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巨型学校的横空出世,是仇大人在沭阳“卖光学校”时期的产物,其集团化办学模式曾一度引起省里的关注,后来学校虽收归国有、恢复了公办身份,但是巨型学校的影响力丝毫未减,其超强的吸引力导致沭阳教育的荒漠化。巨型学校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沭阳教育资源的一种掠夺。曾经为了和民办学校抢生源,承诺从巨校升入县中的学生降档收费,一时间,全县的学生纷纷涌向这所初中,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妥妥的成为全县排名第一的初中,远远甩出第二名几条街。而这对于一个县域来说,巨型学校的存在一方面导致优质资源过度向一个学校集中,通吃县内优秀的师源和生源,与此同时很多学校刷不到了存在感。
巨型学校的存在,这也违反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和“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其半军事化的管理也违反了教育规律。从教育专家的反馈来看,新冠病毒将长期伴随人类,从这个角度讲,拆巨校也是适应“后疫情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全县教育唯独你这里最好,那乡镇初中和城区其他学校怎么生存?沭阳的教育眼下是最好的时期,拆解巨型学校,取消大班额,这对规范沭阳义务教育阶段办学秩序,恢复教育生态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取消巨型学校“掐尖”的特权,让高分学生向其他学校横向流动,限制县统考的频次,禁止公布期中、期末阶段性考试的全县排名,禁止中考学校排名,减少巨校应试成绩的影响力,可采用分流、拆分、逐年减少等方式,让巨型学校能够符合《江苏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试行)》的文件要求,初中学校的规模,每个年级16轨,班级总数48个班,每班学生数控制在50人。
拆巨校,取消大班额,逐步实现沭阳义务教育均衡。首先,义务教育阶段的任何考试数据都不得作为政绩考核内容,任何学校不得以学校或学校家长委员会的名义发任何喜报,不得炒作中考状元,不得将考进重点高中的人数公开。其次,禁止巨校跨学区“掐尖”,本学区内如果学位不够,不能进行末位淘汰分流学生,而应该采取电脑随机派位,就近分流到附近学校。第三,巨型学校的存在,加重了家长学生择校的焦虑感,而一些补习机构也以宣传考入巨校多少人作为宣传噱头大肆宣传,于是家长们纷纷跟风,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而巨型学校“肉鸡式”的管理,过度关注安全,制度化太强,限制性管理多,学生活动空间少,比如课间操、跑步等集体活动都不容易开展,就连吃饭都两班倒……另外,巨校强调重复的背诵和练习,学生趴在桌子上午休,不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好的学校一定是小而精致的学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生在里面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临近水源的学校可以开设游泳等特色课程。巨型学校的班级和班额连年扩大,学生学情复杂,这就造成教师负担重,不利于教师的健康成长,造成优质资源的稀释。
拆掉巨型学校,搞活更多学校,巨型学校的师资分散到各个学校,带动一大批学校的发展,有利于满足社会对优质资源的渴求。沭阳各个学校老师的教学水平没有太大差别,都是大学毕业,都能按照教学计划授课,巨型学校生源好,老师教学竞争压力大,动力也就强,薄弱学校的好生源被抽走,剩下一些基础薄弱或者是无心学习的孩子,学校对成绩方面也没有过高的要求,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便会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虽然成就了一所巨型学校,但整个教育生态却被破坏。巨型学校不拆,哪怕是派十个校长管理一个普通学校,也是很难有起色。
拆解巨校,是平衡沭阳教育生态的重要工作,希望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思考:
1.成立沭阳教育智库,研究上级教育政策,制定规划适合本地实际的措施,智库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2.拆巨校是均衡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3.学校规模绝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有限度的,拆解巨型学校,规定班级数的上限。
4.在城市规划中,多办精品学校,推行小班化教学,小学不出街道,初中不跨学区,同时提高高中教师获得感,推进普通高中学校人事制度改革,赋予学校更多的人事自主权,吸引更多的优秀毕业生特别是研究生报考普通高中教师岗位。
5.拆巨校是未来人类控制疫情的需要,人口过于密集不利于防控。
6.巨型学校的管理和安全十分紧张,为了“不出事”,往往采用严苛的半军事化的模式,不利于一个地区教育的长远发展。
7.拆解巨校,需要地方牵头,各单位协同,尤其是分流巨校的中层领导,符合条件的考核留用,素质差的直接回归教师岗位。
8.统一制定沭阳县域作息时间,禁止小学生寄宿学校,取消早中晚自习,延时班由家长参与管理,禁止学生集体超时学习,禁止题海战升级,让教育逐步回归到本来的样子。
9.禁止公布期中、期末阶段性考试的全县排名,禁止炒作中考状元。
10.巨校的存在不利于学生知识、技能、体魄的协同发展,睡眠令、午休令、课间令、课外辅导降温令等陆续颁布,这都表明国家人才培养的模式必须改变。尤其是请沭阳未保的同志高度关注学生午休趴着睡的教育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