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发散性思维非常严重的人,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就会在脑子里冒出无数个莫名的而且没有关联的念头。倏尔回神,还需要顺藤摸瓜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的推演,才能知道是怎么触发了这个多故米诺牌。
一天,不知是一个什么话题,我引出了一句“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说着起兴,又接了句“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着个黑葡萄!”
孩子仰着头问:“妈妈说的是什么呀?”
“你不知道吗?这是谜语!”
“我知道是谜语!”孩子嫌弃地说,“前面的是花生,后面的是啥了?”
“是眼睛!”
说话的时候,我的大脑瞬间回到了幼年,那些个灯影摇弋的,只有姥爷、姥姥和我的夜晚。
在我刚满周岁,就被带回了姥姥家,直至上三年级才回到父母身边。
我记事很早,但最早的记忆是断断续续的几个片段。大人觉的是大事的我一概没有印象,反而是姥姥母亲她们都没有在意的小事,我却至今都记忆犹新。
在我两三岁的时候,每天晚上很早就要睡觉,怕我睡着了饿肚子,每天晚上,姥姥烧火做饭,姥爷就着油灯给我讲故事、烤豆子吃。
油灯随着姥姥来来去去忙碌的身影摇弋着,炉灶里的火光透过灶台与铁锅的缝隙与灯火交相辉映,把我们三人投到墙上的影子拉长、变大、变小。
忽明忽暗的的小小的屋子里,就着姥爷烤的豆子和故事,度过了我童年的每一个夜晚。这一截画面就像老电影的胶片一样,在我的脑海里历久弥新,温暖着我的成长记忆。
姥爷用一根一头尖尖的细铁丝,把泡软的玉米粒、豌豆、黑豆,扎在铁丝尖上,放在油灯火焰上烤,手指捻着铁丝转,烤到金黄,细微的“嘭”的一声,裂开一道口子,就像打开了潘多拉宝盒一样,令我兴奋异常。豆子就熟了,姥爷把豆子扒拉下来,吹到不烫嘴,放到我的手心里,嘎嘣两下就进了我的肚子,就像吃到了传说中的人生果一样美味。
姥爷的故事就是在这闪烁的灯火中、我瞅着豆子热切的目光中娓娓道来,那些故事中的人物就像从墙上的灯影中走了出来,或诙谐有趣、或足智多谋,一个个精彩绝伦,都在我的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记。也许,我的发散性思维功能在那时已经很强大了,自动给那些故事里的人物赋予了长相、神情甚至肢体动作。时至今日,在我的脑海中的那些故事人物都是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
回想到这里,我顿时热泪盈眶,心底那一片隐隐的被遗弃荒凉的角落,瞬间温暖充盈了起来。溢满了心窝,从四肢百骸延展开来。
一直以来,我总是对自己的身世自怜自艾,一直纠结在与妹妹比较着父母的爱。由此而变成一个表面独立且孤僻,内心却无比向往温暖与爱的人。
直至此时此刻,一个来自于童年的记忆片段,瞬间就瓦解了我外表坚强的铠甲,我渴望却没有得到的爱与温暖原来一直就在那里默默地守护着我,虽然,这个温暖不是来自于父母。但是,有此足矣!
人总是在意得不到的,却从没有思考过自己拥有的也是别人未曾得到过的。
想到此处,我不由又得意起来,对孩子卖弄:“这些都是小时候,我的姥爷讲给我的!”
“那妈妈的姥爷真是老厉害了!”孩子崇拜地说。
“那我的姥爷怎么就不给我们讲故事呢?”我心情顿时就黯然了,“你们的姥爷工作忙,妈妈是跟着姥姥姥爷长大的,所以姥爷每天晚上都给妈妈讲故事!”
“那妈妈怎么没有给我们讲过呢?”
我瞬间对孩子的提问充满愧疚,是啊,我亲手带大的孩子,我却没有像姥爷待我那样温和细心地对待过孩子,因为工作忙,甚至把孩子放在爷爷奶奶家一年多,直至上幼儿园才接回来自己带。养成了许多让我不入眼的坏习惯,我极力地想纠正过来,因此,孩子对我很畏惧,总是躲在我们视线范围之外玩耍。
直至上了小学的一天,我倏然醒悟过来,我童年的伤痛正在我的孩子身上上演,我一面渴望父母的爱与温暖,一面很认同父母对我的苛责,认为养孩子就要像种小树一样,时时需要修理,防止长歪。祖父母只负责溺爱,只有父母才对孩子的将来负责。可是我忽略了爱与温暖也是孩子成长的养分。
从那以后,我尽量用最温柔的态度对待她们,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拥抱爱抚,多一些温言软语,让她们感受到妈妈的爱!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记忆中第一次与母亲的身体接触,是成年以后,一次自告奋勇的给母亲搓背,当我的手抚上母亲的后背,感觉是如此的生疏,加上母亲无意中的躲闪,那一刻,胸中的悲伤憋的我喘不过气来,就着花洒的汽水硬生生地憋回去了眼中的泪水。
我一直自我暗示母亲就是一个生性凉薄,亲情寡淡的人。我也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寡淡。可是一次搓澡,推翻了我所有的认知,我也不想去与妹妹印证,妹妹多次给母亲搓澡,不知是否也有这种感觉?
很是庆幸我的幡然醒悟,希望我的及时纠错,能抚平不经意间在孩子心上落下的委屈与伤痛,不用像我一样心里总是存着一股委屈与拧巴。希望母亲家族里的心性薄凉与寡淡从此而止,不要像写在骨子里的基因一样代代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