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6

2020.04.26

半部《论语》治天下

为人处世,安身立命,齐家治国必读书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

主编译著:思履

领悟先贤哲思,修养自我心灵。塑造个人风骨,创造人生辉煌。

      品读传世经典,汲取无穷智慧。

      八佾篇第三

摘录: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孙氏在自己家里用天子的规格奏乐舞蹈,这是典型的僭越行为。

译文:孔子谈到季孙氏说:“他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都狠心做的出来,还有什么事不能狠心做出来呢?”

摘录:3.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译文:孟孙、叔孙和季孙三家祭祖时,唱着《雍》这首诗歌来撤出祭品。孔子说:“《雍》诗说的”诸侯都来助祭,天子恭敬地主祭“,怎么能用在三家大夫的庙上呢?”

摘录: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与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所由之本。礼讲谦让敬人,乐须八音和谐,无相夺伦。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

译文: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摘录: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认为,礼之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治丧的核心是内心哀痛,而不是仪式上的面面俱到。

译文:林放问礼的根本。孔子说:“你得问题意义重大啊!礼,与其求形式上的豪华,不如俭朴一些好;治丧,与其在仪式上面面俱到,不如内心真正悲痛!”

摘录:3.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译文:孔子说:“边远地区有君主而不讲礼节,还不如中原的没有君主而讲礼节哩。”

摘录:3.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孔子指责冉有不能阻止季氏祭祀泰山的僭礼行为,

译文: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吗?”

摘录:3.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儒家倡导谦逊礼让的君子之争,反对恶性竞争。

译文: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一定是比射箭了。比赛时,相互作揖谦让后上场。射完后,登堂喝酒。这是一种君子之争。”

摘录: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用绘画作比喻,为子夏阐释礼仪与仁德的关系。

译文:子夏问道:“轻盈的笑脸多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多媚呀,好像在洁白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图案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先有白色底子,然后在上面画画。”子夏说:“这么说礼仪是在有了仁德之心之后才产生的了?孔子说:“能够发挥我的思想的是卜商啊!”可以开始和你谈论《诗经》了。”

摘录: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孔子借论古代礼仪文献缺失,教育弟子们做学问要严谨慎重。

译文:孔子说:“夏代的礼仪制度,我能说一说,但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做证明;殷代的礼仪制度,我能说一说,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明。这是杞、宋两国的历史资料和知礼人才不足的缘故。如果有足够的历史资料和懂礼的人才,我就可以验证这两代的礼了。”

摘录:3.10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徒具形式的禘祭一开始,孔子就不想看下去了。

译文:“孔子说:“举行禘祭的仪式,从完成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想看下去了。”

随笔:状态不佳的时候,情绪不高涨的时候,阅读是最能让自己静下来的一种方式,感恩感谢。至少它一直在陪伴着我,好在自己也习惯了有它的存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