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沙之战引发的“雪崩”,超级大国楚国的衰落之源

战国时期的国家争霸及统一历史,秦国的强势崛起无疑是一条主线,但几大传统强国如魏国、楚国、齐国的逐步衰落,也是与之同步的必然历史进程。

有意思的是,这三大国家的衰落呈现出相同的特点,往好了说是遭到了天下各国联合、连横、合纵的重创,难听的就是被“群殴”了。

比如魏国,正是前342年的马陵之战尤其是次年的齐国、秦国、赵国联合围攻使其从巅峰滑落,最终在前334年交出霸主位置。而齐国表现的更明显,前284年“五国合纵伐齐”,不仅将齐国从霸主的位置拉下马,更是让齐国从此一蹶不振。

因此,大国的衰落无不是外交纵横领域的全面孤立和失败,导致遭到联合进攻,对于这一规律,楚国也不例外。

事情要从前307年秦武王意外死亡说起。这件事猛一看起来似乎和楚国没啥关系,但事情的走向却与楚国密切相关。

因为《大秦帝国•崛起》、《芈月传》等电视剧的“普及”之功,宣太后与秦昭襄王的上位过程大家都已经很熟悉。

虽然这离不开宣太后、魏冉等人的“宫斗”能力,但从整个形势看,真正起作用的应该还是赵国、燕国等外部力量的“施压”,正是赵武灵王等人的坚持,才让原本都不被各方考虑的秦昭襄王成为了最终赢家。(宣太后当时支持的是自己的另一个儿子,秦昭襄王的弟弟公子芾。)

我们没有看到楚国在其中起作用的切实证据,但从结果来看,这应该是楚国乐于接受的,不排除其也明确“施压”或者暗地支持宣太后一方的可能性。

而出身楚国的宣太后主政后,自然推行“亲楚善楚”外交国策,迅速调整和改善秦楚两国的关系。不仅“厚赂于楚”,而且相互联姻,最突出的表现是前304年,楚怀王和秦昭襄王“黄棘会盟”,两国正式结为盟友,关系达到巅峰。

这对楚国来说无疑是意外收获,要知道,仅仅几年前的丹阳、蓝田之战,秦楚之间还打得如火如荼,楚国不仅连败两场,也丢失了楚国极为看重的汉中、上庸等战略要地。

如今不仅强敌化为盟友,少了一个巨大威胁,汉中上庸之地也不费一丝力气就收了回来。(该地在丹阳之战中被秦国占领,其后楚国一直尝试通过外交途径索要,但因为秦惠文王、秦武王的王位更迭而悬延,直到黄棘会盟才最终如愿。)

表面看起来,楚国似乎是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中,运气好的不得了,别国除了眼红怕也说不得什么。但实情远非如此,尤其是楚国和秦国的结盟,实质上是对于齐国的公开背叛。

丹阳蓝田之战中我们就已经说过,当时两国结成“齐楚联盟”,对抗秦国主导的“五国联盟”。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七八年了,据《资治通鉴》记载,前306年“楚王与齐、韩合从”,即旧盟之上更有新约,既然如此,楚国和秦国的结盟,无疑是对齐国等国的背叛,也是当时国际格局的一个重大改变。

也就是说,“世事如棋局局新”,随着秦国主政者的变化,天下进入了新的一番格局,秦楚结盟,共同对抗齐国等国。

▲前304年战国大势图,感谢布哈林先生的地图

对此,齐国当然不会坐视,而魏国、韩国也十分清楚接下来会面临什么。果然,黄棘会盟的次年即前303年,秦国就向两国发起了进攻,攻占了魏国的蒲坂、封陵等地,以及韩国的武遂之地。

齐韩魏由此迅速结盟,向秦楚联盟发起反击,因为楚国背盟,它们便以此为借口首先进攻楚国。楚国派出太子横(即后来的楚顷襄王)去秦国为质,换取秦国的出兵救援。

大概是觉得决战取胜希望不大,齐韩魏三国选择退兵。当时齐国最为强大,这一决定大概率是由齐国主导做出,韩魏没有办法,只有服从。首次伐楚就这么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前302年,要么是对齐国失去信心,要是就是慑于秦国的军事压力,这一年,魏国、韩国同秦国在临晋进行了结盟,相当于也背叛了齐国。

这对于秦楚联盟来说无疑是重大胜利,再加上仇视齐国的燕国、和齐国素来不睦的赵国,如果不出意外,齐国将会是下一个被联合进攻的大国。

齐国正是当时世界的头号强国,它被围攻似乎也符合当时世界的心理预期。而这个从秦惠文王末年以来,秦国就一直追求的号召天下联合攻打齐国的战略梦想,似乎也已经闪现了曙光。

然而吊诡的是,意外还真的就发生了。

前302年,刚才说的那位楚国太子横在为质秦国期间干了一件特别没谱的事。应该是私下里和一位秦国大夫发生了意气之争,太子横将其杀死。(失手误杀的可能性较大。)

