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找到了另一半的自我 婚姻是学会整合自我

  和老公的关系虽算不上亲梅竹马,却是早在小学升初中考试那天就见过面了。老公是舅妈的弟弟,舅妈结婚后他经常去看望自己的二姐,我们见面的机会就更多了,相处甚是愉悦,不觉间双方都产生了不少好感。因为是亲戚关系,心里虽然都装着对方,但没有往爱情方向考虑的意识。我到济南上军校后他在老家读高中,见面的机会少了很多。偶有书信来往。有一次假期因为我送舅舅的孩子到舅舅单位,出来接的人竟然是他,彼此竟然有了一点陌生和尴尬。后来他在来信里说:“鲁迅与闰土的生疏问题在闰土的自卑,我们之间如果生疏了,问题一定在你”。把我们之间的关系与鲁迅和闰土相比,这让我感到温暖。表面上看我考入军校,似乎是先跳出“农”门的那个人,但是因为我的家庭没有老公的家庭优越,自卑的反而是我。所以从那以后我内心就突破了自卑,书信来往渐渐多起来,我们真正成了知心的朋友。在军校里我有了男朋友,直到工作头几年一直谈着,期间也分分合合多次。虽然我很佩服男朋友的才智,但我们之间似乎更理性。每次心情低落时也会写信向现在的老公倾诉,他总是开玩笑地说:“你这有毛的烦恼找我这个秃子似乎很残忍”。哈哈大笑后生活又继续下去。

  由朋友变成男朋友是因为老公考上军校后,回老家的途中到我的部队看我,我们天南海北的聊天,那种好哥们的感觉我觉得特别自豪。他回家后思绪也完全被打乱了,情感与理性的较量让他的家人都觉得比较反常。后来老公被录取到青岛的军校,元旦我以哥们的身份去看他后,他对我的呵护让我受宠若惊。在战友的起哄下他最终突破了理性的防线主动提出我们开始发展男女朋友关系。我也被那种无微不至的呵护所吸引,直接和原来的男朋友分手了。之前说过我们的两性关系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但是我就像飞蛾扑火般地与老公进入了婚姻。恋爱期间老公幽默,细腻,全方位地暖到了我,满足了我作为小女生的所有期待。结婚后因为两个家庭之间的各种琐事和观念的差异我们冲突不断,和之前美好的记忆相比,痛苦的感觉席卷而来。争吵、道歉和好成了家常便饭。在大家庭生活中,老公的温暖更多地转移到他父母和孩子身上,并且因为照顾他父母的情绪,经常对我进行教训和指责。我觉得非常冤枉,更多的时候我感到委屈,于是就极力回避情感,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现在想来那似乎是一种婴儿回避式依恋的成人版。

百度了一下:依恋这个概念,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来的,原本用来解释婴儿与养育者之间的情感联系。1978年,他的学生Mary Ainsworth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婴儿的三种依恋类型:安全型(Secure)、焦虑-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回避型(Avoidant)。

安全型依恋:当婴儿需要照顾时,养育者总是及时回应的话,婴儿就会感受到安全、爱和自信,表现得更爱笑,不拘谨,容易交往。面对新环境勇于探索,并会寻求养育者的支持。

焦虑-矛盾型依恋:当婴儿需要照顾时,养育者是否回应是不确定的,婴儿会努力找寻,表现得更容易紧张和过度依赖。面对环境大哭大闹,不敢面对。

回避型依恋:当婴儿需要照顾时,养育者总不回应,态度冷漠,婴儿会陷入抑郁,表现得充满怀疑,无法信任他人。害怕也不会向养育者求助或寻找安慰。

后来研究者发现成年人在亲密关系中也有类似表现,且与幼儿时期的依恋模式基本一致。到1990 年,人际关系专家巴塞洛缪(Bartholomew)在婴儿的三种依恋类型的基础上,提出成年人的四种依恋类型。

这四种依恋类型是根据两个维度的变化区分出来的。一个维度是“回避”,一个维度是“焦虑”。高回避者与人亲密时容易感到不安,低回避者与人亲密时感觉轻松。高焦虑者害怕爱人不关注自己,或因为自己不够好而离开,低焦虑者则不担心这些。

两个维度高低组合出来的四种依恋风格是:安全型(Secure)、痴迷型(Preoccupied)、疏离型(Dismissing-Avoidant)、恐惧型(Fearful-Avoidant)。除了安全型,其它三种可以合称为不安全型。

  由此看来在与公公婆婆一起生活期间我对老公的情感依恋属于疏离型。在小家庭生活状态下我对老公的依恋才是正常的安全型依恋。因为二胎,我们又恢复了大家庭生活。在这样的关系中,我又一次体验到了当初的情绪。好在经过心理学学习,我已经学会跳出来看我们的互动模式,找到了自己的依恋模型。发现我之前感到痛苦和不接纳的地方是老公和他父母之间的紧密联结,而这正是我要做的功课。我与自己的父母之间的模式比较内敛,除了困难时候相帮,平时很羞于表达温暖的情感。我应该向老公学习,多关心自己的父母。至此,我算是真正接纳了自己,接纳了老公。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情是找到了另一半的自我 婚姻是学会整合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