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表达愤怒的时候,常常会不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声音,嗓门越大的人愤怒值好像就越高。
特别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母常常会用怒喝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犯错的愤怒,却忽视了这样的教育带给孩子的伤害,我曾经就成长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之中。
别让你的高声伤害孩子。
有一次,我带着孩子去超市进行大采购时遇到了一对母子,小男女孩看起来和我的孩子差不多大的样子。
因为在超市中乱跑被妈妈给大声责骂,然后小女孩就很委屈地哭了。
我看到其他顾客大多都是一副“熊孩子就应该这样管”的表情,但是我的孩子和小女孩一样不开心。
特别是平时淘气起来跟小女孩有得一拼的媛媛,显得格外沉闷。
回家的路上,我问孩子为什么不开心。
孩子问我:“那个阿姨好凶啊,为什么她要骂那个小姐姐?”
我解释是因为那个小姐姐不听话,在超市里面乱跑,这样不仅他会很危险,也会给其他客人造成危险。
而且她一直不听话,那个阿姨才会这样生气。
媛媛这时候跟个小大人一样叹了口气说:
“唉,大人就是喜欢一生气就骂人,根本不考虑我们的面子。”
这个时候我就有些回答不上来了。
其实从一定角度上讲,我很能够理解那位妈妈的心情。
自己的孩子横冲直撞,怎么说都不听,不骂一顿简直没有一个消停下来的时候,或许她也不想这样对孩子;
但除了这样之外她可能也没有什么办法让孩子可以立竿见影地变得听话。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忽视这样的“高声教育”带给孩子的伤害。
有了孩子之后,我也常常将原生家庭的“高声”带到对孩子的教育中,孩子不小心打翻了东西,我就会用很大的声音说:“怎么回事?”
其实我只是简单的一句询问,但是孩子却被我吓得战战兢兢,在那之后的挺长一段时间中,只要我提高声音,孩子就会立刻变乖。
但这不是孩子真的变乖了,而是因为恐惧。
因为孩子害怕我们大声说话或是斥责TA们,所以TA们才会变得乖巧,而这种“乖巧”其实就是我们父母在亲手将孩子变得胆小。
每个被家长一吼就会变得听话的孩子,TA们心中都藏着对父母“声音”的恐惧。
当TA们战胜对“高声教育”的恐惧,就会变得更加难以管教。
所以父母真正应该给孩子的应该是“低声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是靠一时的威严和怒火“吓”住孩子。
别让愤怒模糊了问题
小时候我被父亲骂的时候,常常会被骂着骂着就忘记自己是为什么被骂的。
当然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我自己教育孩子上面,有时候因为太生气了,导致我生完气之后常常会忘记是为什么生气;
这样一说好像有些搞笑,但却时常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不信我们可以一起回忆下,我们曾经和父母之间的争吵,大多数人都可以清楚地记得父母说了哪些难听的话,却记不住到底为什么才吵架,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
高声吼孩子会提高我们的愤怒值,使我们模糊了问题的焦点,反而是父母心平气和地教育我们的时候,我们对错误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当我们觉得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长往往只顾着生气和吼孩子;
其实更加应该反思的是自己,我们是否有明确的告诉过孩子:
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不应该这样做。
有时我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声吼孩子,但我发现这样并不能让还在明确他所犯的错误。
TA暂时的“变乖”并不是认识到,在超市乱跑本身是一个不正确的行为。
延伸到生活中都很多孩子的错误都是这个道理:
为什么我的孩子总是犯一个错误,每次骂他都是“当时有效,过时无效”?
为什么孩子一定要骂了,才会听话?
为什么......
因为我们被愤怒模糊了问题,在吼孩子的时候只记得“高声”表达自己的愤怒,不记得“低声”告诉孩子TA到底犯了什么错,应该如何改正,怎样才是正确的。
低声更能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
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去培养自己“不怒自威”的气质来低声教育孩子,更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而不是因为害怕被父母高声责骂而暂时改变自己。
我和孩子的爸爸在经历过双重怒吼教育之后,决定相互监督对方,用“低声教育”的方式来改变孩子和自己。
当然一开始我们两个时不时还是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会觉得孩子不吼一吼就不会听话。
也时常火冒三丈忘记要给孩子“留面子”这件事,但慢慢我们发现了低声教育的好处。
因为我们的“低声教育”让孩子觉得自己像一个大人一样得到了尊重,所以也要像一个大人一样,自尊心爆棚,跟我们的关系也更加亲密,愿意和我们分享TA的小秘密。
在我们将声音放低之后,也发现孩子好像更愿意跟我们讲道理了;
她不需要在分出多余的经历来对抗因我们吼他而产生的恐惧,而是将全部精力都放在我们“低声教育”的内容上。
原来这样是不对的。
原来我这样做会更好一点。
......
低声教育改变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作为父母的我们。
当家长学会放低声音的同时,也是在将自己摆在了孩子平等的位置上,给予了孩子足够的尊重,也平息了自己的愤怒。
能从一个更平和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错误,用更加公正的语言去指正。
我们用更加从容地态度去面对孩子,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环境,让孩子可以更从容面对自己的人生。
孩子的改变应该都是出于真心,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害怕父母吼他们,一时地假装。
这才是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