这位大夫姓甚名谁不知道,但可以肯定是极为重要的人,否则太子横不会选择“亡归”。

堂堂楚国太子在秦国杀人,不交代一句就拍屁股逃了,可以想见,秦国国内自然“民意沸腾”,再加上被杀者的身份应该的确很高,甚至不排除是秦国王室贵族,秦国高层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最终只能做出和楚国绝交、攻打楚国讨要说法的决定。(尤其是宣太后,她若不情愿本在情理之中。)

秦国的这一决定似乎并不难以理解,然而这一走势却显然大大改变这一历史阶段的原本走向。本该被“围殴”的国家,竟然就这样从齐国变成了楚国。

而秦楚联盟破裂后,楚国立刻发现了自身备受孤立的严重战略态势,因为它已经得罪了齐韩魏,现在又得罪了秦国,外交上可谓全面失败。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楚国外交上到底是怎么出的问题。应该说,这一时期尤其是秦武王意外逝世引发的一系列变故,对于楚国来说还是相当有利的,至少楚国利用它缓和了同秦国的紧张关系,也借此空隙灭掉了越国(前306年),实现了楚国在战国阶段的最大成就。

后者常常被忽视,那就是楚国灭越的影响尤其是对当时世界的震撼。越国虽然地方偏僻,但怎么说都是曾经的大国之一,楚国这么轻易地就灭了越国,其引发的反响应至少不弱于齐国灭燕,楚国由此成为了当时风头正劲,同时也最受嫉妒的国家。

恰恰是这些巨大成功,大概冲昏了楚怀王的头脑,正如同当初得意忘形的魏惠王,他不仅没有看到内中的危险,也做出了很多“昏头”的战略决策。

▲“一看就很傻”的楚怀王

尤其是对秦国的“逐利”因素让其失去了对于整个局势的准确判断。这一点同样常会后世无视,事情的实质是秦国当时要靠拢楚国,自然要施展各种“利诱”(厚赂、联姻,尤其是归还汉中地),对此楚国不是说不能接受,但接受的方式和程度值得商榷。

联想到楚怀王当年对于张仪的应对策略,更能看出现在楚怀王的“轻率”之处,尤其是当时楚国和齐国等国还有盟约,如此轻易地“朝齐暮秦”而且是彻底倒向秦国,无疑是楚国外交战略上的严重失分。

当然,和当初魏惠王“自称为王”的妄自尊大、咎由自取不同,楚国还没有强大到魏国的份上,楚怀王最终的外交失败也有意外因素,那就是他的那个“坑爹”儿子。

这也是历史真正耐人寻味的地方,总有人一直致力于寻找所谓的“历史必然规律”,但笔者说一句话放在这里,历史的必然规律也许就是永远离不开偶然。

正如前面所说,楚国在这一阶段代替齐国成为被“围殴”的对象,当然有其自作自受的原因,但同样有意外因素,实在不能说是必然。

回到正题,应该是秦国方面直接或者通过韩魏向齐国发出了联合攻打楚国的邀请,齐国对此当然求之不得。估计在兴奋之余,齐国也擦了一把冷汗。

前301年,秦国庶长奂率领秦军为一路,齐国名将匡章、魏国名将公孙喜、韩国名将暴鸢率领齐魏韩三国联军为一路,两路进击,共同攻伐楚国。

其中秦军应该是从武关、丹水方向进攻楚国西侧,而齐魏韩三国联军则进攻楚国东侧方城一线(即楚长城)。从后来的进展看,西侧战场因为楚国的增兵以及秦国的“别有用心”、等着看戏,这一侧没有发生大战。真正的战争发生在东侧,这就是著名的垂沙之战。

因为两年前就曾攻打过楚国,所以齐魏韩三国联军合作密切、轻车熟路,很快就突破了楚长城,将楚军防线挤压到泚(ci)水一线。

▲垂沙之战示意图

双方夹水列阵,相互对峙,战争演化成了“河川攻防战”。联军方面当然要打探水情深浅情况,多次派人实地“调查”,楚军自然要阻止,见到河对面有人就用箭射击,要知道楚军的箭法一向是很准的,所以联军方面迟迟没能得手。

基础的地理情况都没摸清,三国联军自然不能轻动,双方这一耗就耗了几乎半年。当时的齐国国君齐宣王(也可能是齐湣王)就坐不住了,派人严令匡章抓紧出击。

匡章接令后说了一句话:“杀之免之,残其家,王能得此於臣。不可以战而战,可以战而不战,王不能得此於臣。”

这便是垂沙之战最大的亮点。翻译过来就是著名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中国军事史上,匡章应该是第一个实际实践这个理论的人,是关于君主和将领对于前线战役指挥决策权纷争的典型阐释。

个中的道理毋庸解释,历史上相关的正反面例证多如牛毛,尤其是君主“运筹帷幄之中,致败于千里之外”的笑柄多多。而将领之所以能成为名将,独当一面的担当和机断专行的能力尤为不可或缺。匡章能够成为齐国战史上仅次于孙膑(或者还有田盼)的名将,绝非幸致。

