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家里有学龄孩子的家长,99%都应该报过这样或那样的课外班。
虽然具体的班课各有不同,但无论是语数英等文化课,还是音体美这样的素质课,都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校内感觉差不多的孩子,报了同样的课外班后,效果却千差万别!
有的孩子接受起来顺畅无痛,内容秒懂,有的则难过扭捏,懵懵懂懂。
这是为什么?
明明孩子资质差不多,又同时在课外班由同一个老师授课,课前预习、上课进度、课后练习都完全一样,效果为何天差地别?
其实问题就出在一件事情上:日常积累。
1
虽然大多数人更关心文化课的课外班,但我更想从钢琴这类乐器说起。
所有学过钢琴的家长都知道,钢琴跟着老师学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练习。几乎要天天练,每天不中断。
原因在于乐器类的学习除了要脑子懂得基本理论之外,更要把双手练出“肌肉记忆”。
所谓肌肉记忆,就是“不过脑子的记忆”:拿过来一个曲子,不用再使用脑子去想曲谱,然后思考哪根手指弹出哪个音符。而是通过长期的大量记忆,直接用手指的条件反射弹奏曲目。
所有跟动作有关的事情都需要“肌肉记忆”,比如我正在敲键码字,比如你偶尔骑车游泳,都是把动作“化入骨髓”,无需经过大脑思考,直接做出下意识的动作。
所有想认真学乐器的人,无论天赋多高,都一定要经历痛不欲生、无聊透顶的反复练习。
你身边哪个真正想学习乐器的孩子不是整天练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绝对起不到效果的。
没错,你肯定想到了郎朗!拿出这个王炸般的例子,后面的话就不用多说了。
2
其实,文化课也是一样。
有人说,文化课又不用动作,哪来的“肌肉记忆”。
我只是用“肌肉记忆”这种更容易理解的现象来解释日积月累的重要性。大脑记忆跟肌肉记忆的大致原理其实大致相同,都要通过长期的训练才能让记忆真正扎根于脑海。
你每多积累一个成语,多背一个单词,多了解一种题型,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都可以减少大脑负担,减少对工作记忆的占用。
可是如何掌握这些知识呢?每周一次的课外班?
如果你这么认为,那真的大错特错了。
就算是全国最顶尖的老师,也只能把知识讲通讲透而已,真正的记忆完全要靠自己。对于知识的拓展理解,更要靠家长的辅助。
我还是拿英语举例子(你为啥总拿英语举例?还不是因为英语最易操作,最容易出成绩嘛,手动捂脸……)。课外班老师的授课频率大约一周一到两节,这期间传授的知识按照词汇量计算,最多也不超过10个单词。
每个星期10个单词,如果你想从零基础到考出KET,那就需要150个星期,也就是3年时间。听起来似乎不错。单纯跟着课外班走,从一年级开始,三年级就能考出KET,六年级就能考出PET。对二三线城市来说,妥妥的牛蛙。
然而,你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所有的模型都是建立在理想情况下,但理想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等同于不-可-能!
10个单词听起来不多。可是,如果每周只上一次课,按部就班预习、上课、复习,想要真正掌握这10个单词,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所有人大概都听过类似于“脑子越用越活”这样的俗话。这虽是俗话,却也体现了科学真理。科学研究显示,大脑的确是越用越好用,因为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会随着反复的使用而越发牢靠。
对需要记忆的内容尤其如此。想要增强记忆,最重要的在于重复:重复次数越多,神经连接就越紧密,调用知识就越快,记忆越牢靠。
不过,在神经网络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维度,那就是关联记忆。也就是同一个知识点所具备的通路多少。简单来说,就是你在不同场景下见到同一个单词的次数。
比如,在课本上见过一次apple,在果园游玩的时候见过一次apple,去超市买东西又见过一次apple,在家里读绘本也见过apple……
这样,单纯一个apple就对应到了四种场景,而这四种场景中又都包含了千千万万个难以计数的细节。这些细节又都对应无数与之相关的场景,进而继续对应更多的细节。
一张大网由此拉开。于是,当你再想要调用apple时,就可以通过更多通路找到这个词。甚至可以同时通过多条通路调用。
这时,apple这个词就会深深刻在你的脑海中。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从长期记忆进入工作记忆,用完之后迅速清空,腾出宝贵的工作记忆空间留给更难以处理的信息。
3
于是问题来了,如果单纯按照课外班的进度预习、学习、复习。那么仅仅从词汇角度来讲,充其量只能对应三种场景。这还是在预习、学习、复习三者通过不同媒介和环境展开的情况下。
如果三种状态完全都集中于课本,那么无论你复习多少遍,多么用功,最终也只能对应一种场景。调用的速度和渠道自然要少。
唯一的优势,就是当apple这个词原封不动出现在课本原文的时候,你可以迅速反映出来。可一旦换一个地方,很可能就会抓瞎,因为你在记忆的时候缺乏足够的场景对应,导致大脑没有通过神经网络建立足够的通路。
单词和句型少的时候,这种现象并不明显。随着知识点增多,如果不能及时建立起足够庞大的知识网络,由此带来的弊端就会逐渐显现。
这也是小学英语具有欺骗性的根本原因。因为量少,不用很多通路也可以顺利调用。而且考试很多都是直接拿课本原句来考。
可是一旦词汇量和句型增加,又缺乏课本之外足够多的场景强化,就会很快感到力不从心。
英语是这样,语文道理相同。
数学可能有人会提出异议,其实道理也是一样的,
数学的基础是计算,然后是逻辑思考。计算就不用多说了,欲速,唯熟练尔。
而逻辑思维同样是需要经过训练的。也就是所谓的经验。当你经过了足够的训练,见到了类似的情况,就能快速调用相似的场景,快速作出判断。
即便是高难度的题型,也是需要在基础内容熟练做出判断的情况下,空出更多的工作记忆空间来进行现场推导,从而做出题目。如果工作记忆被计算和底层的简单逻辑思维占满,那就无法腾出空间来处理新的信息,也就无法做出难题。
所以,题海战术并非一无是处,只要方式方法对了,一定会对学习形成助力。
什么叫融会贯通?不是每一次都从头推导,而是对简单的基础的知识有足够的条件反射,一看到就能迅速从大脑中调用出来。
而要充分调用这种思维,就要提前在大脑中建立足够多的通路。这同样要通过练习才能实现。
4
明白了原理,下面就该进入实操。没有实操的原理一文不值。
延续刚刚的英语例子。每周10个单词想要充分掌握,对于完全跟随课外班步伐的孩子其实是有难度的,越到后面难度越大,因为之前欠下的账会积重难返。
解决方案其实很简单:不要局限于课本!
