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兰州-先给24岁的你

南京出发,22小时火车卧铺,抵达兰州。出站后看着眼前的兰州城,心里有按捺不住的喜悦。订的客栈在一个破旧居民楼中。客栈不大,老板是个年轻姑娘,待人客气。客栈人不多,我上前寒暄几句,简单打听了兰州值得一去的地方,他们大都已在兰州停留了数天,或在此等朋友汇合,或在为下一站做计划,无人愿意与我外出共游兰州城,我也只好一人背包游荡。近两年迷上民谣,当初之所以计划停留兰州,也是因为听了两首关于兰州的歌,更是因为那句:陌生的人,请给我一支兰州。说来矫情。在长江边生活了几年时间,再看到黄河,觉得她是那么的窄,黄河母亲雕塑是那么小,可就是这么一条河,养育了多少华夏儿女。我开始为自己刚才的想法汗颜。顺着黄河一路走,只是想多看看她,从小西湖走到中山桥,头顶依旧太阳高照,却已是傍晚7点。

兰州的街头满是牛肉面馆,我找了一家人不算多的,要了一碗牛肉面,我是不太喜欢吃面的,只觉得到了这里,不吃一碗面好像不太合适。以前吃的是所谓的兰州拉面,在兰州,只叫牛肉面。兰州牛肉面久负盛名,无论什么东西,包括人在内,只要名气大了,多少都会有些浮躁,兰州牛肉面也不列外,为了顺应市场发展和需求也在慢慢的商业化。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吃一碗所谓的正宗兰州牛肉面而跑去兰州,我相信来到这里的外地人都会吃上一碗这里的牛肉面。我也相信肯定还有一些店一直在默默的做好那碗面,他们知道,牛肉面已经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他们是要把这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流不尽的黄河水穿城而过,吃不够的牛肉面由口入心。

中山铁桥,横跨黄河的第一座桥。我爬上河对岸的白塔山,等待着夕阳西下,华灯初上,一览兰州的夜景。那时的南京晚上七点天就黑了,而在兰州却等到了八点多,我无以消磨时间,只得围着山顶的白塔绕了一圈又一圈,白塔始建于元代成吉思汗时期,为纪念藏传佛教萨迦派一著名喇嘛。夜幕降临,繁星点点白塔山顶,华灯初上的兰州城,繁华的霓虹中又映出安静,兰州的夜是美的。

再次回到客栈已是晚上快十一点,客厅里围着一张大的长条桌坐满了人,来自四面八方的旅人正在一起天南地北的乱侃,我席地而坐,加入到他们的队伍,旁边的哥们递给我一支兰州,算是对我表示欢迎。人群中发现两个年轻的外国朋友,看似一对情侣,我用那蹩脚的英语打了招呼,他们从莫斯科到新疆,再一路向东,比我早一天到兰州,接下来是西安,然后北京,回国。我没问他们一路是怎么过来的,相逢不问来时路。 一瞥看到一个面相异于汉人的小伙子,一头及肩中长发,浪子气质,略显沧桑,我一开始以为是藏族,而后攀谈起来,发现既不是藏族也并不是浪子,而是郑州的一个高二学生。从暑假开始一直在祖国的西北游荡,与他同行的是一个年纪稍长他的浙江绍兴姑娘,两人相识于江西南昌,此次一同结伴而行,已有一个多月,皆是萍水相逢,相伴走一程。我是佩服这样的人的,通过行走去扩大自己眼界的宽度。

对面的一个姑娘抱着一个Ukulele轻轻弹着一首曲子,旁若无人,姑娘弹的真好。小学音乐老师,知道我是从南京来,问我南京9月的天气怎么样,到时候要去参加马拉松。她好像酷爱跑马拉松,参加过好多次不同城市举办的比赛,最好的成绩跑到女子组前十名。我不知道她的工作对她经济上有多大支持,又或是有第二职业,再或是家庭条件优越,我不得而知,我只是觉得生活被她过得像远方的诗和田野,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心态平和,不惊不争,活得恬静优雅倒也多了几分从容。

那天晚上自己负有目的性的和身边的人聊天,想去认识他们这些人,听听他们的故事。我们从相互试探着了解到谈论旅行经历再到民谣到信仰。大家话多了起来,我察觉到角落里有个小伙子,黑黑的,一直不说话,只是抿着嘴笑,我有意上前搭讪,接到手的兰州又转手递给他,问他从哪来,他说西藏。我说:坐火车?他却伸出右手,竖起大拇指,我当时没明白是什么意思。然后他说:途搭。我听后来了兴致。地道的背包客,从去年4月份离开老家重庆一路搭车去到大理,在大理逗留了数月之后又一路北上,丽江西藏,走走停停,路上偶尔遇到同行者,相伴走一程,更多的时候还是自己一个人,而且更多的时候是搭不到车的。我不知道他是哪来的信念支撑他这一路走下来,只说是看了几本关于旅行的书,脑袋一热就辞了工作背起背包一个人走。我猜他和我一样,有着一颗不安的心,喜欢走在路上感受活着的美好。遇到他的时候,他正好从青藏线出藏,来到兰州,在外漂了一年多,他说累了,也没意思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路上经历的好多东西都和之前想象的不一样,有些许后悔,后悔当初心血来潮抬腿就走,现在想回去了,一辈子折腾这一次也算是值得了,回去找份稳定的工作好好的过生活。对这一年多的时间,他只是轻描淡写这么几句,但内心肯定翻江倒海,这一路走来,应该是经历了很多不为常人所知的事,到底也是让他懂得了好多道理。从离开重庆时带着自己的所有积蓄4000块钱,到和我相遇在兰州的时候变成了400块钱,一年零四个月。我没资格去评论他的此次旅行的意义,只是觉得单这个勇气也许我这辈子都没有。他的这一年多的经历,比我们好多人的一辈子还要丰富。我静静的听着,他一脸的微笑,分不清是出于礼貌还是本来就那样。无奈夜已深,客栈的酒在我来之前已经被喝光,否则这样夜,这样的故事怎能不配上酒呢。那天晚上聊了很多,我加了那背包客的微信,只是后来没有再联系过。他叫黄飞,别人都叫他黄飞鸿,这是在兰州的一群人中,我唯一知道真实名字的一个人。我想他现在已经回到了家乡了吧,或许也找到了一份工作,我知道他的要求不高,活的自在就好。他是93年的,二十出头的年纪,也许若干年之后他会庆幸当初的选择,也许这次的经历会让他在以后的路上不再迷茫。

和我同住一间房的室友火车晚点,12点多才到客栈,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带着两个10岁左右的孩子,从宁夏到敦煌,又一路来到兰州,带孩子旅行本来就是件累人的事,她倒也厉害,一次带了两个,其中定是辛苦。但也无非是想带孩子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在短暂的童年时光里能有一次印象深刻的经历,也是好的。

最后借用低苦艾乐队的兰州兰州来收尾:兰州 总是在清晨里出走,兰州 夜晚温暖的醉酒,兰州 淌不完的黄河水向东流,兰州 路的尽头是海的入口........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城兰州-先给24岁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