▲名将匡章

后来,匡章从当地一个樵夫那里得知,楚军兵力空虚的地方河水深,而重兵布防的地方便是浅水处。匡章了解这一情况后当机立断,派出精兵从浅水处偷渡,并向楚军发起突袭。

出其不意、毫无防备之下,楚军大败,伤亡两万多人,主将唐昧也被杀掉。齐魏韩三国联军取得大胜,泚水以北的楚地尽被攻占,后来被魏韩两国瓜分。

在后世,垂沙之战常被认为是楚国衰落的起点。很多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垂沙之战明明只干掉了楚国两万人,应该算不上多大的重创,怎么当得起这个评价呢?

应该说,这个疑问很有道理,垂沙之战主要是有名,但对楚国却的确算不上多大的伤害。而所谓的起点,也未必就是指重创。

更重要的事情发生在战后。大概是此时的楚国内外交困,又遭受了垂沙之战这样的大败,“雪崩”之下,楚国竟然爆发了“庄蹻起义”。

关于庄蹻的研究极富争议。他的身份到底是将军还是平民,没有定论,按照《荀子•议兵》所说:“故齐之田单,楚之庄蹻,秦之卫鞅,燕之缪虮,是皆世俗所谓善用兵者也。”既然善于用兵,庄蹻应该是楚国的将军,而且就是垂沙之战时楚军主将唐昧的副手之一,趁着战败之机,他发动了叛乱。

然而近现代以来,也有庄蹻是平民也就是“穿草鞋者”的说法,这同庄蹻与柳下跖齐名“大盗”的历史传说相合。还有认为,这个庄蹻就是后来的“滇王”,起义失败后辗转南下,占领了云南等地。(有兴趣者可参考马曜、杨宽等人的研究及争论。)

对此我们无法定论,如果是前者,可以基本定位成“军事政变”,如果是后者,那就是全国暴动了。只能说说这一起义所造成的后果:“楚分而为三四”,偌大的楚国竟然被割裂了三四块,相互不能救援,尤其是“庄蹻暴郢”,连楚国的都城郢都都出现了大的动、乱。

相比垂沙之战,“庄蹻起义”才是对楚国真正的重创。而且相比处于四战之地、疆域规模也没有多大的魏国,“庞然大物”般的楚国可不是几场战争就能够冲击的,大概也只有全国暴动这种大规模的事件才能动摇其根本。

因此,“庄蹻起义”更大的可能的确是农民起义。而若是因此,则楚国当时的民生情况估计堪忧,趁着国家孤立、战争失败之际,老百姓也趁机闹事。这一点可以做个补充说明,那就是楚国的政治“腐败”情况的确“冠绝”各国,根本原因便是保守贵族实力强大,变法不能彻底,权力一直掌握在“高高在上”的人手上,中下阶层自然不满意。

内部动荡之下,秦国继续“趁火打劫”。前300年,秦军攻占楚国新城,杀死楚将景缺,斩首三万;前299年,秦军再次攻占楚国八座城邑,同时玩了一把“阴招”,那就是著名的“挟持楚怀王”事件;楚国并没有割地赎人,反而新立了楚顷襄王,秦国敲诈不成,恼羞成怒,前298年又出兵武关,攻占楚国的析地,斩首五万,取十余城。

经过以上种种沉重打击,楚国终于开始衰落,这是继魏国之后第二个衰落的传统大国。而且,如果说魏国的衰落是由齐国主导完成的,那么楚国的衰落则是由秦国主导的。(不说内因。)

整体来看,丹阳、蓝田、召陵之战算是开启,而楚怀王末年的这几战则是中坚,齐韩魏与楚国的垂沙之战只能说是“适逢其会”,是这一阶段的开端,仅此而已。至于后世白起的攻占鄢都、郢都,楚国早已在下坡路上滑落很远了。

最后说说楚国。一般的说法是“横成则秦帝,纵合则楚王”,意思是如果合纵搞成功了,统一天下的会是楚国,鉴于楚国“地大物博”,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历史结局早已注定,国家竞争也是实力、谋略乃至运气的全方位比拼,楚国的确在实力上存在不足,谋略上出现过严重失误,甚至于运气也是够差的。

正因为楚国是在楚怀王手上开始衰落,所以后世对楚怀王的评价不高,甚至通过“被张仪欺骗”、“被秦昭襄王忽悠”等事件将其塑造成“蠢货”形象,这无疑是简化历史的认知。

其实前者固然不存在,后者秦昭襄王也“偷鸡不成蚀把米”,损人不利己,还差点给秦国造成灭顶之灾,是个不小的损招。这个我们下文分解。

(全文完)

※敬请关注公众号【微存在】,获取更多文章资讯。

你可能感兴趣的:(垂沙之战引发的“雪崩”,超级大国楚国的衰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