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上学习《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已经有一段时间,下面就对如何培养孩子的智力脑部分进行复盘:
Q1.朋友家的孩子暄暄对钢琴很有兴趣,放假经常在家弹钢琴,你作为客人到他家串门,看到如此优秀的孩子,会如何夸他呢?
A.暄暄这孩子真聪明
B.暄暄很有艺术天赋,是个天才啊
C.暄暄一定经常练习,真是个努力的孩子
——————————
|解析:带着你的答案看看这三种表扬方式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选项A,给孩子暗示:你优秀,是因为你聪明。当孩子想继续获得认可时,就会展现他很“聪明”的样子,被夸聪明的孩子更容易放弃,也更可能谎报成绩。
选项B,夸孩子有天赋也是同理,他会继续展现“天赋”,而忽视后天努力。
选项C,给孩子一种暗示:我看重的是你的努力和勤奋。这类表扬方式能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勤奋上来,如果要得到认可,孩子就会更加努力、不轻言放弃
|知识点回顾
1.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聪明
多夸后天努力,少先天优势。让孩子懂得聪明不是表扬出来的,而是源于努力。
2.表扬过程,而不是结果
表扬孩子成功的过程,不要直接告诉他结果。以计算数学题为例,要引导孩子体会数学运算过程的美,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3.表扬成长,而不是表现
想让孩子勇于迎接更高的挑战,要表扬他的进步和成长,而不是分数或表现。以弹钢琴为例,你可以帮孩子分析错误,找到问题所在。
Q2.孩子放假在家,经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影响视力不说,还妨碍学习和人际交往。身为家长,你特别生气,狠狠地批评了他,你会怎么说?
A.一放假就玩电脑、吃零食、睡懒觉,一点都不爱学习
B. 天天就知道玩,长大肯定没出息,别玩了,自己反省去吧
C.玩电脑影响视力,近视眼多难受啊,最近天气热,你要不要约小伙伴去游泳
——————————
|解析:带着你的答案看看这三种批评方式让孩子接受到哪些信息?
选项A是典型的借一个事情发泄家长自己的情绪,不仅对孩子没帮助,还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选项B强调孩子“没出息”,他的潜意识会受影响,认为自己就是“没出息”。
选项C是正确的批评方式,不仅点出了孩子错在哪,还给了孩子一个改正的建议。
|知识点回顾
1.告诉孩子他错在哪
批评的目的是纠正错误,让孩子成长,那么首先你要告诉他错在哪,不要借由一件事发泄情绪,牵扯多件事情批评孩子。
2.就事论事,不贴标签
不给孩子随便贴上“笨”“懒”“不听话”这类标签,这种负面标签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心理暗示,千万不要翻旧账,把一次错误无限放大。
3.告诉孩子如何改正
首先肯定孩子平时的表现,再指出这一次的不当之处,给予他提升的空间,帮他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帮忙想一个解决方案。
Q3.小明的注意力问题一直让妈妈很头疼,上课乱动、乱跑,幼儿园教授的知识虽然少,但小明却什么也没听进去,经常被老师批评。如果,让你帮小明妈妈出个主意,你会建议她___?
A.孩子画画时,坐在他旁边,时不时纠正他“这个太阳画的不圆,这个草地没涂颜色,你注意过草地是什么颜色吗?”
B.和孩子一起玩耍时,收起手机,不刷微信、不看视频
C.抓住游戏的机会,补充小知识“宝宝你快看,这个滑梯上写着英文s-m-i-l-e,是微笑的意思,记住了吗?”
——————————
|解析:带着你的答案看看这三个建议可能造成孩子的哪些习惯?
小明学到的知识少,可能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良好的接收到老师的信息传递,要改善这种情况,就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开始培养。
选项A和C不利于塑造孩子的专注力,无论是画画还是滑滑梯,都是孩子集中注意力的一个方式,玩也是一种学习,却被家长突如其来的对话打断了,到最后他可能既没学好也没玩好。
选项B是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的一个有效方法。孩子最爱模仿大人了,他的行为模式受家长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在陪孩子时,如果你刷微信、看视频,孩子注意到的是“妈妈虽然身体坐下来了,但却在忙别的事情,那我干嘛要一直做着呢”。
|知识点回顾
1.你要少干扰孩子
家长不合时机的插话,正好打断了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孩子在写作业,家长经常端着苹果冲进来说“来吃个苹果,边吃边写”。
2.在你需要孩子专注完成一件事情时,提供给他们做这件事情的合适环境
用物理的方法,给孩子营造一个没有那么多刺激的微环境,比如事先问孩子有没有想玩的,玩的时候只留下这一个玩具,其他的都放到别的屋子或藏起来,没有那么多新鲜的刺激,孩子自然专注了。
3.给孩子树立一个专注的榜样
让孩子变专注,首先你要变专注,家长是孩子天然的导师,你的行为模式会影响到孩子,尤其是陪孩子的时候千万别玩手机。
Q4.暄暄妈妈为了锻炼孩子的专注力,让暄暄学钢琴。看到隔壁家的小雨弹了一首好听的钢琴曲,暄暄妈妈特意向老师要了琴谱,对暄暄说:“暄暄,这首曲子特别好听,你来学习下吧”,暄暄表示太难了,妈妈接着说:“太难了?有什么难的,隔壁家跟你同岁的小雨能弹,只要你努力,你也可以”。
A.暄暄妈妈的做法是对的
B.暄暄妈妈的做法是错的
——————————
|解析:带着你的思考,看看让孩子挑战太高的难度对不对?
