千亿的地产资产比较,不要太辣人眼睛!

香港李掌门也不愧是个“诚实”的人,他在2016年那场千夫所指的质问中公开回复说“我是一个纯粹的商人,不要用那些空洞的道德来衡量我。”

这才是一句吐露了心声的话。

假如不是为着那抽离投往英国欧洲基建设施的那数百亿,香港那些低阶市民们就用不着不顾尊严地卷屈着身子住着网笼样的棺材屋!

各位掌门过往的峥嵘岁月,想必他们自己都历历在目,不曾忘怀!

先来看看曾经在大陆被传得沸沸扬扬的李掌门捂地术,他的秘诀是“长捂不放”;

媒体报道,“2020年9月23日,成都高新区财政金融局发布的一纸文件宣称,文件显示,因和记黄埔地产(成都)有限公司存在捂地、捂盘行为,严重影响区域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和记黄埔成都旗下拥有位于高新区的南城都汇项目,李嘉诚在2004年21.35亿元低价拿到手,总土地面积1036亩。16年倏忽而过,南城都汇楼面价已从竞得价1030元/平方米,飙升到如今超过2万/平方米。

中间赚钱几许,人人都会算。

而这只是一个地方的某一处楼盘,显山露水的只是一鳞半爪而已,事实上,自从长实和和记黄埔进入大陆以来,这样捂地的例子屡见不鲜,事实上,长实在全国20多个城市50个项目,均有不同程度的疑似闲置。

地价就是这样被炒起来的!

再来看看王掌门操作下的捂盘惜售。

早在2010年,上海江桥万达广场的住宅,就被人曝出超卖楼花的内幕,未开盘成交366套。

2020年6月,位于常州市金坛区的万达·光语未来被市民举报存在捂盘惜售的违规情况,激起当地消费者的极大愤慨。

谁都知道,在一二线城市,房子是刚需,而由于买卖双方信息的极端不对称,房产商通过一波接着一波的神操作,死捂惜售,制造热销假象。

房价就这样一步步炒上天了。

例子不用多举吧,地产界诸如此类的乱象,即便取尽南山之竹也难以一一书录。

得了吧,一叶而能知凉秋,大家都能看明白,也无谓多言。

总而言之,在一个竞争不充分,信息不透明的市场环境下奢谈什么公平交易,那就是耍流氓;

我们也可以说,在这样条件下通过资源的绝对优势而赚到的巨额财富而被个人完全拥有,那也是一种蛮横和霸道。与其说是智慧的运作,不如说是巧取豪夺。

在客观现实面前,我们只能无可奈何地勉强承认,他们是在合法的外衣掩护下,凭借灵敏的嗅觉,采用我们看不懂的手段和玩法,在市场监管规则没有完善的情况下捉住了可以投机钻营的机会,成功地赚取了一大把完全配不上人类道德和良知的钱财,——可是带着浓厚的血腥味,所以引得吃瓜群众个个不满,人人愤慨!

更令人义愤填膺的是,他们把这些与我们吃瓜群众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钱完全当作是个人私产,借着出国投资的美名大笔大笔转往海外,成为另一国的财富!

他们还敢拍着自己的胸脯振振有词地说“带钱跑路,与你何干?”之类的话吗?



与大笔哗啦哗啦地流向外海的“投资”相比,他们在国内的公益事业和慈善捐款上,又有多慷慨呢?

口讲无凭,还是得以事实说话:

潘掌门的慈善捐赠史可谓“名扬海外”,举世皆知——

2013年,潘氏夫妇身价财富达到了181亿之巨,在中国富豪榜捐款中位列24位,一年后,潘掌门做出了一件惊世骇俗之举,向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捐款6亿美元。面对外界的种种非议,潘表示是为了资助留美贫困学子。

不久后,他终于种瓜得瓜,修成正果,两个儿子先后陆续进入哈佛和耶鲁读书。而他本人也成为哈佛大学“资深研究员”。

原来如此!

相比于在美国的一掷千金豪气大度,在国内,他的慈善成绩又有几许被记录在案呢?根据网上公开的报道资料,并没有找到多少关于潘掌门在国内捐款的公开记录,也许潘掌门“内外有别”,在外声名远扬,在内则低调从容,做了善事却故意遮掩了起来,不愿青史留名吧!

