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方法论005丨大脑的自动纠偏机制

图片发自App

005丨大脑的自动纠偏机制

吴伯凡

这个单元的关键词是:感觉制品公司。

“感觉制品公司”这个词似乎有点儿奇怪,但听完这个单元的课,相信大家就明白为什么有这个说法了。

首先,来看看下面这张图——

图片发自App

现在,大家盯着这张图里面女士鼻子上的红点,看大约10到15秒,然后,把你的目光转移到天花板或者墙上……你应该会看到一个美丽的倩影,一个看了一次还想看第二次、有点儿灵异又有点儿魅惑的美丽倩影。一旦你有了这种体验,或者我们重复了这种体验之后,大家很可能立刻想到的是此前学过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幻觉,感觉的原罪。感觉是既靠谱又不靠谱的,它会有很多的幻觉——这张图,大家会觉得是“幻觉”。

有些同学可能在类似的图上还看见了“科学没法解释”这样的注释,其实,科学早就对此作出了详细的解释。严格地说,这不能叫“幻觉”,它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叫“视觉残像”。

1、视觉残像、后象与完形

小学时,我们学过,“电影里的人,是因为一秒钟24张照片的快速晃动,形成了我们看见的人的动作和说话的连贯性”。可以说,我们看电影的过程就是:一个懂得幻觉产生的人给我们制造了一种幻觉。它是那么真切,以至于我们不认为那是幻觉。这种现象也可以叫 “后象(afterimage)”。

还有一个著名的视觉实验就是“白金&蓝黑裙子”,不同的人面对同一条裙子,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图片发自App

这些实验背后的原理都差不多:我们的大脑对光有一种纠偏的机制,有一种将残缺的东西补完整的倾向或者能力。在静态情况下,我们也能感受到我们视觉具有这种能力。

比如我们在纸上画两条直线,直线中间有一个间隔。如果这个间隔足够近的话,我们会认为这是一整条直线,只是中间断了而已——我们的视觉就有这种“自我补足”的能力。

这种情况叫“完形”,就是要把一个残缺的东西完成它的整个形状。

2、裙子的“蓝黑&白金”之争

说回到裙子的“蓝黑&白金”之争,为什么大脑会出现这种纠偏机制呢?用一个通俗的比喻:

如果我们的感觉是一种仪器设备的话,这种仪器设备的特点决定了我们所看到的那个“对象”。这个“对象”,其实是我们的感觉作为一种仪器和设备输出的结果,它并不是一个对象。

一般我们说对象,是认为它在某个地方,我们能感受到,而实际情况就像我们在墙上“看”到的那个美丽倩影,那只是我们的感觉,是我们眼睛输出的一个成品。

如果我们的眼睛构造有差别,它所输出的结果就一定有差别,色盲的人和非色盲的人输出的结果就是不一样的。

从上面那张蓝黑&白金图里,如果你认为裙子是白色和金色搭配的话,那你是“视杆细胞”比较多的一种人,而如果你认为裙子是“蓝黑”的话,那你属于“视锥细胞”比较多的一种人。

即便你不是色盲,都会有这种差别,简单地说,仪器设备不一样,输出的结果就不一样,我们在视觉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上,已经形成了不同的部落了。

3、视觉以特定的流程制造某种特定的结果或者产品

从裙子这件事,我们发现这么一个眼见为实的东西都能产生如此大的分歧,如果再加上其他听觉的、触觉的、理智的……这些变量累加起来,输出的最后结果一定是大不一样的。

我们不会意识到我们感受的东西是我们自己的输出品,我们不认为它是产品,而认为它是对所有人都一样的一个对象。争论就是这样产生的。

在生活当中,如果一个人看着一把斧子,一个人看着一把筷子,还有一个人看着一只碗,他们是不会针对他们看到的东西产生争论的,因为他们明白他们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东西。但实际上,每个人看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都是他的感知系统制造出来的产品,但我们每个人对这一点并没有意识,所以在表达自己感知的时候,常常会认为对方是“睁着眼说瞎话”。

以一开始让大家看那样一张奇怪的图,就是想让大家明白,我们所感知到的东西是我们制造出来的——你的眼睛已经离开了原来那张照片,但你眼前还真真切切地出现了那么一个幻影。当每个人都有这种感觉,那这就不应该是幻觉了。这个现象足以证明,我们所谓的“看”就是“视觉以特定的流程制造某种特定的结果或者产品”。

我们为什么看3D电影的时候感觉那么真切?因为我们在眼睛之外又加了一个3D眼镜,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视觉设备发生了变化。从这些事情上,我们都能感受到我们看到的东西其实是我们制造出来的。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方法论005丨大脑的自动纠偏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