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教程丨与基本素描关系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易某人的绘画实验室!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5604545

专业的专题课堂!欢迎关注B站.发条橙.

https://zhuanlan.zhihu.com/yimouren

知乎专栏

一些预设以及原则

(1)整个专栏的预设观众对象为对艺术及美术方向毫无接触的普通人,有一定逻辑能力及初高中物理学知识。暂不涉及审美、设计与文化问题。

(2)原则上在讨论某个方面问题是只涉及一个变量(尽可能控制)。因此所有演示都使用ps作画。因此本专栏也不涉及任何纸面作画工具、纸面技法与具体操作技法问题。

(3)任何风格性问题、艺术史问题、表现手法问题、作画意图问题——暂不在本专栏参与讨论。暂时只追求有限的真实。

(4)每篇涉及专业名词(有些是成书中存在的,有些是我杜撰的,也有可能名词一样,但我个人理解误差),名词只是一个代名词,我不希望在这个方面引起争论。因此我会在每篇文前对每个名词涉及的定义方向与定义范围作规定。对于初学者,一开始可以跳过定义表,直到遇到某个不理解名词开始再翻阅;对于同行,希望可以先翻阅定义表,以防误解我的意思。文中推导出的结论名词不纳入定义表,但纳入后期的名词表。

(5)我尽可能会多写字,少画图。一张图片的信息量可能大于一段话,并不认为图片可以准确的传达信息。

一. 基本素描关系

本篇涉及名词:

1.明度:对于自然界的任意一个颜色,我们用三个指数来定义它在色立体中的位置

(与其他专业中的定位意义不同,艺术当中,任何定位,只需要找到相对位置即准

确位置。因为绘画不具备绝对准确性),这三个坐标系我们分别称之为——色相,纯

度,明度。其中,明度所指即某一个颜色的灰度阶。灰度阶指一条以纯黑与纯白为

两极的、有方向的一维坐标系。

2.五大调子:五大调子我会将它分为两个阶段来解释,但按照定义,这五个“调子”

分别为:高光、灰面、明暗交界带、反光、投影。

具体内容的含义及定义在文中详解。

3.中心投影:把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中心投影的投影线

交于一点。

一个点光源把一个图形照射到一个平面上,这个图形的影子就是它在这个平面上的

中心投影。

——百度百科

(1)基本素描关系是什么

简单的讲,所谓基本素描关系,就是指对画面上所有颜色的明度指数①的分布规律所进行的分析。

在具象写实的绘画作品中,我们把这个分布规律从产生原理上概括为为五大调子②。

五大调子把肉眼观察到的一个完整的、放置在空间中的物体所显现的画面,从明度上划分为五个区域。

五大调子的分类方法,相对规整而粗略的将物体上所有的明度变化归纳了起来。

但是,这五个部分并不是同一级别的存在,他们之间相互的关系也很值得探讨。而且五大调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探讨将持续相当的一段时间。

今天仅仅将五者的从属关系搞清楚。

在基本素描关系与五大调子中间,加入一个级别,分为亮部和暗部。然后得到:

1-1

也就是说,一方面,五大调子中前四个从属于两个分部,而投影独立于物体之外,并不属于物体本身。

这样的划分有其清晰的目的。从来源上分析,亮暗部的划分是根据是否直接受光来区分。直接受到光源照射的,不论其光线角度问题与观察者的位置角度问题,都称之为亮部;不受光,或者间接受光的部分,则称之为暗部。投影则是特殊部分,它的变化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与此同时,从成因上我们也能简单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亮部的平均受光值总是高于暗部,而暗部的平均受光值总是高于投影。(注意,是平均物体受光的亮度。不是明度值,也不是个别位置的受光量。——这句话意味着,有可能,暗部的个别位置受光量高于亮部的个别位置;而投影在画面上呈现的明度值也可能高于暗部甚至亮部,暗部的反光也可能在画面上的明度值强过亮部的灰面。)

先来看亮部。如图示:

1-2 绿色区域为球体的整个亮部

亮部都是直接受到光源照射的部分,但很显然,一个受光面,必然会由于这个面的朝向变化导致受光的量有所区别。其中重点拿出来的是两个极端位置,即直射点——(或者说位置),与亮面的边缘,即受光面的朝向与光线方向成90°的位置。