早在2003年非典期间,潘掌门悲天悯人,一语情深“希望我们大家能一起全面、深刻地反省每一次灾难”,可是,调转背去,他却表示“最近三年来,每次别人让我捐款时,我(潘石屹)总是很有礼貌地说:没有带钱包!。”

2008年汶川地震,国难当头灾民水深火热的关头,潘掌门也许暗地里慷慨出手了吧,捐款排行榜上好像没有看见,而谈到为灾区捐款时,他说了一句说:“这种捐款的排行榜和富豪排行榜一样让人不舒服。”

是啊,如果这句话不是从他口里说出来,也许大家还能心里舒服点。

2020年2月起,新冠疫情在国内大爆发,各地富豪们纷纷现身支援武汉,唯独潘掌门按兵不动,任由风言风语满天飞。

这就是这位“名扬海外”的慈善家在国内的慈善业绩!

想想这些年来被一路炒高到可以吞噬三代人积蓄的房价,再想想他在2005年即将全部资产转给了美籍华裔的老婆张欣,让SOHO中国彻底沦为由一个美国人掌控的公司,作为中国人,我们还能安之若素吗?

我们再来看看王掌门的万达。

从参与慈善捐款记录次数方面看来,万达是做得不错的。

万达成立之初就开始做慈善,是中国最早开展慈善捐赠的企业之一,根据记录,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九寨沟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中都是捐款最多的企业。有资料显示,到2018年为止,万达集团荣获“中华慈善奖”,30年间累计捐款60亿;而且,2010年,王掌门以个人名义向南京市政府捐款10亿,破了当时中华慈善史个人单笔捐款的最高记录。

这些善举,受惠的人当然都应铭记在心,深度感恩。

可是,我仍然要问,对于一个资产接近上万亿的航母级房地产企业以及个人身价超过千亿的掌门人来说,三十年间捐了60亿,真的算多吗?

有人会反问,有钱就一定要做慈善吗?

我的回答是:有钱不一定要做慈善,但是,如果他是身家亿万的地产商群体,做慈善就是他应尽的义务,他的钱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虽然法律没有明令要求他们必须向社会捐款赠物,但道义上有,人心里有!

因为房地产是个特殊暴利行业,一个不平凡的年代为他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平台和机遇,在种种不易为外界人述说的因缘际会里,成就了他们这批富可敌国的亿万富豪。

而他们身上的钱,凝集了我们普通人为之奋斗数十年的辛劳和血汗!


普通人都知道感恩,作为一名富可敌国的地产圈掌门人,更应深度地,持续地,甚至永远地感恩。

二十多年间,国家给了他们很多,我们普通人给了他们很多。

早些年,曾经有一股“追溯企业家原罪”的说法甚嚣尘上,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人心惶惶。

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在一波又一波的时代大潮面前,每个人都只是被动型的适应者,时代选择了我们,但没有人可以选择时代,而只能根据时代的特点来定位自己的行为角色。

那么,过去就由它过去,我们只需要着眼当前,把握现在,憧憬未来。

记得李掌门早几年在香港回应公众质疑的时候说过的一句话“我需要寻找的只是利润,……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商业的归商业”,这话就太煞风景了,听了让人无比激愤和痛心。当时已是九十多岁高龄的他貌似心智明朗,实则拎不太清,因为谁都能感知,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商业并非完全是商业,自然,上帝也并不能完全归上帝,凯撒也不可全归凯撒。

就当下来说,商人企业家赚了钱,就应该积极回应公众呼声,好好地回报社会,共同分享国家进步和繁荣的成果。

而且,尤其对于富有金山金银的房地产商而言,更应该培养一点最基本的企业家精神格局,那就是“不跑路,不炒房,做慈善,有作为”。

毕竟,爱国不爱国,除了口说声闻外,是更需要在实力支撑下积极采取行动的;国家之所以支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目的是为了先富带动后富,而不是把资产转出海外,自己变成外国人独自逍遥。违背了这个目的,那就是不诚实,不道德。

毕竟,对于一个有格局的中国商人来说,除了努力创富赚钱外,更应该懂得“穷则独善其山,富则兼济天下”的朴素古训,因为财富是来源于社会的给予。

真正的企业家,必然心怀慈悲,家国情深。如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他是真把慈善当作自己事业的一部分来说,毫不犹豫地把自己一半身家上百亿捐了出去,他的企业,也是目前中国最好的制造企业之一,源源不断地创造实质财富。

还有董明珠,坚持以技术为核心,把民族品牌做大做强,心系国家。

更有华为教父任正非,历尽千辛万险百般打压仍是矢志不移,孜孜不倦,永不停步,为的是让中国科技站上世界之巅,在世界通讯科技领域占据一席应有之地。

地产界诸多企业家们除了积极做慈善之外,如果能以他们为学习标杆,拿出更多资金财富来支持实业,支持各领域的发展需要,那么,国家幸甚,民族幸甚,人民幸甚。

你可能感兴趣的:(潘石屹牵出的大瓜:想向那些跑路的“爱国者”问清楚,钱真都是自己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