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

动机至善,私心了无

“工作不是人生之痛,而是收获成长与幸福的必由之路。”修行,无处不可,生活中是,工作中亦复如是。真正的修行就体现在每一天的工作中。

◆ 第1篇• 正心

日本有经营四圣: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京瓷创始人稻盛和夫。

只有“愚直地、认真地、专业地、诚实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才能减少“贪嗔痴”的伤害。

“不是生意越来越难做,而是专业的人越来越多。”混日子挣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只有当你在某个领域精进为一个专家时,你才能掌握话语权,才能改变命运。

“动机至善,私心了无”

◆ 一流的人才必先练就一流的心性

先德行,后技能。己成,则物成。

——秋山利辉

秋山利辉先生认为,工匠精神最重要的是拥有一颗孝心。如果你做的所有事情都对得起父母,让父母感到骄傲,你才会极致地对待每一个细节。我们的古圣先贤认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那什么是君子的“本”呢?一是“发心”,解决“为何”的问题;二是“愿力”,解决“如何”的问题。我们对自己发心去做的正确事情,无论如何都能无怨无悔地坚持。

要想成为一流工匠,必须经历“守、破、离”三个阶段。“守”,就是跟随师父学习,模仿作为工匠所具备的一切要素,忠实、全力地吸收师父所传授的知识。我认识一位知名编剧,他刚刚入行的时候摸不着门路,于是想到用“看着电影说剧本”的方式来训练自己。他把所有能想到的优秀电影都找来,看着电影场景,用语言描述出来。如此反复,久而久之,他越来越能摸清优秀电影的亮点。这就是守,是破的基础。“破”,就是在全部吸收师父传授的知识,形成了坚实的基础后,在既定的形式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风格。“离”,指的是从师父那里脱离出来,开创自己新境界的阶段,就像在秋山木工,工匠从第九年开始独立,寻求新的突破。


◆ 第2篇• 修术

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谓放心,即找回失去的本心,放在专注的事情上,这就是学问之道。在《搞定》中,作者的很多观点与中国至高的时间管理智慧不谋而合。比如庄子曰:至人之用心若鉴,物来则现,物去不留。意思是至人的心像镜子一样,事情来了在面前自然显现,事情走了心也清空了。老子让我们学习婴儿,很小的孩子刚刚还难过得掉眼泪,一扭头,还挂着两行泪水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眼下的玩耍中去了,待会儿要是想起来,接着哭,哭完之后又可以很投入地玩耍。这才是专心致志的人工作时应有的状态

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谓放心,即找回失去的本心,放在专注的事情上,这就是学问之道。

庄子曰:至人之用心若鉴,物来则现,物去不留。意思是至人的心像镜子一样,事情来了在面前自然显现,事情走了心也清空了。

在生活和工作中,任何造成你反应过度或者反应不足的事情都可能反过来控制你。什么叫反应过度?就是有的事本来没那么严重,但你表现出过多的焦虑,这种焦虑就会反过来控制你,让你在那一刻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有的事不至于让你那么生气,但是你气得一下午都不想说话,晚上吃不下饭,夜里睡不着觉,生气就已经控制住你了。什么叫反应不足?有的事你早就该处理,早点处理就没事了,但因为你懒、拖延,到最后,事情变得很严重,它会反过来控制你。

喜歡這樣一句話:“人之用情,需如行云流水,行于当行,止于当止,来则应,去不留。”分享給各位書友~

古人常讲,行所当行。做你自己该做的事,不要拖延。

古人常讲,行所当行。做你自己该做的事,不要拖延。

“想的太复杂”→“想得太复杂”

我们眼里的聪明人大多都是因为脑子里想的太复杂、事太多

◆ 行动胜于回避,完成胜于完美

行动胜于回避,完成胜于完美

● A(aversive或activating):诱发性事件;

● B(believe):你对事情的看法;

● C(consequence):结果;

● D(disputing):干预,重新看待B,即改变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 E(effect):效果,情况得到改善。

有一种拖延是因为事情很重要而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完美主义导致压力巨大,这时候可以用承诺来迫使自己行动。有一个比喻叫“把背包扔过墙”,先别管有没有想好怎么翻墙,把背包扔过去后,你总会想办法翻过去的。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达摩祖师说:“将心来,与汝安。”你开始向内求,观察到自己的起心动念时,才能成为一个掌握自己生活的人。

◆  让改变轻松起来


◆ 第3篇• 精进

◆ 什么是心理表征呢?就是你对一个事物形成的下意识的反应。

◆  关键时刻,焉能掉链子

弘一大师曾说:“盛喜勿许人物,盛怒勿答人书。”特别高兴时别随便许诺把东西给别人,如果事后后悔可就要不回来了;特别愤怒时也别随便给人写信,此时写信肯定没什么好话,得罪人也就在所难免。

《次第花开》这本书中讲过,当你能够学会打破社会惯性时,你就不会把自己的不愉快归因于他人。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本质,而不是针对这个令你生气的人和事。