课外英语只会把每个单词进行细致讲解,每个语法掰碎揉烂,让你彻底理解,但却无法让你完全记忆,更无法融会贯通。
所以,在课外的大量阅读就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你在课内学到了单词和句型,在课本上对应了一种场景。之后,需要通过课外阅读,在不同场景下尽可能接触这些单词和句型。
可问题是,国内大多数家庭难以营造丰富的英文日常生活场景。所以就只能靠阅读和听力来实现。
前面说的apple这个例子很简单,可如果变成community(社区)这样的词,难度就会陡然升高几个数量级。因为这不仅牵扯到记忆,还牵扯到认知。即便能够给孩子解释清楚“社区”究竟是什么意思,想要单纯凭借课本来做到真正理解和记忆,也是很难做到的。
而如果能够辅以大量的阅读和听力,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比如,你可能在课本上见过,对应了一种场景,建立了几个通路。然后课外看过RAZ上多次出现,又对应了集中场景,建立了几个通路。再多看看动画片,听听类似的音频,场景和通路进一步增加。
这样一番对应下来,community的表层含义也就了然于胸。虽然不能奢望小孩子深刻理解“社区”是什么东西,但起码,他已经可以从表层认知上接受这样一个词汇。不会再去抗拒。
所以,真正英语优秀的孩子,一定不是机构培养出来的。机构的能力再强大,也仅限于课上的几十分钟。课本内容再详实,也仅限于那一种场景。
但要真正掌握,一定要配合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听力。
分级读物在这方面堪称神器。我之前已经多次介绍过牛津树、RAZ这一类神级分级读物,在此不再赘述。
5
不过,这里有一个误区需要澄清一下。有人看到我上面举的例子,可能会有疑问。怎么保证学到的词汇和句型一定会在最近的阅读中出现呢?
答案是:没法保证!
What?!你在逗我吗?
并不是!分级阅读不是课本。它的意义在于自己独特的体系。虽然没有对应到任何的教材,但在对应的级别中一本一本,一级一级往上读的过程中,相关的词汇和句型都会反复出现。从而在阅读中缓慢建立起对应知识的神经网络。
而且,分级绘本原本是针对英语母语国家设计的,所以实用性更强,内容更地道,不是一般的课本可以比拟的。同时兼顾了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
读了分级读物,反而不必计较课本上的词汇和句型是否完美对应。因为分级读物的知识量是远远大于常规课本的。
真正能够把分级绘本读好的孩子,应对校内的那点英语简直是小菜一碟。
可是,我前面说过,记忆是讲究重复性的。所以,读分级绘本最大的原则在于坚持。确定了自己对应的级别之后,一定要形成规律。毅力差一点,就每天一本,好一点可以一天两本或三本。
总之尽量不要中断,尤其是长时间中断,否则刚刚建立的脆弱通路就会断掉,导致前功尽弃。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真正有毅力的家长远胜于顶尖名师。
而我之所以总喜欢举英语的例子,就是因为英语可供利用的工具很多。语文则因为中文世界的分级绘本体系较差,所以单纯选书就要费一番周折。
不过,语文的好处在于这是我们的母语,不必局限于阅读。平日多进行高质量的聊天、交流,同样可以形成很好的补充。
数学也是同理,课外班上完了,需要辅以更多的联系,巩固大脑中的神经网络,逐渐融会贯通。
至于某些学神为什么能够一眼看穿题目,是因为他们已经把底层知识真正建立了网络,大大加快了调用速度。
当然,天赋的作用也不可否认,但这同样是因为他们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更快地构建网络。只不过,由于大脑效率更高,使得他们建立通路的效率更高而已。
但通过后天努力建立更庞大的网络,是完全可以弥补这种差距的。
对于学神,应该这样来总结:如果你跟他付出同样的努力,在完全相同的学习状态和频率下,的确是无法超越学神的。
但“勤能补拙”并不是一句空话。
更何况,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并不是一定要变成学神,而是希望成就更好的自己。就像很少有人学游泳是为了叫板菲尔普斯,也很少有人学钢琴是为了赶超郎朗,道理都是相通的。
最后还要切记一点,一定要选择与自己水平对应的资料下手。太难的内容,会占用过多的工作记忆,产生厌倦情绪。太简单的起不到效果。这一点就需要家长自行把握,或者找有经验的“过来人”沟通取经。
教育产业化从提出到现在,走过了20载春秋。这个词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提了,但不是因为不重要,而是因为它早已从当年的概念,变成了人们的日常点滴。
无论你认同也好,厌恶也罢,作为教育产业化最集中的体现,课外班是如今的家长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坎”。
但千万不要简单地以为,只要把孩子扔给最好的培训班,就一切万事大吉了。教育的根依然在家庭,没有家庭的配合,一切只能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