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系本人读书笔记,原创 孙明展先生。仅作为学习交流,不可用做商业用途。
今天是我女儿的6岁生日。昨天,她得到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生日礼物——一把手工小提琴。
她去提琴工作室参观小提琴的制作过程,亲自挑选自己的琴,这可能会是她一个美好回忆吧。
这个提琴工作室和我们特别有缘。
我和太太结婚前,在广州市中心的一套小公屋里住了几年。这间小公屋大约30平方,它原来的租户就是小提琴制作大师朱明江老师。他是我太太的一位远房亲戚,我们住的时候,房子还依然堆放着制作小提琴的木料。
那时我们还在读研,自然没有想到,20年后,我的女儿居然会学小提琴。
朱老师已逝,但他一手创建起来的工作室依然发展得很好。
昨天,我们带着女儿一起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这个工作室,不仅了解了小提琴的制作工艺,而且我以往对教育的一些观点,在这儿得到了一些社会实践层面的印证。
昨天我转载了一个悲伤的故事《育儿达人的儿子考上美国名校后自杀,我们应该悲观吗?》,很多朋友积极留言。
教育的路在何方?难道必须“内卷”,必须读私校、留学海外,才是成功的人生吗?我们的教育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今天就来继续讲讲我从这次参观中得到的感悟。
01
这个提琴工作室位于广州白云区的一个工业园里。
进去时,就看到十几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都在认真地伏案工作。
制作小提琴的工艺不仅复杂,且非常精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门工序环节——比如拿着在外面根本就见不到的工具:一把比头发丝略粗、直径大概只有一毫米左右的小锉子,锉小提琴琴码上的凹槽——精细程度堪比瑞士手表制作。
大师弟子告诉我,这些年轻人收入都不低,而且因为朱大师声名在外,他家的小提琴销路一直不错,客源稳定,大家的收入也相对稳定。
但是厂长邓老师却叹息,愿意从事这个工作的年轻人却并不多,招工非常困难。他们现在是回自己农村老家,招能吃苦耐劳的孩子来传授技艺。
这不禁让我想到,一直以来,我们的家长群中有一种特别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总想让孩子去最潮流的行业工作。
我读书时,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吃香,大家都去学金融学贸易;
后来互联网走俏,男孩都抢着报计算机专业;
现在出现人工智能方向的热潮,家长不仅早早开始安排孩子学各种编程课,还恨不得现在就能让孩子掌握所有算法……
家长无比焦虑,似乎不跟人工智能沾边,以后孩子就找不到工作了,也不顾孩子有没有天赋,硬推着往这个方向去。
人工智能固然是未来的方向,算法、逻辑固然非常高大上,可是有几个孩子是具备足够的天赋、能真正成为行业的顶尖者引领者的呢?
不具备数学天赋、计算机天赋的大多数孩子该怎么办?是不是还是要硬着头皮、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去学计算机、学奥数呢?
虽然我一直鼓励更多的人关注基础学科,可是要成长为顶尖人才还是要凭天赋。
没有数理化天赋的孩子应该怎么办呢?
不要动不动就想进大厂、大平台,其实在所谓的大企业、大平台的周边会诞生许多区域化生存和匠人化生存的空间,这可能才是很多人安身立命的地方。
02
朱大师的弟子和我太太20多年前认识,年龄相仿,广州本地人。
他早早就跟随了朱老师,兢兢业业地做一个匠人。如今,他制作的提琴也在国际上获奖。我们笑称,不知道女儿什么时候有资格拉上他制作的琴呢?
其实,我们内心都觉得可能性很小,如果不走专业路线,似乎也没有必要去买价格高达数十万元的小提琴吧。
想想我们身边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又有多少能够像他一样,有如此身价?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做掌握一门手艺,即便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学历,依然很难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我认为,这样的生态存在,恰恰是我们人类社会协调的一个标志。或者说,我们人之所以生而为人,就是因为有这种有人情味的行业、作坊存在,有手工业者的生存空间,这是一个多元化社会的必然要求。
但像这种有大师加持的工作室,为什么在城市里招不到年轻人呢?为什么不能深入中学,寻找一批对这个行业有兴趣的孩子从小就培养呢?
这样的发展路线难道不比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人人都去学计算机学人工智能,更具备可操作性吗?
03
无独有偶,我第一次买二手钢琴的时候,接触过一个盲人调音师阿坚。
他通过自己的后天努力,成为一名依靠听力和触觉进行工作的钢琴调音师,在整个广州都小有名气。
当时我就被他的技艺震到了,钦佩不已。
最近我又认识了一位科班出身、星海音乐学院毕业的调音师,他从理论高度告诉我,调音这个行业虽然没有弹钢琴的训练强度,可是要了解的知识一点也不少。
钢琴88个键,调一键而动全身,整个钢琴的共鸣箱相互之间都是有关联的,调一个音会影响其他音。如何能够在这种不断的协调中把钢琴音色调得臻于完美,这个过程其实既是一个艺术过程,也是一个技术的过程。
科技时代的调音技术,已经跟科技结合得非常紧密,同时又需要人的专精的技巧和经验进行辅助。
技术与人,缺一不可。
人可能有很多地方不如技术,但技术也永远无法取代人的作用。这就是一个人永远不会被淘汰的领域。
从理论上讲,其实每一部钢琴,每半年就需要调音一次。现在中国人家庭拥有钢琴的比例这么高,算一算,能容纳多大的就业规模呢?
但现在的孩子,有多少会愿意去做一个调音师、提琴制作师呢?我们的家长在传递价值观时是否存在职业偏见呢?
04
其实“卷”来“卷”去,我们做家长的给孩子做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无非是希望他们不要轻易被社会潮流淘汰。
如果家长把孩子的教育方向,放在更宽阔、更多元的大格局下思考,能多了解一点,更早地看见孩子的特长与性格特征,或许就能够放下内卷焦虑。
孩子的天赋反而能被释放,发展的方向也会更加多元,不用大家都去挤独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