孔夫子夸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即颜回从来就事论事,不会迁怒于人,犯过一次错误就不会犯第二次了。能做到这一点非常了不起,所以颜回被称为“复圣”。

《教父》,还记得维托•柯里昂摸着那只猫跟他的儿子说:“永远不要被你的对手激怒!”因为你一旦被人激怒,智商立刻归零。他的那位彪悍的长子逊尼就是被激怒后中了埋伏,被人打得千疮百孔。而他的次子迈克则冷静地制订了一系列缜密的复仇计划,终于成功变为教父二世。

◆  你总能找到双赢之路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就是努力做“影响圈”的事,而不在“关注圈”骂人。

要知道,世界上有一种病叫无良症,患此症的人做任何坏事,都不认为是自己的错。他伤害了别人也无所谓,甚至还会委屈,而我们正常人会觉得内疚。有个家伙骚扰他的女员工,那个女孩反抗,他竟然把人家的胳膊给掰折了。警察审讯他时,他竟然说:“她干吗要反抗?不反抗不就没事吗?”这就是典型的无良小人。当年柏林墙倒塌,东德有士兵开枪打死了不少翻越的东德人。后来法官审判他们时,问他们为什么开枪。他们说“那是上司的命令”,法官说了一句经典的话:“命令你开枪,但你可以有选择将枪口抬高一公分的权利。”

对于高自尊的人来说,尊严感来自你的内心。你知道自己是个好人,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就算他瞧不起你,也丝毫影响不到你。那种瞅一眼就打架的,他的自尊体系很低,外强中干,貌似强大,实则懦弱。因为只有懦弱的人才会追求公平,追求面子,追求报复,他得寻找心理平衡。

当你与别人见解不同时,最好的方法是邀请别人与你沟通。“我找到你”需要极强的倾听能力,在双方情绪激动时,需要学会同理性倾听,而不是急于反驳和争辩。

让一个人情绪水平降低最好的方法,就是说出他的心事。

这是我的骄傲在作祟,也是人们平常发怒的原因,叫“我执增强”


◆ •第4篇• 协同

1.改组; 重新排列; 重新定线;

2.整顿转向(turnaround):这时你会发现公司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把它调整过来,所以整顿转向的时候,你需要先做管家,再尝试着做英雄。

3.加速增长(accelerated growth):此阶段,你更多时候是管家的角色,同时还需要一点点英雄的角色。

4.重新组合(realignment):这时已经需要动大手术了,那么英雄角色就会多一些。

◆ 让他人自觉承担成长的责任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构建了一个需求金字塔。金字塔从下到上将人的需求分成五种: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我们可能认为,这些层次需求要一级一级来满足,只有满足了低层次需求才会转向高层次需求。这种理解有失偏颇,因为他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有的人“不为五斗米折腰”,又为什么有的人为了道义,甚至可以牺牲生命。这种人还没有满足安全需要,就直接追求到顶层自我实现的需求。[插图]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其实很少有人认真读过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解读:第一,当一个人能够在自我实现的需求上得到充分回报时,他就会忽略下面层次的需求。比如,当你给一个人足够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时候,他就会觉得有没有钱没关系。众所周知的焦裕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人民服务能够给他带来极大的成就感,即便是付出生命,没有报酬,他也能坚持下去。第二,如果一个人更高层次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他就会在低层次需求中拼命索取。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贪官会永无止境地贪污。他高层次的需求是完全空虚的,他根本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意义,以及对社会的贡献。他的自我评价很低,这就导致了他会在低层次的需求上拼命攫取。

一个好教练有什么特征呢?首先,要做到不评判、不引导,辅导最大的敌人就是引导,一旦对方听出来你想要引导他去做一些事,他就会立刻把自己的责任推到你身上,这就很难推进下去了。其次,就是不建议,这是让自己“置身事外”的一个重要原则。再次,就是教练自己要放松,不要让自己的紧张情绪介入。最后,真诚很重要,一个优秀的教练,要能够让对方感觉到他是被完全信任的。

◆ 带领团队走出困境

区分心理风险和统计风险。有些事看起来可怕,但只是我们的心理风险在起作用,统计风险才是实际的风险。


◆ 第5篇• 开创

百达翡丽的广告语也极具特色:从来没有人真正拥有过百达翡丽,我们只是为下一代保管。

◆ 从0到1,开创伟大的事业

这个世界有两种法则:社会法则和自然法则。社会法则就是靠关系,而自然法则就是靠努力。在春天播下种子,不断地呵护它,给它浇水施肥,到了秋天,才能收获庄稼,这就是自然法则。人的一生中,社会法则偶尔起作用,但是如果你把时间拉得足够长,就会发现自然法则总是在起作用。

如果我们长期努力地做一件事,就会慢慢地爱上它,会主动想要做好,工作也渐渐变成了人生的必需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 -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