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时代,矛盾的你

前言:若不生在乱世,我必另有一番事业,若不生在乱世,我的命运也一定不会如此矛盾。


在一声哭声中,一个男孩出生了。远方的宫廷中,飘扬着一粒一粒尘土,硝烟在风的带动下微微摇曳着,白色的云彩被渲染上了黑色的心情……

图片来自天净树梓

公元155,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年代,因为正是这一年我们的主角出现了——曹操,伴随着一声声的哭啼声,他面世了。就是那个集矛盾于一身的曹操,出生在了沛国曹家。

小时候的曹操,行侠仗义,但同时,曹操也有与当时年龄相符合的放荡不羁,不务正业。喜欢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各种的骗人,整人。当时人们并没有觉的我们的曹操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很普通的孩子一样,调皮捣蛋,不务正业。

相信当时很多人一定不会想到也许很多年后从董卓手下救下自己,汉献帝,励志要匡扶汉室的正是那个小时候调皮捣蛋,并不出众的曹操。那么曹操自己知道他会有此作为吗?想来,他一定从小就有自己的志向,所以才会有此作为吧!

那么那个矛盾的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从小时候说起,曹操从什么时候开始认真做事的呢?

《三国志》上记录曹操年二十,被举孝廉,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后迁顿丘令,又被征召拜为议郎。

公元184年,光和末年,也就是曹操出生29年后,黄巾军起义,29岁的曹操又被拜为骑都尉,去讨伐颖川的黄巾军,后又被迁为济南郡的太守,人称济南相。那时济南郡有十多个县,县长什么的官员皆多附贵族,地方豪强,贪污腐败,曹操为了消除这些事,首先就上书把这些地方多余的祭祀的地方给拆了,只留下正经的,正统的,好不让人们全部时间都在祭祀。这一下马威一下子把好多的风气不好的人,不正经的人都给吓走了。就这一下,立刻让各个郡守,太守,县长们都对曹操肃然起敬。后来,过了一段的时间,曹操被任命为东郡太守,不过,没过多久曹操就不想做了,称疾归回了乡里。

曹操称病也是被迫的,史料记载,因为曹操做官时,得罪了很会的豪族势力,于是,他的家人遭到了一些报复。曹操就决定隐退江湖,但其实曹操那是并未放弃,他写下了《十二月己亥令》,当中说当时自己的志向只是做一个郡守,有一些政绩,可以建立功名,使当时的人们都知道世上还有有曹操这么一个清廉,厉害的人物。所以才在济南郡除去那些杂秽的事物,人物,然后放平心态去推举别人,与诸豪强的心思相悖,这令诸豪强十分的气愤,后来怕遭家祸,所以称疾归还乡里。

不过这不是重点,黄巾军起义对于当时的那些黎民百姓来说还算不了什么,真正的动乱在公元189年才真正的正式的开始。

公元189年,天下真的大乱了,董卓之乱。

当然,这个时候的曹操因为袁绍的举荐,所以再次回来为何进谋事

董卓入京。董卓入京也是很重要的,据一些史料记载,董卓很器重曹操,也很想拉拢曹操,于是就跟曹操有了一次谈话,但是,曹操的眼光可不是一般的,曹操早就明白召董卓入京是不合理的,并早早与董卓划清了界限,早到董卓还未入京,曹操就决定与董卓划清界限了,《三国志》中曾经记载,本初(袁绍)再准备召董卓入京的时候,曹操就表明过,召董卓入京是没有用的,因为问题本身并不在于我们的兵力不够,而是因为皇帝本身出了问题,要解决宦官问题,就要从病源的源头来解决,而不是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且董卓也并不是你们一介书生能够控制的,但袁绍并不听,依旧一意孤行,要召董卓入京。

自然董卓拉拢曹操是不成功的,于是董卓大怒,曹操就算在厉害,毕竟实力也不如董卓,于是就此逃跑了。

不久,那个召董卓入京的袁绍也逃出了京城。原因很简单,袁绍也终于发现董卓并不是他们所能够控制的了。

之后就出现了很有名的事件,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加上耕田老农曹操,接成了一个联盟,具体干什么用的,前面也提到过,就是打董卓。各位都推荐袁绍为盟主,而曹操则是代理奋武将军。

