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菜

熬菜,也叫烩菜、炖菜,其实就是大锅菜。应该说是一种非常土气的菜肴,根本上不了什么台面,但是它却是我的家乡的重要传承之一,但凡是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少不了它的影子。即使是到了农村喜事极度大操大办的现在,熬菜依然是婚宴上不可或缺的定海神针!因为就在前年侄女的婚宴上我也在大鱼大肉的酒席上见到了熬菜的影子。

在过去的农村,大铁锅是家家必备的炊具,虽然现在做饭基本上被煤气或电取代了,但是许多人家里还有这灶台和大铁锅。那时候,灶台上的那口大铁锅足以满足家中所有用锅的需求,所以在我的家乡,分家的最重要标志就是另起炉灶了。由此可见大锅的重要性了,古代士兵开战前砸锅摔碗的仪式大概也与此息息相关吧。

最初的熬菜记忆就是父亲在家里做的家常菜了,原料就是肉,白菜、豆腐,粉条、木耳、黄花菜了,做法就是炝锅后放在一起炖了。也可能是由于人较少的原因吧 ,我一直没有体会到大锅熬菜的精髓,只是把它当成家常的烩菜了。对我真正吃到熬菜的时候应该是在二十多岁了,我在故乡度过了那一年的春节。可能是远道而来的原因吧,我收到了各家长辈和堂兄堂弟的热情接待。几乎到了每一家都会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那可是我们家乡最好的饮食了。大概是到了初六左右,村里有一家给孩子过百天的,请了我的叔叔去掌勺,当然我作为客人也成了邀请对象之一了,毕竟三块五块的礼金在我的眼里还真的不是个事。说起我这个叔叔真的是一个有本事的能人,他的专职是宰牛的屠夫,兼职就多了,厨师、管事、说媒等等,据说还干过木匠。一般村里不管谁家有事都会请他去,他也是乐此不彼的。

直到那一天我才是真正见识了什么叫大锅熬菜。那铁锅的直径应该在一米五左右,就直接支在院子里。左邻右舍的妇女们大多都过来帮忙了。只见我那个叔叔手里操着一把小号的铁锹,一边翻炒着一边指挥周围的人不停地往锅里加着各种不同的食材或调料。大概前后放进去十几盆子食材后,大铁锅已经满满当当了,不过这时候的炉火已经变得很小了,铁锅就在那里慢慢的咕咚着,或许这就是熬字的来历吧。就这样大概熬了一两个小时,各种食材的香气已经弥漫了整个村庄,闻着就已经开始流口水了!

一场热闹的宴席也在熬菜出锅的喊声中拉开了序幕。值得一提的是我家乡的宴席风俗是我在其他地方没有见识过的,主家的亲朋好友以及村里各家的“当家人”(应该是男主人吧)坐在院子的桌子旁,每人端着大碗、拿着馍馍大口的吃着,而村里妇女们大多是每人端一个盆打上满满的熬菜再拿上几个馒头就回家了。那熬菜的汤包含了各种菜的香味,难怪受到这么多人的追捧,当然我也不例外,直接就干掉了两个大白面馒头。但是随后的场景却让我呆萌了,因为在大家吃完馍馍菜之后,主家又端上了卤制品、凉菜和白酒。。。原来酒席现在才是真正开始啊,但是我确实是吃饱了,但也只有硬撑着对付这个场面了。或许是家乡人照顾我这个远来的游子,也或许是他们被我将几小杯酒倒进碗里一口喝掉的豪气镇惊了,那一天我并没有喝醉。

大概是两三年前,我再次回到故乡,那个“能干”的叔叔已经没有了过去的风采,接替他在村里做“ 熬菜”的是集市上的餐馆老板和他的几个伙计。虽说是专业人从事专业工作是时代进步的特征,但是过去那种邻里全员出动,能够真正体现浓浓乡情的热闹场面的缺失,却给人带来一种乡愁远去的怅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