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的总结

我观察过身边很多人,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他们大都渴望上进,但在探索学习方法的道路上变得越来越困惑。在这里我分享几点被验证行之有效的东西分享给大家。

1、给你要做的事情赋予一个伟大的意义。

一说到学习,很多人都会来联想到“努力”和“坚持”的字样,这也是大部分人最终放弃的原因。真的,“努力”和“坚持”颇有几分被动的意味。李笑来拿自己新东方教学的经历举过例子:他要成为一名更高资格的讲师前,必须要掌握眼前一本厚厚的单词书,同样他晋升为高资格讲师时薪资会有巨大涨幅。他给自己定了计划,每天学多少单词,并把未来的涨幅收益平摊到每个单词上。这样他每学会一个单词,就能多增大几十块钱的收入,一天下来,会多挣几千块。李笑来给自己背单词赋予的意义非常实在。最后,他顺利的背完了所有的单词,并拿到预期的收益。

我在得到APP订阅了学刘润和李笑来的专栏,每更新一个商业概念,我就会很高兴,如果我在什么都不会的情况下出去从商,那肯定会赔的一塌糊涂。省下的钱就是我赚的,所以每学一篇刘润的文章,我就省了很多钱,也赚了很多钱。笑来的文章也是一样,在我看来,他的文章是最难理解的,因为一个人已经成型的错误观念,要想发生变化,除了反复思考,还要刻意练习。一旦完成,将受益终生。笑来的文章对我的意义就是活得更透彻,节省了我很多时间,也提高了生活质量。

我跟很多人说过:学习是一种加速度。就是说你刚开始学东西可能会慢,但是你弄懂了一些基础的东西后,你学习会越来越快。

赋予要做的事情一个伟大的意义绝非什么精神胜利法。如果你做事情感到很难坚持或者存在“努力”的字眼,那就需要停下来,想想能赋予它的意义吧,可能想这个意义就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但你还是要去做。否则,连在自己都说服不了的情况下,何谈努力与坚持?

2、只字不差的阅读

这是李笑来的观点,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我之前非常羡慕看书能一目十行的人,向他们请教速读的方法。我也很羡慕宣称一年能读几十本书的人。但是现在我不会那么干了,因为速读没有太大用处,为什么这么讲?阅读最终的实质是思考力,是大脑,而非眼睛。眼睛摄入文字的过程跟大脑的深度思考很难并行。每个人的思考层次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很多东西需要反复的思考,需要大量的时间实践才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所以光追求眼睛摄入文字的速读没有任何卵用。这也是很多人读了很多书觉得没有收获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要指望自己一次的速读就可以吸收前人的很多智慧。

我们可以把文字的东西(知识)转化吸收为自己的东西的过程称为价值转移。那么知识的价值转移大致有这么几个过程:摄入(看或者听),思考,讨论(交流),实践。经历的过程越多,价值转移的程度越高,任何一个过程都是不可或缺的,每个人都不例外,包括天才。

如果有人跟你吹嘘一目十行的技巧,趁早离他远点。现在很多商业都是在讲什么速成之类的东西,大都不靠谱。

所以说,要只字不差的阅读,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完成好的价值转移过程的开始。

学习这个东西是大多数人第一印象不太喜欢的,或者说是困难的。因为学习不跟你花钱买来的任何一件东西一样,要完成价值转移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需要思考与实践。所以,学习不要贪多,否则,你可能就成为那个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却没有什么收获的人。

3、开始记笔记。

这是我们上学时养成的一个一辈子都受益的习惯。可绝大多数人在毕业后把它抛弃了,包括我。在我看来,记笔记属于价值转移的思考阶段,为思考起辅助作用。很多人怕遗忘,所以要记下来,方便以后定期查看。因为每个人会随着阅历和学习程度的深入,思考也会更深入。回看笔记是提想你不断的思考,最终的价值转移必须要在大脑形成沟壑。

关于记笔记,推荐云笔记类软件,像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云笔记有个好处,就是电脑端和手机端都有应用,记录方便,随时同步,不丢失。

4、学会写作。

这也是少数人保持的优秀习惯。写作是个很微妙的过程,它能检验你知识价值转移的任何一个阶段。没有摄入,没有思考,没有讨论,没有实践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好多人说自己不会写东西,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他几乎缺失了知识价值转移的所有阶段。好的文章绝不是靠什么所谓的技巧凑出来的,一定是内容,而内容来自于那四个阶段。

所以,写作其实就是对自己总结的过程,如果你写不出来东西,那是不是应该想想自己到底缺失了哪个过程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学习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