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经典作业2——现代诗赏析

此篇仅为记录诗词赏析,若有不妥可联删,谢谢~

  记得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是高中同学写在黑板上,不经意的抬头,便已入迷。似乎它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在嘈杂的教室中给我的心灵带来宁静,如山间的一缕清泉,如傍晚的一抹夕阳,如草地上的一阵微风,抚慰我干枯的心灵。
  当看到这首诗时,脑海中立刻出现一幅画面:小镇的早晨,天色尚早,只有卖豆浆的夫妻开始忙碌,为冷清的街道增添了一些热腾腾,没有脚步匆匆的行人,没有人声鼎沸的吆喝,一切都是慵懒的,慵懒中却透着难得的舒服。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知道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慢生活”,现代人的生活因为各种各样的压力,总是脚步匆匆,生怕延误了什么。我们总能看到,饭桌上、马路上、会议室里,总是忙碌紧张的神情、急匆匆奔波的身影。偶有假期休息,旅游途中也是匆忙拍照、匆忙上车、匆忙赶往下一个景点。就连孩子也被迫加入这个匆匆的社会,被迫快速长大。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是急匆匆地出发、急匆匆地赶路,却忘记停下来问一问自己的初衷是什么?梦想是什么?在这个物质和功利的社会,从孩子开始,所有的事物就标记了“有用”和“无用”的标签,所以伴随着孩子成长的就是语数外、琴棋书画,却忽略了孩子的天性就是花草、树木、流水和泥巴,就是脏兮兮的小手、仰着头带着纯真笑容的小脸。孩子如此,大人更不必说,我们有多久没有停下脚步,看一本书,观一次落日,和一只流浪的小猫对话,或者与家人一起牵手散步?亦或者,什么都不想,泡一杯清茶,发一下午呆。如王禹偁在自己的小竹楼中“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 销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享受谪居的胜概!
  因此,每每读到这首诗,总会勾起我的回忆,在回忆中品味到曾有的幸福,而又在回忆与现实的落差中,去接受当下的无奈。
  曾记那时,我们之间的交流基本是没有任何顾忌的,非常真诚的,话落了,行动就跟上了;诺许了,践诺就开始了;表白了,心里就踏实了;发泄了,心情就舒畅了。我说的就是心里想的,我做的也是心里想的。而当下的世界已不是这样了,当面的豪言壮语,背后可能是胡言乱语;当面的甜言蜜语,背后可能是风言风语;当面的海誓山盟,背后可能是男盗女娼;当面的拍胸承诺,背后可能是置若罔闻;当面的好言劝慰,背后可能是落井下石。于是,我们开始不轻信说话了,开始不相信说话了,但还是时常能够听到“面子话”、“原则话”、“客套话”、“规则话”,也只能听听而已,或许能听出“弦外之音”。
  曾记那时,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找到一份宁静,清晨,或深夜,漫步街头,前方空旷而深远,偶遇辛苦经营的小店,或随性一站,或一瞥而过,心情总是静的、暖的。而当下的世界已不是这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一处处霓虹灯闪,KTV、歌舞厅、美食城、棋牌馆、洗浴中心、不夜城,开始充斥着城市和城镇的每一条街巷,每一个角落,你方唱罢我登场,车水马龙人如流,纷扰、喧嚣、躁动、疯狂……已混淆了白天与黑夜,叫人闪躲不及,无处藏身。
  这首诗所表达的只是一种平淡,平淡到不需要靠近,无限的思念就已结成我们之间的缘分,如不可结缘中的“你拯救了迷路的我 如果可以 我想带你 去看绚丽的山岚 和秀丽的溪谷 这份心情 人类是怎么称呼的呢 自从看过你的眼睛 我就再也不舍得离开 放在你门口当做信物的花朵 久久的不肯凋谢 这样的心情 人类是怎么形容的呢 我喜欢你 山河湖海都知道。”
  木心先生曾经谈过他对现代社会的看法:“现代之前,思无邪;现代,思有邪;后现代,邪无思”。可见在木心先生的心目中现代有着乌托邦般的美好,如 辽远浑厚的乡村牧歌般亲切,充满温情。而这首收录在《云雀叫了一整天》中的《从前慢》正是木心先生对反现代和后现代的诗意的表达。木心先生怀念从前那个“慢”的思无邪的世界。木心先生写下这首小诗绝不仅仅是对从前慢的世界的怀念,其中应该还有他对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社会的失望。
  人是活在时间的维度之中,为了满足自己根本无法满足的欲望,每天奔波忙碌都是在向死亡前进一步。既然人的生命是如此有限,在将来的某天我们必然会死,那为什么我们不放慢我们的脚步认真的过“慢”的生活呢?海德格尔曾说:人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诚然,时间是人存在的一个刻度,生与死如两颗钢钉,将人钉在时间的维度之中,生命由此生成意义。少年时的经历作为一种本真的生命体验,超越了现世世俗的干扰,它是最真实的、天然的、诗性的。当少年的经历成为回忆,回忆即诗。木心先生就是将其记忆剪成回忆,最终留下了最本真的断章成诗,因而既能感动我们又使得我们反思当下的生活。
  木心先生一直崇尚俳句的“極簡的悟,霎那的悅”。这首小诗的每一段都可以视为是俳句的“悟”。对尘世,他故意隔远了看,拉长了景深,反衬人世的无常与人性的恒常。这是否是一种充满欢喜的悲哀。
  《从前慢》就像是一场优美的漫步,从中我们看到了木心对往事的眷恋,看到了乡愁,看到了一生漂泊,看到了把逃亡作为美学根基的文化赤子,也看到了诗歌中那些形形色色精彩纷呈的女子像一幅幅水墨山水一样,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外文学经典作业2——现代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