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华的书有感

这段日子,我喜欢上了余华的书,已经连续借阅了他的两本散文集了。

每一本我都读得很慢,也都是在做了续借之后才能读完。目前读的第二本书是《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如今还在读。

其实这两本书中有部分文章是重复的,但也并不影响再一次阅读。只是读他的书,需要有阅读量的储备,读起来的确有些辛苦。

目前这本书的后半部分读起来倒还轻松,几乎都是作者在世界各地的笔记。

有应邀访日时写下的《在日本的细节里旅行》;有在耶路撒冷参加国际作家节时的日记;有在南非观看世界杯,从6月19日开始,直到7月11日决赛结束,整个世界杯赛事中的日记;还有作者去美国观看篮球赛时的《迈阿密&达拉斯笔记》。

直到我看到其中的一篇《纽约笔记》时,读到作者谈及中美两国每年图书出版量的比较。

作者写到美国从十多年前(作者第一次去美国)每年出版十二万种图书,下降到如今(作者写此文时是2011年)每年只有两万多种图书出版;而中国则从十多年前的十万种,迅速增加到如今的三十万种以上,并且中国的出版数量仍在每年递增。

中国这种没有节制的发展,让我想起一句什么人说过的话:知道自己无知不是完全的无知,完全的无知是不知道自己无知的无知。

那篇文章就以这段话做了结尾。当我读至此,却突然莫名的产生了一种反感情绪。

倒并不是反感余华这个人,也并非反感他的文字,是反感我读至此时的一种心情。

余华想表达什么,我无法用文字清晰地描述出来,但我却又分明能够清晰地感觉到他的意思,所以我反感了我的这种状态。

突然就想起他书中曾经出现的一句话。伊壁鸠鲁回答:人没有什么是自己固有的,除了自以为是。就以这句话作为我这篇文字的结尾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余华的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