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心得4:干得好更要说得好

原文:巧言令色,子曰:“ 巧言令色,鲜矣仁!”

前一篇,老夫子说了“仁”之本,即“孝悌”;马上话锋一转,老夫子就抛出了一个反面典型,什么叫“不仁”。

巧言即花言巧语,令色即伪善的神色。闭着眼睛想象,一个尖嘴猴腮的人在你身边,花言巧语,谄媚微笑,就是一副“巧言令色”的样子。孔子说,这样的人啊,是“仁”者几乎没有。

我们的习惯的思维是,巧言令色的都是别人,而我们,则是高大威武刚正不阿的形象吧。其实回忆一下,上级布置工作时,你明明知道不对,却不敢说;领导喜欢打乒乓球,我们就都成了乒乓球专家,天天陪练……这些都不是“仁”啊。

但是,我们也要向孔子说的“敏于行和讷于言”吗?我觉得也不是。

我以前接手一份工作,到去拍摄公司里的技术专家,过程中,专家给我解释汽车NVH工程的作用,并介绍他们的新产品可以达到38分贝。我因为是门外汉,这个数据我没觉得高,也没觉得低。但这个技术专家明显很善于表达,他随即就说:就是图书馆级的静谧体验。这个图书馆级,比38分贝形象多了,一下在我脑子里就活了起来!这就是能说和不能说的差别,能说的人,一下能讲到人的心坎里。

所以,我认识的人里最牛的大牛曾跟我说,能说更要会干,能干更要会说。公司里提拔最快的,都是那些及能干又能说的。若是“能干”与“能说”两者占不全,拿那们就老老实实做个“敏于行而讷于言”的人吧。

如果我能碰到孔子,一定要问一个问题:一个圣人假如碰巧口才巨好(巧言令色),循循善诱而非正襟危坐,让更多人学习文化,传播“仁德”,那圣人到底是仁,还是不仁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习心得4:干得好更要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