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可以从游戏设计里找方法。很多游戏的设计很有学问,能够强烈的吸引人的注意力,选项A是错的,这种做法恰恰违背了“难度要跟能力相匹配”,逼着孩子去挑战太高的难度,结果往往是孩子在练习中找不到成就感,兴趣慢慢被磨光了。
|知识点回顾
1.用游戏化思维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首先要明确目标。
2.难度要和能力相匹配。
3.家长要给孩子及时和全面的反馈。
Q5.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很多家长会带孩子逛博物馆。那么,你会重点让孩子看什么,如何与他交流(多选)?
A.逛人类历史馆时,看见不同的祖先模型,问孩子“你觉得人类更像是从哪一种模型进化来的?”
B.逛海洋馆时,问孩子“你看这条鱼一直在游,另一条为什么一动不动呢?”
C.让孩子记忆博物馆陈列物品的介绍,学到尽量多的知识
D.如果孩子在“玩”的项目上停留太久,一定要及时让他离开,争取不错过任何一件作品
E.边走边回顾,加深记忆“刚刚这个鱼叫什么?产于哪里?属于什么科目?”
——————————
|解析:选好了吗?带着你的选项,我来帮你分析
带孩子去博物馆,重点要放在引导孩子观察、思考上,而不是记忆知识点,因此选项CE是错的。你也可以带着问题去博物馆,事先查好问题,让孩子到博物馆里找答案,也可以当场给孩子提问,如选项AB。尊重孩子的兴趣很重要,要让他多观察、多思考他觉得有意思的东西,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
|知识点回顾
1.带孩子逛博物馆,重点不是孩子记住多少知识点,而是他观察、思考了多少。
2.尽量带孩子去能“动”的博物馆,主要指展品能动,以及可以与孩子互动。
Q6.朋友家4岁的宝宝要过生日了,你想送他一个电子产品作为生日礼物,但是又不想影响宝宝的学习,更不愿意让他沉迷游戏,你会选择___?
A.《熊出没》全集视频
B.体感游戏,如XBOX、WII
C.模拟电子琴的会发声的玩具
D.一整套自然科学类的纪录片
——————————
|解析:什么样的电子产品对孩子有利,还能防止沉迷?
对于小宝宝,电子产品还是能少用就少用,但是在现代家庭,让孩子彻底远离电子产品确实不现实。选项A和D都属于视频类电子产品,但是《熊出没》的娱乐性相对强一些,而且有部分轻度暴力的内容,不建议低龄宝宝观看,但是选项D的自然科学类纪录片与现实生活接近,可以鼓励孩子把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推荐观看。选项BC属于互动性、创造性强的电子产品,可以选购。
|知识点回顾
1.对于低龄宝宝,电子设备能不用就不用,可以用以下三点进行限制:第一,限定时间;第二,限定场景;第三,提供替代方案。
2.挑选电子产品有三个原则:第一,多用互动性强的,不要被动输入的;第二,多用创造性强的,不要简单重复的;第三,要生活化的、实用的。
Q7.下面有三个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亲子对话,哪一个回答对孩子更有帮助呢?
A.在孩子观察一朵野花时,一把拉起他说“快走,上美术补习班去。”
B.孩子在外面玩,突然兴冲冲地跑回来说:“妈妈,你看我捡到了什么?”,你一看,回答说“不就是个橡皮筋吗,快扔了它”
C.带孩子去爬山,问他“你今天在山上发现了什么呀”,孩子说“我发现山上比山下冷”,答案可能跟你预期的不一样,但你继续回答“是啊,山上确实冷,说得对,但你有没有看到路上的瀑布,是不是很漂亮?”
——————————
|解析:我来帮你分析下这三种回答可能出现的结果
孩子好奇的东西是鲜活的、大自然的知识,而不是抽象的课本知识,当他观察野花时收获的美的感悟,说不定比上美术课还多,因此选项A是错的。轻率的否定了孩子的新奇发现,孩子会怀疑自己的“发现体验”,导致孩子渐渐失去好奇心,B的做法不可取。选项C是正确的,虽然孩子的初次回答没有达到家长的预期,但家长没有否定孩子,反而提出疑问,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知识点回顾
1.尽量鼓励孩子去探索、去好奇,好奇心能进化为学习的动力。
2.除了到外面找新刺激外,你也可以利用家里的熟悉场景和小道具,让孩子探索
3.对于孩子的探索和观察,不要随便给予负面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