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散记

文.图/英歌h

江南的8月,真是个令人恍惚的时节。白天最高气温34度,阳光炽烈,一活动汗流浃背,空调依然整夜开着。

可是,24节气的脚步依约而至:今日立秋。居然立秋了?秋天第一个节气到了?那个“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的立秋“三候”启动了?三伏天还有十来天,真正要享受金风送爽,还且待时日呢。

但,毕竟秋的序曲渐起。池塘边的蛙鸣何时已渐歇,寂静的夜里蛐蛐开始欢唱,传递丝丝秋意。王兄又开始像对幼儿园小朋友一样讲述那则《蛐蛐与蚂蚁》的寓言故事。

他总是将蛐蛐发音成“唏嘘”,我每次都要给他纠正:“ququ,或者xishuai!”可他总是记不住,继续讲“唏嘘”如何懒惰,只知弹琴唱歌,不像蚂蚁从夏忙到秋,为过冬储备。寒风起,瑟瑟发抖的"唏嘘”从蚂蚁处借不到吃的,就冻死了。

寓言都是大人“骗”小孩子的,无非是将蚂蚁塑造成勤劳的正面典型、蛐蛐塑造成懒惰的反面典型,传递一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防患于未然的理念吧。可是,蚂蚁一天到晚忧心忡忡、忙忙碌碌,不会过劳死吗?储备丰厚,借点儿给蛐蛐又能怎样?蚂蚁冷酷无情、见死不救、自私自利,有啥好讴歌的?弹琴唱歌是蛐蛐的天性,人家活在当下,快乐着人家的快乐。至于过冬,完全不必杞人忧蛐啊,如果都冻死了,来年那些歌声哪儿来的?

就这样,在蛐蛐的鸣唱中,在对一则古老寓言的诠释与辩论中,我们都睡着了,进入立秋前一夜的梦乡。

早上睁开眼,我在想立秋吃什么?“民以食为天”嘛。任何节点,似乎只有“吃”才显仪式感。

在我们北方老家,有立秋“抓秋膘”一说,吃肉补肉,弥补下夏天胃口不好的损失吧。如今“秋膘”就不必抓了,普遍面临的是如何减“膘”的问题。王兄前几日查出血脂高,又开始抵触肉肉了。

我逛早市,买了些泥鳅。“鳅“带个“秋,和“秋”发音相同,歪打正着,就做一道立秋的菜吧,自创“莲子黄瓜炖泥鳅”。莲子还是前年夏天买来冻在冰箱的,吃起来口感与新鲜的几无二致。品相自不必说,有图为证,若问口感如何,就一个字——鲜,两个字——很鲜,三个字——鲜极啦!

晚饭后锻练回来,俩人坐在街角的小广场长椅上乘凉。几棵高大的梧桐树枝叶蓊郁,白天浓荫蔽日,夜晚凉风习习,许是受近日沿海台风的影响。附近的邻居三三两两或围坐石桌,或斜靠长椅,聊着天、玩着手机、逗着孩子,好不惬意。

翻着朋友圈,看不少人在晒“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和红包,秀着恩爱。我用手指向王兄比划着捻钱的动作:

“你不表示表示?”

“我没钱。不信你看,微信钱包一分钱没有。“

“从卡里支付啊!”

“绑的储蓄卡只有0.54元。”王兄很认真地点开银行短信给我看余额。

“小气鬼!人家都发520,52,你连五块二都没有。”

“要不我发你0.52吧,反正520、052,都是同样的3个阿拉伯数字嘛!”

“你当我傻呀!”

今天奶茶店老板高兴坏了,估计生意都忙不过来。我的奶茶我作主,想喝多少杯自己买,想不明白,借一杯奶茶就能试出真心、探出关爱?

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我不需要你送我一杯奶茶(你知道我也不喝那玩艺),我只要你开心、健康,陪着我就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立秋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