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们又见面啦~今天呢,我们来讨论一下面试中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我们的第四大框架:如何讲述工作内容。
很多小伙伴一想到这个话题,头脑就变得很混乱~其实大家不用紧张,工作内容虽然是千人千面,但重点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KPI(绩效考核指标)!
PS:KPI在这里代表业绩考核指标,并没有细分与其他衡量指标的区别,例如OKR等。
在去面试之前,我们不妨问问自己,“公司给我的KPI或者老板对我的要求是什么?”“我是如何完成这些要求的?” “这些衡量标准我是否满意,还有没有进步的空间?
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工作,衡量标准非常不一样。有些工种是结果导向,衡量标准更偏向于结果,比如销售。还有一些工种很难用商业结果衡量,比如研发岗位。成熟的公司对员工会有完善的工作衡量标准,无论是晋升还是劝退,都会按照这些标准去进行;但是创业型公司或者新型业务,还有管理混乱的公司,并没有给出系统性的工作衡量标准;还有些公司给出的标准过于浮夸和形式化,无法真正落地。
面试中,当小伙伴们被问到上一家公司如何评价工作成果时,都会表现出惊慌失措,然后不知所云。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KPI思路和面试时候可以用到的方法论,让大家可以有重点,有条理的向目标企业介绍自己的工作内容。
为了清楚的表达,我们把KPI分成结果导向型,过程导向型,主观型和客观型。
如果公司有成熟的业绩考核体系:
找到两个衡量自己工作里最重要的KPI,尽可能选择客观型指标
不需要很多,两个足够了。面试的时候,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重点围绕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去描述。这样可以很好的突出工作内容的重点和自己的成就。最重要的两个KPI,尽量选择客观的标准;工作的态度或者想法深度等属于主观KPI,尽量不要放在这里面。
先说结果型,再说过程型KPI
结果导向的KPI是非常容易让对方理解的,一般来说,这些KPI都可以用数字表达并且直接和公司盈利挂钩。说到底,结果性的业绩衡量标准,会直简单明了的看出你为公司赚了多少钱,或者省了多少钱。比如销售岗位的销售额,或者运营岗位的购买转化率,再或者基金经理的年化收益率等。
过程导向的KPI是针对事情的流程或者阶段,用数量,主观评价,时间节点等去衡量事情的状态和结果,但是这个结果不一定直接和企业最终的盈利挂钩,比如研究员写报告的数量,招聘专员打电话的数量,研发团队做实验的数量,销售人员拜访客户的频率等;除此之外,过程型KPI还可以用主观评价去衡量,比如证券公司的首席研究员会阅读初级研究员的行业报告,并且给出意见;或者设计公司的美术总监,会对美术岗位的员工的产出进行主观审美的评价;评价者本身的权威性也可以作为一种判断。
如果公司没有完善的考核体系:
描述工作中占比最大或者花费时间最多的事情,并且用他人的主观评价进行衡量
如果公司没有明确的KPI,管理体系混乱,这时候我们要思考一下直线经理对自己的工作安排是什么。把这些工作进行归类总结,然后把占比最大的模块挑选出来,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去表达。对于这类评判标准,我们可以使用直线经理,合作部门负责人或者客户的主观评论作为评判标准;如果有被涨薪过,也可以拿出来作为客观佐证,证明自己工作的价值。
描述“典型的一个工作日”
还有一种极端的情况,公司对员工没有任何衡量标准,而且职位本身也很难被量化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小伙伴们可以描述“一个典型的工作日都做了些什么”,这样既能给面试官很直观的感受,也可以展现出面试者良好的表达,避免留下迷糊混乱的印象。
整理完现在工作职责中的KPI,我们可以对标一下自己对未来岗位KPI的期待。获得更多的客户,参与更多的项目,尝试更多的实验,获取更大的资金量等都可以转化成KPI并且体现出来。在面试的时候,可以询问面试官职位的衡量标准是什么。有了这个,大家就可以做对比,能更确切的判断出这个职位和以前的岗位有什么样的不同,是否是心中所想等。
好啦,今天的讨论结束啦。最最重要的就是,KPI啦!
微信公众号:不蒙面的磨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