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瓶梅中看武大郎的悲剧

看过金瓶梅这本书之后,很想写一写武大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也许是出于一种对弱者的悲悯。我想通过对武大郎简短一生的理解,重新描述一个自己理解的武大郎,以此引起读者朋友们的一些思考,从这些思考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发。

一提起武大郎,给人们的印象就是窝囊和猥琐,还有被潘金莲与西门庆和王婆合谋毒杀的细节,可以说在人们的印象中,武大郎的人生就是一个悲剧。从小说中作者给武大郎的设定,这也是一个懂得随机应变的人,若不是他待人殷勤,也不会受到张大户家人们的帮衬。

正是有了张大户家仆们的帮衬,才得到了张大户的允许,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要不然当初连一个安身之所都没有。命运的捉弄,让他长的又矮又矬,弟弟却是一个金刚似的人物。

不管是在水浒传和金瓶梅中,他的出场都是由武松引出来的,武松有着一身的功夫,自然不愿意受别人的欺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有了这个威猛的靠山出现,才让武大郎有了不甘受辱的勇气,在郓哥的撺掇下,去王婆的茶房捉奸,由此才引出来杀身之祸。

可能有人会说,一个男人就应该有这样的血性,难道连自己的老婆偷人这样的事都可以忍吗?传统观念让人们士可杀不可辱,碰到被辱的事情就应该奋起反抗。事实情况是这样吗?在金瓶梅的世界,武大郎卖炊饼的营生根本就顾不了家用。

看一下小说中的描述,武大郎只会以卖炊饼为生,以此家中的女人早早的离去,只留下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儿,落迫至家无片瓦之地。因对张大户家人多有待奉,众人看其可怜,在张大户面前多说其好话。这张大户看他老实忠厚,借房与他住,后来连房钱也不曾要他的。

彼时的武大郎连生存都是问题,那里还有什么士可杀不可辱的气慨。那张大户当初买下潘金莲与另一个丫环,是为了以后有个人照顾,开始她的老婆对这两个丫环也似女儿一般。待那潘金莲长大成人之后,有了花一样的容貌,又会吹拉弹唱。

面对这样一个尤物,试问有哪一个男子不动心,那张大户因为与潘金莲有了床第之欢,由于其年龄已六十,在房事上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身体上出现了毛病,被妻子发现他的行为之后,对潘金莲严加痛责。

那张大户见状,一气之下倒赔嫁妆,把潘金莲嫁给下武大郎,时常会踅到武大郎的住处私会潘金莲。武大郎也多有撞到二人的好事,也故作不知,难道彼时的武大郎就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试问,此时的他有勇气去与潘金莲撕破脸吗?

好时光总是短暂的,那张大户贪念与潘金莲的床第之欢,很快的因为身体的内耗,得急症暴毙而亡。武大郎也被赶了出来,靠着租赁房子过活,被潘金莲骂没有出息,取其私财让他典当银钱购置房产生活。

由此来看,武大郎这个家是那潘金莲张罗起来的,所以她才会对武大郎颐指气使,在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出现这样的人物于情理上才说的通。后来潘金莲与西门庆偷情,在心理上自觉是有亏欠,待武大郎也是和颜悦色。

这世上的人就怕理亏,理亏的人也常常会不愿意声张所做的事。那武大郎寄人篱下的时候自觉理亏,受人恩惠的时候觉得理亏,也正是在一种自觉理亏的作用下,在许多事情上才不敢声张,导致了唯唯喏喏的性格。

后来又为什么敢声张了呢?因为有了一个强大的后盾出现,弟弟武松的出现让他觉得有了靠山。正是在这样的心理下,当郓哥向他透露潘金莲与西门庆奸情的时候,才会让他有勇气去捉奸。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勇气,才让他走向了人生的悲剧。在双方力量不平衡的状态下,如果发生冲突,弱势的一方肯定处于劣势,这个时候应该是保存实力,伺机而动。武大郎的悲剧显然是一种战略上的失误,他错误的高估己方的实力。

从某一种层面上来说,正是在得到武松的庇护之后,武大郎的腰杆才在人前挺直了,让他敢于向一些不公正说不。这就是人们很自然的一种心理反应,也正是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让他忘记了没有武松在的时候,在别人眼里他还是那个三寸丁。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金瓶梅中看武大郎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