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 | 沉思,又沉思

      文/丹老师

      一、生字识写,悟其语

      不管所处哪个学段,语言文字的障碍要基本扫除,《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识字写字要求就是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书写速度。

      1.指导书写,趣味多

      于老师在板书课题的时候就对“白杨”二字进行了书写指导,于老师的指导过程扎实有趣,例如在指导“杨”字右边“横折”的“折”,就是第一个折,要长一点。不然,就像短脖子的企鹅,很难看。笑声四起,学生也就是在这种轻松舒适的氛围中开启了这一课的学习。

      在边读边分析中又对“介”和“疆”进行书写指导。指出“介“字的第三、四笔的距离不要太宽,否则,这个字就会像房屋的屋山头。“疆”字的右半部分,要写得紧凑一些,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第三横次长;左边“弓”字里面的“土”字千万别丢了,记住: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让。说完,将“弓”字里的“土”字描成红色。听课者发出一片赞叹声。

      2.辨析字词,语境练

      在指导学生区分“分辨”和“分辩”时,于老师引出两个句子:(1)站在茫茫的大戈壁上,fēn biàn不出天和地的界限。(2)哥哥说,这道数学题得数是8;妹妹fēn biàn说,不对,这道题应该得6。通过这样在语境中的对比,让学生理解并识记。

      于老师在帮助学生清扫阅读障碍的过程中“寓识于读,识写结合”,通过提醒、示范、指导强化了识写训练,可谓是一举两得。对“疆”字的指导更是升华了情感,让学生切身体验到爱国情怀。

      二、问题切入,悟其义

    通过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来逐步攻破,以便达到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目标。

    在导入部分,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看了课题,你脑海里出现了哪些问号呢?学生纷纷提问:白杨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写白杨?他不会单纯是写白杨吧?作者写的是哪儿的白杨树?这三个问题,既是文章的核心和关键,又是学生心中的疑惑,还是解读这篇课文的路标。

      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深入剖析,来逐渐明晰文章的内容和思想。

      三、自读自悟,悟其情

      “重感悟”就是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当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时,就说到要自己解决,自己读书思考。

      1.激发非包办

      在课堂上回答“作者写的是哪儿的白杨?”时,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在这个过程中于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自读自悟。并且拓展延伸什么叫“戈壁”,于老师见无人举手,便解说到:“戈壁”是蒙古语,意思是沙漠地区。课堂上必要的讲解可以让学生迷雾顿开。

      我们作为老师也应该充分地相信学生,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理解和运用母语的能力,重要的是需要我们在课堂上的引导,而非包办,应该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而非禁锢其中。

      2.内外兼“秀”

      在表述白杨树的特点时,将“高大挺拔”和“高大挺秀”进行对比,突出“秀”是美的意思,白杨树生长在大戈壁,很茂盛,而且绿油油的,绿是生命的颜色,绿给大戈壁带来了勃勃生机,带来了希望。然而这样的“秀”并不仅仅是外表的美。

      学生在朗读白杨树高贵的品格时,于老师将“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样几个关联词板书好,并指导学生根据这些关键词背诵下来。

      一个“秀”字,被于老师紧紧抓住,通过指导学生读书感悟,明白白杨树内外兼秀的高贵品质。

      四、前后照应,悟其法

      于老师抓住“沉思,又沉思”,来激发学生对“前后照应”的感悟。通过引导式提问:课文中的这位叔叔第一次在想什么?他在想白杨的什么?他在想自己的什么?学生再次通过读书,明白其义。

      那么最后,这位叔叔又在想什么呢?有的学生说还在想白杨树,也有的说在想小白杨树。此时,于老师依然不急于公布答案,而是再次引导学生:有门儿!你再读读最后一段,特别注意第一句话。看他到底在想什么。学生恍然大悟,他在想,孩子们能不能像他这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这就是“借物喻人”啊。

      于老师的课堂线路明晰,层层深入,让学生站在自主学习的至高点。自读自悟很重要,引导学生有效的感悟则更重要。于老师的课堂也是在告诫我们,课堂的如沐春风,点睛之笔,游刃有余都是专业素养的体现,更是充分备课的表现形式。给我很大的启发,语文课堂教学,充分的备课,认真的解读,才是老师最应该下的功夫。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例 | 沉思,又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