这可真是大材小用,不过曹操并未在意这些,曹操只是希望能够恢复汉室,就此曹操有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支军队。但他发现他们都并不是真心要讨伐董卓,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十八路联军刚联合起来,不出一个星期,就起了内讧,并且董卓也不是吃素的,所以,十八路联军很快就名存实亡了,最后本已经可以打胜仗,可因为大家的不配合,不同意,机会白白错失,还被董卓给打跑了,就此废了,这过程中只有曹操一人真心想要匡扶汉室,曹操抓住了最后的机会,去打董卓,但因为不占任何优势,所以曹操可以说是虽败犹荣,他比那些整日无所事事,虚伪的人要好很多

不过当然,曹操也并不是毫无收获,曹操虽败犹荣,曹操越来越出名,手下的名士,名将也越来越多,因为治军有法,不少别的集团手下的名士,名将也来投奔曹操,之后很出名的几个,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什么鍾繇啊,华欣啊,王朗啊,杨修啊,司马懿啊,徐晃啊,曹洪啊这些名士名将们,他们跟着曹操四处征战,日后……

日后,曹操用自己的才华征服了三国中版图最大的一块地图,也争夺了三国中最大的名誉。,至于具体的战役我们并不细提。

曹操就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一个英雄。对整个时代而言,曹操也是个英雄,他超前的思想把时代进一步的推进,也算是让历史进步的一个人了。他从来不在乎自己的名誉,他在乎的不过就是他的事业。他真正的白手起家,用自己的能力创造了属于他的奇迹。曹操的江山,是曹操自己用双手搅乱整个灰色的时代,撕开乌云,为黎明百姓照上了一丝阳光。

在我看来,魏国是三国中最幸福的一个国家,像蜀国,好端端的富国硬生生被诸葛亮和刘备整成了一个贫穷的国家,曾经家家户户都有的蜀锦,硬生生成了稀有物种。曹操的治国方针,相当的厉害,条条框框,精打细算。用18个字来总结曹操的治国方针就是——“满足天下世人之要求,不忘最初法律之制度。”

至于具体的治国方针,我们从《三国志》中大致了解一下

1.治军:

“其领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

2.收民心:

“公收绍书,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

“公临祀绍墓,哭之流涕,慰劳绍妻,还其家人宝物,赠杂缯絮廪食之。”

3.治国:

“重豪强兼并之法,百姓喜悦。”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棉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

但是,曹操又是一个矛盾的人,后人对曹操的评价,要么好,要么坏,很少会有人站中立

记得《三国志》中有两个人曾经真么说过曹操,一个说“曹操,乱世之奸雄”,而另一个则说“曹操,乱世之英雄”。

易中天曾经在他写的《品三国》中也写到——“曹操,乱世之奸雄也!”,为此很多人都以为这句话是易中天的原创,但是,我严肃的说,其实啦!人家只是读《三国志》读的比较精细啦!其实哩,人家在三国那个年代就已经被曹操软磨硬泡的说出了一句对曹操的评价了啦!

另一句评价,是一个与曹操很要好的朋友王俊说的,他们之间有过这么一段对话,公于外密语俊曰:“天下将乱,为乱魁者,必此二人也!欲济天下为百姓请命,不先诛此二子,乱今做矣!”

俊曰:“如卿之言,济天下者,舍卿复谁?”

后来王俊成了刘表手下的一个人,他对刘表说:“曹公,天下之雄也,必能兴霸道,继桓文之功者也!今乃释近而就远,如有一朝之急,遥望漠北之救,不亦难乎!”

这么多人,对曹操的评价,有人说他是奸雄,也有人说曹操是英雄,没错,这就是曹操,那个历史上出名的们矛盾人物。

曹操有他好的一面,他的政治天赋,军事天赋,灵气,才气,我们不容置疑,但曹操也有特心狠手辣的一面,例如逼死荀彧,杀死许攸,孔融,,是的曹操太矛盾,矛盾到我们再怎么争论,都互相争论不过,曹操到底何许人也?我们不妄下定论,但我知道,曹操是他,书写出了一代传奇的故事,他是三国那个灰色时代的一抹彩虹,他担得起英雄这个称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矛盾的时代,矛盾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