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听书总结:《贫穷的本质》2021-04-28

作者:阿比吉特-班纳吉

得到解读:徐玲

解读内容:

刚看到本书题目的时候,本以为是一本鸡汤,听了解读之后才发现作者讲述的不是关于理财方面的内容,而是关于扶贫的书。

本书的解读徐玲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在三个方面解读了这本书的精髓。

第一,怎样理解穷人的真实需求?

什么是真正的穷人?真正的穷人是那些吃不饱饭的人,例如非洲很多国家。他们需要国际的救援才能够吃上饭,而不是说吃饱饭。很多发展中国家都花费重金对穷人进行粮食补贴,国际救援机构也把扶贫的重点放到了粮食救援上。实际上这种做法却非常的低效,穷人似乎并没有在这种大规模的粮食救援中受益。原因是援助机构或慈善机构缺乏反馈机制。慈善机构很难从穷人那里得到明确的反馈他们需要什么,也就是说不知道自己提供的产品是不是顾客的真实需求。

作者在书中提到,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更多的粮食援助既不能提升穷人的幸福感,也不能提升穷人的生产力,整个粮食援助的思路就是错的。正确的做法不是提供便宜的粮食,而是针对孕妇和儿童发放高营养的强化食品,为学龄儿童提供膳食均衡的营养餐,给他们进行系统的抗蠕虫预防等。

第二,怎样激励穷人去做正确的事情?

那是不是搞清楚了真实的需求就能解决问题了呢?而实际情况并不是。书中提到全球每年约有150万儿童死于痢疾,绝大部分位于南亚和非洲地区的贫困儿童。针对防治痢疾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在饮用水中加入消毒剂就可以,或者儿童拉肚子时给他喝糖和盐组成的口服液就可以。虽然扶贫机构长期低价甚至免费给他们提供,但调查显示只有10%不到的家庭使用了消毒剂,1/3的儿童服用了口服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原因很简单,他们觉得太麻烦了。

很多医疗援助之所以无效,就是因为人们在“知道”与“行动”之间往往还隔着一条鸿沟。有效的医疗援助,不仅仅要告诉人们什么是正确的事,更重要的是要设计一套激励机制,帮助他们更容易的采取行动。

第三,穷人真的具有企业家精神吗?

本书的作者对18个国家调查数据发现,城市贫困人口中有一半的人有自己的小生意,农村的贫困人口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在做着小买卖。但为什么这部分人还是不能够摆脱贫困呢?书中举了印度小贩的例子,大概是说他们需要借本金来做生意,然后从获得的利润中抽一半做利息,成本非常高。但事实证明,即使有人为他们提供了低利息的贷款,但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去借钱,而是去找高利贷。其实无论穷人还是富人,真正具有企业家精神和才能的人,都是少数。

作者发现,无论他去问哪个国家的穷人: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做什么?十之八九的人都会告诉他,希望孩子能够成为公务员、教师、护士等,这类铁饭碗的工作。对大多数穷人来说,帮助他们脱贫的最好方式,不是借钱给他们做生意,而是给他们提供一份稳定的好工作。

总结,从这三个方面可以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从自我的认知出发,而是要从问题的根源出发来解决。可以尝试多问一些为什么来找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找到原因后,怎么才能有效的执行解决方案也需要激励的机制。这种做法其实不限于解决贫困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也需要使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得到听书总结:《贫穷的本质》202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