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所写的《面纱》一书中。
讲了一个凯蒂一个热情开朗的,富有生活情趣的女人,遇到疯狂追求她的沃耳特,冷漠、严肃,毫无生活情趣,这是很不幸的。
并且她一点都不爱他,为了赶在妹妹前结婚,她同意和他结婚,然而一次偶然的聚会认识丈夫的圈内人士汤森。
然后被他英俊的外表和时髦的打扮而吸引,后来发展为情人。
然而她坚信他爱她入骨,一次约会,被丈夫发现,然而事情败露,天真的她以为情人会离婚继而娶她,实际上汤森根本没有想过要离婚。
其实这本书说的是,对有些人来说:爱情就是一切,你就是我的整个生命。可对有些人来说这不过是个小插曲而已。
其实,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好的爱情。
难就难在,可遇而不可求。
曾经有人问查理,如何找到一位优秀的配偶?
查理说,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对方,因为优秀的配偶都不是傻瓜。
显然,这从侧面告诉我们,吸引力法则依旧存在,好的爱情是吸引来的。
1
那如何让对方更爱自己呢?
首先,这个问题我们作为分析:
如何让对方更爱自己?
这就好比,一开始就遇到一个强者,东方不败与西毒欧阳锋,看你能不能找到强者的弱点,以弱胜强,从弱点本质上击垮他们。
既然要回答以上问题,你需要知道:
爱的本质是什么?
很难吧?到底什么是爱?此刻你是不是很难回答。
好,接下来,将是奇迹发生的时刻,我们需要从三步入手分析:
第一步:找支点
第二步:立杠杆
第三步:看边界
帮你层层打开爱的面纱,找到真爱,你一定迫不及待了吧,那我们接着往下看。
2
找支点
什么是找支点?
很多知名咨询公司有个响当当的口号:想要法力无边,就要找到支点。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就可以翘起地球。
也就是说,支点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恒定不变的点。
那“爱”永远不变的点是什么?
根据哲学派别不同,哲学家关于爱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我比较熟悉的是“法兰克福传统中是怎么理解爱的”。
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人物霍耐特在《为承认而奋斗》一书中,从早期黑格尔耶拿时期的“承认概念”入手,结合当时流行的社会心理学方法对这一概念进行自然化,并得出著名的承认理论。
在霍耐特认为,主体间的承认活动在家庭,市场和国家三个层面分别有着不同形式。
而爱便是家庭之中的承认形式。
霍耐特指的爱不仅仅是伴侣之间的爱,而是泛指一切亲密关系,包括家族血缘关系,伴侣关系及朋友关系等。
在黑格尔耶拿家庭之中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情侣之间的亲密关系构成了“法”的现实基础。
维系着情侣之间关系的桥梁自然是“爱”,然而爱在他认为不仅仅只是情欲的表达,而是一种基于某种确定的承认关系。
用霍耐特的话说就是,在爱的关系中,人类不仅仅只是需求情感的表达,而是想在对方身上寻求某种关于自己的确定性。
而霍耐特的创造在于,他通过社会心理学以及病理学的实证方法,展现了缺乏亲密关系或亲密关系中缺乏“爱的承认”之后会对主体造成心里病症。
那什么是爱的承认形式?
说的是,两个或者多个独立的主体通过付出情感的方式,无意识地构建出了主体之间的共生纽带。
这种承认关系,霍耐特认为是人的社会自由实现的必要条件,说白了讲,个人的社会自由的实现取决于他人的承认。
正是因为这种个人的社会自由需要,人们才会进入亲密关系当中,进入到看上去对人束缚的感情规则当中去。
事实上,这种主动的进入规范性的行为本身,恰恰是人自由的产物。
只有真正的为别人付出爱的承认,而且从别人那里得到爱的承认的人,自由才可能得以圆满。
而在克里斯多福《亲密关系》一书中,有一句话真正诠释了爱的本质,那就是: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
在罗兰·米勒的《亲密关系》中提到,为什么我们这么强烈的需要亲密关系?为什么我们是如此的社会化动物?
