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孔子

随着纪录片《中国》的播放,作为首篇,《春秋》不只是时代的名字,更为我们展示一个思想者的寂寞与执着。

随着周王朝的衰落,诸侯雄起,各自称霸,崇尚礼制的孔丘在鲁昭公的支持下,一辆马车,一个车夫,便直奔东周都城洛阳寻觅李耳。他要与这位当时掌管国家档案典籍的史官——老子求教,关于“礼”的困惑。

孔子期待周王朝的伦理规范,并希望用鲜明的礼制来拯救混乱的社会秩序。而老子一向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两人观点相去甚远,到两人的会面,却也促成了两种思想的交流融合,影响后世两千年。

那个时代,教育只是贵族的特权,从洛阳回来的孔子就打破了这一局面,开办了第一所私学,广收学徒。孔子教书的地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杏坛。他主张有教无类,只要支付很少的学费就可以从师而学。他的思想核心,便是“礼”“仁”二字,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讲究“爱人”,成为我们做人秉持的基本道理。

孔子不只是一个影响后世的思想家,更是一个执着的行动派。“丧家之犬”这个词,也呗首次用在孔子的身上。为了推行他的政治抱负,他开始了漫长的周游列国的时代。长达14年的岁月,他一直为他的理想呼告奔走。最让人揪心的是陈蔡之围,七天断粮,弟子相继选择离开,孔子却照常诵书弹琴,临难不惧。面对子路的困惑,孔子坚定明确地回答:“君子即使身陷困境,也会有自己的坚守;小人若遇到困境,就只会胡作非为。”

七天后,解困的曙光,又却因为楚昭王的离世,又让他再次陷入无处觅明主的幻灭,他只得最终返回鲁国,回到杏坛,继续开课授徒。“韦编三绝”的故事,也是发生在孔子最后几年的岁月里,他痴迷于《易》,并渐渐读懂了老子。

孔子,是影响世人的思想家,更是一个令人敬佩的理想主义者,他以一已之力游说天下,苦苦奔走,企图改变已经衰微的社会秩序,即使生前一直不被理解,但他给后世带来的影响却一直在延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春秋&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