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读后

和你一起终身成长,这里是小苏的笔记本。

曾经,我对于登山运动被归入极限运动,表示不解,在我看来,登山不是人们休闲健身的普通运动吗?怎么会和极限运动挂钩呢?在看过《进入空气稀薄地带》后,我才意识到,我对登山运动有着巨大的误解。这世上不是所有山都只有几百米高,有许多类似珠峰那般8000多米的高峰,攀登这种高峰和攀登几百米的小山存在天壤之别。

这本书讲述的是1996年珠峰发生的严重事故,5月10日,登山队遭遇恶劣天气,造成7人罹难,另有3人撤离后因为重伤没能撑到6月,作为事件的亲历者,作者希望通过自己对于事件的完整记述和分析,帮助人们了解整个事件,从中吸取教训,避免惨剧再次上演,除此之外也希望通过他的记述,能够让人们正确看待这项运动。

从1852年锡克达测出珠峰高度,使其成为世界最高峰之时,便吸引着全世界的登山爱好者,将其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但追逐梦想需要付出代价,直到其最终被登顶的101年间,珠峰共夺去了24条生命,挫败了15支探险队。这冰冷的现实并不能浇灭人们心中的热情,依然有人不断地为征服珠峰而前仆后继。

人们为了获得足够的认可,还会人为地增加挑战难度。专业登山者都清楚,在海拔7620米以上的“死亡地带”,如果没有氧气的支持,人体极易受到高山肺水肿、高山脑水肿、体温降低、冻伤以及其他一系列致命危险的袭击。但依然有许多优秀登山者,为了证明自己,而放弃使用供氧设备,选择无氧登顶。

我们都清楚,想要攀登珠峰,除了需要冒生命危险外,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75万人民币的高昂登山费用。这高昂的成本,使得攀登珠峰被认为是有钱人作死的游戏,放着安逸舒适的生活不过,偏偏要花钱来“找死”。

曾经,我也如此认为,觉得他们就是吃饱了没事干,但在看过这本书过后,我觉得事实并非如此。尽管人们出于各自目的攀登珠峰,有的人是出于生活所迫,比如夏尔巴人,有的是为了在证明自己能力的同时,获得更多收益,比如职业登山向导,有的人是希望实现自己的梦想,比如花钱登顶的业余登山爱好者。

尽管驱使各自行动的原因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地——峰顶。这就是珠峰的魅力之一,能够让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与此同时,不同于几百米的小山,8000多米珠峰能够带给人们特殊的体验。攀登几百米的普通小山,需要的只是毅力而已,只要能够坚持,多数人都可以做到。但攀登珠峰,不仅需要毅力,还需要登山技巧,同时还要在事先做好充足准备,防范可能的风险,最重要的是懂得放弃。当你距离封顶只有几十米的距离时,眼看就要变天,这时你是选择放弃,下次再来,还是选择冒着生命危险,继续登顶?

这是每个珠峰攀登者都要面对的两难境地:要想成功,必须勇往直前;但如果急于求成,则可能出师未捷身先死。

这也是珠峰吸引人们的另一魅力所在。

“因为山就在那里”,这句话被无数珠峰攀登者作为至理名言,激励无数登山爱好者为征服珠峰而奋斗,虽然每个登山者目的不同,但在到达珠峰脚下的那一刻,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目的,那就是尽己所能地登顶,哪怕在外人看来自己是在花钱找罪受,是为了显摆或者无聊作死,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山就在眼前,我想要去峰顶看看,仅此而已。


题图摄影:12019

题图授权基于:CCO协议


【惊喜一刻】

1996年的毁灭性结局也属正常。尽管那个春季登山季创造了死亡人数最多的纪录——12人遇难,但这个数字只占登上大本营以上地方的398名登山者的3%,相比3.3%的平均死亡率来说,这个数字还略低一些。或者换一种角度来看,从1921年到1996年5月,共有144人死亡,630人登顶——比例为1:4。1996年春季有12人死亡,84人登顶——比例为1:7。同历史上这些数据相比,1996年的安全系数事实上还是高于平均水平的。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你可能感兴趣的:(《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