可能的解释是:归属需要是人类长期演化的产物,逐渐成为所有人共同的倾向。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爱的支点是:归属需求。
3
立杠杆
当然,你找到爱的支点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明白:如何利用支点去解决以上问题,这就需要找到杠杆。
简单来说,“扛杆”就是一个系统,而系统最大作用是滚雪球。
放到这里来讲,立杠杆的意思就是在说,爱的系统是什么?直白点就是构成爱的系统要素有哪些?
在罗兰·米勒《亲密关系》一书中,罗伯特·斯腾伯格认为各种不同的爱情都能由三个构成成分组合而成。
爱情的第一个成分是亲密。
包括热情、理解、沟通、支持和分享等爱情关系中常见的特征。
第二个成分是激情。
其主要特征为性的唤醒和欲望。
激情常以性渴望的形式出现,但任何能使伴侣感到满足的强烈情感需要都可以归入此类。
爱情的第三个成分是承诺。
指投身于爱情和努力维护爱情的决心。
承诺在本质上主要是认知性的,而亲密是情感性的,激情则是一种动机或者驱力。
恋爱关系的“火热”来自激情,温情来自亲密;相形之下,承诺反映的则是完全与情感或性情无关的决策。
爱情三角理论认为,这三个成分就是爱情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描绘两个人之间的爱情。
每个成分的强度都可由低到高地变化,所以爱情的三角形可能有各种大小和形状。
实际上可能存在无数的形状,为了简化,我们只考察几种相对纯粹的爱情类型,即某一成分非常低而其他成分充足的爱情三角形。
你应该记住在现实生活中,这样明确定义的纯粹爱情体验或许并不多见。
所以,“爱的系统”必然是:
亲密--激情--承诺。
什么爱情等来的啊?不好意思,这不是爱,爱是归属需求,既然知道了爱的支点,那只需要用爱的杠杆,也就是组成爱的系统,去满足归属需求。
这样才会让爱情开启滚雪球模式,形成循环反馈。
4
看边界
什么是边界?
来,先说结论:你能做,但别人做不了的。
那哪些是你能做,但别人做不了的呢?
只有四个方面,我把它叫“资注认品”。
第一:资源。
你有哪些爱的资源,包括双方家庭、财富经济、能力、人际关系,个人地位等等。
第二:注意力。
比如在爱情中,你的注意力是否放到对方身上,即便家庭生活以及工作压力大,你是否有挤出时间给予对方陪伴及关心。
假如你的注意力不在对方身上,这样的爱情多半不会长久。
第三:认知。
当你选择去真正爱一个人,那就敢于承担爱后的责任,爱不是一个人在哪里谈双簧,而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去维护与经营。
爱情非常美好,但爱的过程需要你承担对方以及整个家庭所有遇到的风险与责任。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爱情才有了它专属的味道,以至于让我们无限向往,既让我们又羡慕,又让我们感到后怕。
第四:品牌。
这就是说到,爱的最坚硬的边界,个人人格,可以理解为个人品牌,也就是说提起对方,你会立马反应出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别人对ta的评价都怎么样,包括身边朋友,亲戚、父母,还是长辈等。
甚至包括对方擅长什么?喜欢什么?等等。
当然,爱的边界,个人有个人的认知与看法,不要逾越就行,爱是一种能力,在爱的边界内爱人,在爱的边界外学习并相互提升。
像出轨,显然就是超出了爱的边界。
所以,当你选择爱的时候,依旧需要考虑建立边界。
只是有时候在把“支点”、“杠杆”找到之时,其实就已经建立了很强的边界了。
5
最后总结
在第一部分,我们讲了爱的支点是:归属需求。
第二部分,从爱情三角探讨了爱的系统,也被称为爱的杠杆,由亲密、激情、承诺构成。然后用爱的杠杆去满足爱的支点,归属需求。
第三部分,我们从爱的边界,包括资源、注意力、认知、品牌四个方面分析了爱的边界。
此刻,你是不是发现,你对于爱是否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呢?
欢迎与我探讨。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拥有美好的爱情,幸福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