直射点:某些比较落后的书籍上会写到,直射点即高光。这个问题明显是错误的。直射点是物体受光最多的位置,这一点是没有错误的,但物体受光最多的点与高光并不是一个概念。这里涉及到高光的成因问题,之后再谈这个问题。这里只要知道,高光并不是直射点(之后还会提到,高光甚至永远不可能是直射点!),以及直射点是物体受光最多的位置。

受光面的朝向与光线方向成90°的位置:这个位置,实际上就是亮部的边缘,也就是等会就会提到的所谓明暗交界。与光线成九十度,也就意味着这个位置实际上已经不可能受到直射光(但是有可能受到其他间接反射来的光)。

而在这两者之间的位置,则是灰面,灰面的变化往往是最细微的(原因以后讲),他的明度值变化原则受到两个变量的影响:1.面与光线所成角度——我称之为物体受光;2.面与观察者视线所成角度,我称之为观察受光。

再来看暗部。对于一个物体而言,除了直接受光的亮部之外,都是属于暗部。

暗部不受光,或者受间接光。所谓间接光,就是指光线照在某一个平面上,然后经过漫反射,或镜面反射,到达某个本不受光的面上,最后再进入我们的眼睛。

这里我们直接定义反光——凡是受到间接光的位置,都称之为反光位置。至于具体的,反光应当出现在哪里,其明度数值的变化规律如何,对其他五大调子的影响等等,以后讨论。

对于明暗交界带,在上面有简洁的定义,不赘述。这里的主要疑惑应该是——为什么称之为带?带应当是一个有面积的狭长区域,但如果光线的角度平行,那么在一个球上应该只有一条狭窄的“晨昏线”与光线相垂直才对,为什么会是一条带?这个问题的关键其实就是,现实中的所有光源,都实际上不存在理想的点光源与平行光源。也就意味着不存在不交叉的光线。这样就会出现无数条“晨昏线”,最后变成一个面。那么这个面如何去确定呢,这个问题在以后再具体讨论。

例图:

1-3 图中蓝色部位即明暗交界带,他的形状,明度,位置变化都各有原因

最后来看投影。投影涉及的问题主要是投影的形状、边缘的虚实、深浅变化。

一个个来考虑。投影的形状很简单,通常是中心投影③或者平行投影。真实的光源不存在这两个理想光源模型,但是总是在二者之间,所以具体的形状变化,请复习初中数学,或者以后具体讲投影时,再聊。

第二个问题——边缘虚实问题。投影边缘的虚实实际上与明暗交界带的宽窄有一定的联系,明暗交界带窄,边缘虚实就会相对变实。因为这两者的成因都是因为光源的非理想性。那么,边缘变化的规律是什么,会变成什么样,这些细节以后再讨论。

最后就是深浅变化问题。投影的深浅,与很多东西相关联,主要是这三者——光源性质、物体性质、环境性质。

光源性质有很多种,比如,光量比较大,光线比较强,那么我们的投影往往会相对变暗。为什么?这里涉及到画面的表现能力问题。一张纸,或者一张图片,或者照相机,他的明度跨度总是有限的,色阶数量总是有限的,那就意味这,如果一张画或照片的光线很强很亮,已经用到了纯白色——那么暗的位置——比如投影,要维持与亮的部位的真实明度值的比例,就必须跟着下降(纸面或者说照片的白色,总不可能有光线那么白)。摄影中我们则会调小光圈。(不知道有没有人用过以前的机械单反,当时总要背诵一张在什么光线强度下打多大光圈的表格)

物体性质意味着物体的反光度、透光度等等性质。物体所受的反光并不是反射到观察者的眼睛里就没了,它会像一个弹弹球一样在物体之间弹来弹去。如果物体的反光度强,那么投影部分就会受到较强的物体反射来的反光——那么投影自然就变亮了。而透光度当然更会影响投影的亮度。具体变化以后再谈。

以上,就是这次谈到的基本素描关系的问题,提到了基本素描关系——五大调子的定义,以及五大调子在从属关系上的位置问题。以及他们各自的一些简单联系和变化规律与成因。

了解了这些,当然对于一位初学者而言可能依然无法画出一个有真实感的球出来,但至少知道需要表达哪些东西,哪怕是不那么确定的认识。

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绘画教程丨与基本素描关系相关的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