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时间更有价值》:如何合理地制定你的时间颗粒度

记得有一次看一个访谈节目,采访对象是王健林。节目中,主持人说了一件事:曾经有位央视主持人预约采访王健林,后来她和摄制组的人比预约时间晚到了3分钟,结果王健林当着他们的面,坐车离开。

不过是晚了3分钟而已,有很多人觉得王健林有些不近人情。殊不知,对于一个时间颗粒度为15分钟的人而言,耽误的3分钟,足以影响王健林后面的行程安排。

《让你的时间更有价值》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概念“时间颗粒度”,并且指出:时间颗粒度越小的人,在特定范畴下,其成就会越大。

什么是“时间颗粒度”呢?时间颗粒度就是一个人管理时间的最基本单位。有人以小时为单位,有人以分钟为单位,就看个人怎么安排了。

你的时间颗粒度越小,证明你对时间的安排越清晰,对自己的能力也非常清楚。能把每件事细化到具体的时间段,其本质也说明你是个自律且有规划的人。

对于像我这样的“拖延症患者”,制定一个合理又适合自己的时间颗粒度,真的非常有必要。

有人说,拟一份计划就好了。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写下来,照着做,不做完,不能休息。

这样的计划书,相信很多人都制定过。但是效果怎么样,别人我不知道,我好像完成率很低。

除了自律性差,没有强调时间颗粒度的大小,也是一个原因。我的时间颗粒度都是以小时计,一件事本来可以30分钟做完,我也是定了一小时。时间宽裕,就不会想着尽快完成。拖拖拉拉的结果是,时间给的越宽松,事情反而完不成。最后,要不事情做成“半拉工程”,要不有些事情被耽误。

所以,尽量把自己的时间颗粒度变小一些,加强自己的自律性,才是解决我拖延症问题的办法。

怎么才能让自己的时间颗粒度变得小一些呢?张萌给我们总结了一些心得:

1.不要为了小而小

要把时间颗粒度变小,你必须是真的有事情要做。如果你本身没什么事做,把时间分得那么细也没必要。

2.狠一点很有必要

把时间颗粒度变小,首先得做好具体安排。团队里的所有人都必须有协作精神,对人对己都要严格要求。

3.改变身边的人

身处一个团队,如果大家的时间颗粒度相当,合作起来就会很融洽。不用过多解释,彼此成为助力者,也可以成就彼此。

4.把细化时间颗粒度变成一种思维方式

开篇张萌就说,要想逆袭成功,就要改变思维模式。如果你的时间颗粒度是以小时计,1小时*1小时还是1小时;如果以分钟计,60分钟*60分钟就是60小时。改变一下思维,就蕴含着无限价值。

岁月就像个看不见的小偷,它让我们的时间在大的时间颗粒度中偷偷溜走。把握住时间,做个时间管理的践行者,我们也会在成功的路上为自己助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你的时间更有价值》:如何合理地制定你的时间颗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