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臣《北上》读后感


之前看完徐则臣的短篇小说集《花街九故事》后,我觉得,可以把他获茅盾文学奖的《北上》也拿来看看了。《北上》是本大部头,我要先从他的短篇来感受一下,他的文字值不值得我投入进去。徐则臣的短篇小说很好,这本《北上》也很好,非常好。

公元1901年,岁次辛丑。这一年,时局动荡,整个中国大地风雨飘摇。为了寻找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失踪的弟弟马福德,意大利旅行冒险家保罗•迪马克以文化考察的名义来到了中国。这位意大利人崇敬他的前辈马可•波罗,并对中国及运河有着特殊的情感,故自名“小波罗”。主人公之一谢平遥作为翻译陪同小波罗走访,并先后召集起挑夫邵常来、船老大夏氏师徒、义和拳民孙氏兄弟等中国社会的各种底层人士一路相随。他们从杭州、无锡出发,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这一路,既是他们的学术考察之旅,也是他们对于知识分子身份和命运的反思之旅,同时,更是他们的寻根之旅。当他们最终抵达大运河的最北端——通州时,小波罗因意外离世。同时,清政府下令停止漕运,运河的实质性衰落由此开始……一百年后的2014年左右,中国各界重新展开了对于运河功能与价值的文化讨论。当谢平遥的后人谢望和与当年先辈们的后代阴差阳错重新相聚时,各个运河人之间原来孤立的故事片段,最终拼接成了一部完整的叙事长卷。这一年,大运河申遗成功。(此段文字来源于百度)

本来我对这种题材的小说并不感兴趣,只因为它是徐则臣写的、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我想,一定有值得看的东西,所以还是把它从图书馆里借了回去。不得不说,好作者就是好作者,即使不感兴趣的题材因为情节饱满、文笔修辞好,也变得好看了。

小说开始的部分并不是很吸引我,但越来越好看,整本书可以称为“凤头猪肚豹尾”。前面的凤头,虽然情节不是很吸引人,但胜在文笔好,徐则臣的文笔从容舒缓,形容词用得独到而贴切。从第一部的第二章开始,猪肚的内容慢慢丰满起来,几条故事线徐徐展开,故事越来越精彩,让人有了手不释卷的感觉。到了第二部,几条故事线慢慢有了交集,最后,所有在第一部1900年出场的人物,他们的后代,在第三部汇集在一起,共同参与完成了这几代人自己的《大河谭》。

小说看完一段时间后,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还在我的脑海中余音绕梁久久不散。小说中的情节像一幕幕电影画卷一样,一遍遍地反复在我脑海里上演。小说中出现过的人物,他们就好像曾经真实存在过,我忍不住会去想象他们没被作者写到的那部分生活,想象他们的结局。一条大河穿越时空,串起了几个家族几代人的命运,时空交替,冥冥之中他们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一条河的故事,也是几代人的故事,也是中国的故事。

徐则臣自小生活在大运河淮安段,书写家乡的这条河流是他的文学梦想, 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他产生了创作《北上》的冲动。徐则臣曾在一次采访中说:“运河我之前写过很多次,但是在那些小说里,运河只是一个背景,重点放在了人的身上。这次是我比较系统全面地对运河做一次梳理,把我这么多年对运河的感性、理性的认识,包括虚构和演绎做一次彻底的书写。”

为了写《北上》,徐则臣阅读了六七十本关于运河的书籍,做了大量的素材准备,也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京杭大运河1797公里,他从南走到北走了一遍,小说里所有写到的地方他全走过。小说写完了以后,他还请了运河的专家,近代史的专家,把小说通读了一遍,请他们给小说挑毛病。

2014年到2018年,徐则臣用了四年的时间创作这本小说,2019年8月16日,《北上》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媒体、出版商和大众说他是“70后作家里第一个拿茅盾文学奖的”。

最后,随便摘录几句徐则臣描写环境的文字吧,有些修辞手法我从未想过这样用,但这样用了,就发现真的很合适。我觉得,这应该是达到了冯唐说的“文学的金线”的标准了吧。

“船只经过,划开水面,听得见锋利细小的裂帛之声,随后水面平复。绸缎又无尽地铺展出去。”

“夜幕低垂,人声沉入水底,涛声跃出河面……”

“村庄低矮破败,几十户人家零散地伏卧在黑夜里。没有灯光,听不见人声,只有梦游般的几声狗叫,薄薄地浮在黑暗的表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徐则臣《北上》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