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课》—— 佛学

一直对佛教文化有着浓重的兴趣,佩戴佛珠,背诵佛经,参观佛寺,也读过一些佛学相关的书籍。但从系统上对佛学有架构性的整合,还是在读了《中国文化课》佛学的部分之后。

我认为佛教的魅力源自于它对于人生的深切关注与对人生问题的专注思考这也被认为是佛教的第一魅力。佛教的其它魅力还有立论痛快透彻,有明确的切实参与规则,有强大的弘法团队。

佛陀在菩提树下顿悟后,通过“观”而知晓“自在”(正觉),“观”即“正视”,直面自己的内心,直面人生的本性,佛教认为,人生的本性是“苦”。而“苦”的根源在于欲望和追求(得不到满足),所谓“求不得”(欲求不满而苦)。而实际上,“欲”的增长是无限的,“得”的过程是有涯的。这里结合庄子论述追求学识的观点“以有涯而随无涯,殆矣。”(哲学的思考在不同流派间有些不谋而合的地方)。所以佛家给出了针对于人生之苦的药方,第一接纳人生是“苦”的本性(正视人生)。第二,认识到万事万物的本性——“空”。

什么是“空”?佛家认为,世间的一切物态现象和身心现象,都空而不实,似有实无。万事万物都是远远近近各种关系的偶然组合,佛家把关系称之为“缘”,把组合称之为“起”,而各种事物都是偶然而来偶然而去又重新偶然地组合成其它的事物,所以万物的形态是暂态过程,即本性是“空”。由此引出佛家的一个核心观点“缘起性空”。

“空”的提出对于“他我”之间的区别做了终极解答,一切皆空,他我无碍。那么另一个哲学命题就是“人己”之别,我们幼年开始便有了自我意识,我和别人之间的分别,佛教给出了另一种角度的思考。那就是由“无常”走向“无我”。

什么是“无常”?我理解的佛家解读是,“无常”即没有定数,生活是无数随机事件的偶然碰撞,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和变化当中。认识到这一点后,就要破除完美的计划,对结果的偏执。拥抱变化,正视“无常”,能帮助我们更坦然地面对生活。“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有了“空”和“无常”的认识之后,对于自我成就,自我标榜,自我完满的执着会大大降低,逐渐体会到“人人即我,我即人人”的境界,从更广阔的角度去认知人生和生活,最终走向“我即是佛”的彻悟。与世界万物融为一体,也从心境上放下对自我以及佛学本身的执着,真正地“无我”。

这些观点,在《心经》中有着简明扼要的阐述: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乃至无老死尽,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是不虚。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菩提萨婆诃。”

余秋雨版本的译文:

一个能够自在地进行观察的菩萨,在深度修行中以最高智慧获得观照,发现世间种种蕴集都虚空无常。于是,一切痛苦和灾厄都可以度过。

舍利子啊,物质形态的“色”,全都等于“空”。色与空没有什么差别,空与色也没有什么差别。色就是空,空就是色。其实,就连感受、想象、行为、见识,也都是这样。

舍利子啊,各种概念都是空相。因此,无所谓诞生和灭亡,无所谓污垢和洁净,无所谓增加和减少。

在空相中,没有真实的物质、感受、想象、行为、见识,没有真实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没有真实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记忆。从视觉到意识之间种种界定,都不存在。

在空相中,既没有无明的愚暗,也没有无明的结束;既没有老死的轮回,也没有老死的终止;既没有苦恼的聚集,也没有苦恼的断灭;既没有机智,也 没有获得。

正因为一无所得,大菩萨凭着大智慧超度,心中就没有牵挂和障碍,所以也没有恐怖,能够远离种种颠倒梦想,终于达到真正的解脱——涅槃。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觉悟者只要凭着大智慧超度,就能获得最高正觉。大智慧超度就是神圣的咒语,光明的咒语,无上的咒语,无比的咒语。这咒语能够除去众生的一切痛苦,真实不虚。那么,就让我们来诵念这个咒语:

去吧,去,

到彼岸去。

大家都去,

赶快觉悟!

既然“缘起性空,无常无我”,那么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怎样去行为去追求?我谈谈自己的理解。我先谈佛家对于追求与行动的看法。虽然根本上, 万事万物的本性都是空相,而事物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对于当下的问题佛家主张立即行动,不问结果,尽力改善,不过多追忆过去,专注当下。“在因上努力,莫在果上执着”,“问耕耘,不问收获”。

谈责任,佛家讲“因果循环”,我的理解是,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负有100%的责任,我们在年少时总以为父母和长辈们会给我们的某种精神层面的缺失以补偿,成年后择偶和择友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在配偶和朋友的身上找这种精神代偿,而事实上,我们拥有我们需要的一切,自己造的“业因”,自己承担“业果”,不可被替代,也无法逃避。正视业因与业果,我们会发现,我们不必逃,每个人都有承担的能力,“明心见性,我即是佛”。当然,这一点“悟”是需要漫长的思考过程的,而且“做到”更难,但从精神层面上有了这种认识,也会让自己逐渐从人格上走向独立和完整。

佛家主张“去分别心”,但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客观上演化出了很多门宗, 我做一个简单罗列,以及一些大的宗门的重要教义,详细的介绍可以参考《中国文化课》以及网络上各个门宗的介绍。

天台宗:“圆融三谛”,“止观双修”,“一念三千”            龙树、智顗

唯识宗:“万物唯识”                                                    玄奘

华严宗:“法界缘起”

净土宗:极简修行,“阿弥陀佛”

禅宗:讲究顿悟,“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看山是山,看山非山,看山还是山”                                                                              惠能

(1)沩仰宗

(2)临济宗

(3)曹洞宗

(4)云门宗

(5)法眼宗

用佛学的要义来结束本次的读书分享,“缘起性空,无常无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文化课》—— 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