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了 | 北京·1月展览及讲座活动

2020  年    

第1期,新的一年

还要加油才行呐!


年关将至,各种机构、组织的统计部门估计是最忙的了,忙着统计一年以来的各种数据,毕竟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数据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指标,可以扎扎实实的说明一些问题。


故宫最近也公布了一组数据,也说明了一些问题,也印证了我们近几年的感觉,那就是文博机构的年轻化,和受到了更多不同群体的喜欢,越来越多的人把文博机构作为一个休闲、和增长知识的有效场所,而且精美的文创产品也受到了年青一代的欢迎。


暑期是最受欢迎的参观时间

2019年故宫博物院实行每日8万人次限流措施的总天数111天。2018年为76天,2017年为52天,2016年为47天,2015年为32天。限流天数的不断增长,表明了观众参观热情的不断上升。2019年暑期,7月仅1天未限流,8月仅3天未限流,表明学校和家庭带领青少年参观博物馆的热情越来越高。11月下旬,故宫雪景吸引大批观众,罕见出现了淡季限流日。


年轻观众成为参观“主力军”

按照年龄统计,20岁以下观众共计265万人次,占比15%;20至30岁观众352万人次;30至40岁的观众最多,共计372万人次。40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56%。80后、90后、00后成为参观故宫博物院的“主力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还有81名观众是百岁以上的老人


我个人对这点有着比较强烈的感觉,具体点说是之前一直也隐隐的感觉到有这个趋势,直到这个新闻出来,我才确认了我的感觉。原因是2017年的时候故宫武英殿晾画,难得一见的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也在其中。我相信当时看新闻的朋友们都注意到下面这样一条新闻。



这当然要归功于故宫博物院市场化运营,还记得被网友们吹爆的故宫口红么?但是也不能否认年轻一代对于文化艺术的主动亲近,随着这一代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我认为这也是一个必然的现象。


我记得去年年底我去了一趟深圳,在吃饭的时候有个媒体人(我不敢确定她是哪个媒体的媒体人)的就提出来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年轻人好像越来越西化了的现象,问我们在座的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其中一个朋友就说了她的看法,大概意思是西方经济和文化的吸引力比较强,而且深圳地理位置特殊,所以也更容易受到影响,她们现在做教育的目的也就是为了把中国传统的好东西传播出去,而不仅仅只是被动接受西方的东西(还有一些内容我记得不真切了)。


当然我也很同意我这个朋友所说的,但是我也提到也要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也是抱有极高的热情,比如故宫展览和文创产品屡屡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还有中国美术馆的清初四王的展览受到热捧的现象,以及这些年年轻人对待汉服不同态度来看。其实并不是说传统文化不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也不能完全就说年轻人更加西化了。


而且以我的经验来看,也从早年留洋的那批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经历来看的话,我们也能看到传统文化的某种回归。当他们年轻的时候可能思想和创作手法都很西式,但是随着他们年纪的增大,他们的创作手法可能依然很西式,但是表达的核心精神其实已经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变得更加具有中式的人文精神。


在知乎上也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也想分享给大家,那就是“一种艺术真正衰落的标志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再也没有人去讨论了。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啦,我也不知道这期我想表达什么,想到哪就说到哪吧,下面进入正题,看展览啦。欢迎下方留言我们交流哦~


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

中国美术馆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昂托安·莫蒂耶:墨行光影》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

今日美术馆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园音》



编辑:歐陽少儒






 \ 推荐阅读 \  





欢迎一切合作以及与文艺展览相关的投稿微信:15201113707展览推荐邮箱:[email protected]   



END -

你可能感兴趣的:(全了 | 北京·1月展览及讲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