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赏析

@闵楠

拟行路难·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这首诗是南朝的诗人鲍照所写。南朝这个黑暗和混乱并存的朝代所奉行的“门阀制度”使得整个官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出身贫寒低微的他注定与平步青云无缘。在这样的情况下,才华横溢满怀抱负却无枝可依的他挥笔写下了这首拟行路难。

首联以自然现象起兴,以水流因地势高低不平而四处流散各奔西东作比喻,喻人生因门第不同命运也不同。“各自”二字蕴含着不平之气,纵然不忿却也无可奈何,就像无法改变大自然一样,他的命运也早已注定,无法更改。通过“泻”和“流”二字对流水的动态描绘,体现出了作者如水流一般不可阻挡的悲愤之情。

颔联紧承上联,转向描写自己内心的剖白,宽慰自己,人生既定,怎能成天自怨自艾。首先以“人生亦有命”这一“宿命论”开头,引出“行叹复坐愁”是无用的,体现出了一丝超然开怀。作者仿佛已经看开了,知道对于这个黑暗的社会自己的愤怒委屈无尽渺小。

于是颈联便写了历来文人企图忘却烦恼忧愁时都会做的事——借酒消愁。“举”“歌”二字生动描写了作者边饮酒边放声歌唱以疏解心中愁郁的场景。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就算再怎么安慰自己想开一些,不必为无能为力的事情烦忧,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也终究骗不过内心。狂放的歌声还是因内心郁积的块垒而断绝,如鲠在喉。这种不平已无法用清酒化开,内心愤懑却无可疏解不知所措使他无比痛苦,这种痛苦也烙在了他的字里行间,让千年后的我们也感同身受。

尾联点明愤怒之情“心非木石岂无感”,慷慨激昂,寒士备遭压抑的痛苦,对制度的不满和抗争精神在这一刻猛然爆发,传达出了慷慨不平的呼声,气势喷涌而出。但出乎我们预料,这股气并没有一以贯之,接下来的一句话就如同火山喷发后的倾盆大雨,浇灭了所有的斗志昂扬。就算有再多的忍无可忍也只能一忍再忍,只能“吞声踯躅不感言”。前后两句强烈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诗人精神上的极度矛盾、痛苦和忍辱负重。

整首诗气骨劲健,气势连贯,笔力酣畅淋漓,语言精炼,表现了慷慨不平的思想感情,极言世路艰难和人世间的不平等,寄寓愤懑不平之情。清代沈德潜评价说:“妙在不曾说破,读之自然生愁。”,这也就是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诵,使无数人感同身受的原因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拟行路难》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