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何错

夜读史书,看到汉初重臣“智囊”晁错衣朝服被腰斩于街市,禁不住叹息。

(一)晁错之死

刘邦即高祖位后,既看到了秦国郡县制的优势,同时又认为秦亡原因在于没有分封宗族,于是刘邦就搞了一个两制并存的局面,中央采取郡县制,周边分封诸王。

刘邦最先封功臣为王,但这些功臣封王后很快就一个一个的起来造反,刘邦在平英布时中流矢,后病重而死。

之前,因对异姓王的失望,刘邦斩一匹白马与众盟誓,“非刘姓王,共击之”,史称“白马之盟”。

白马之盟很快就被他老婆给破了,吕后大封诸吕为王。刘氏众臣在陈平、周勃领导下灭了诸吕姓王,共立代王即位,是为汉文帝。

这时,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刘姓宗族王室很快就已经尾大不掉了。

晁错进言汉文帝,建议消藩,即剥夺刘姓诸候的权力和封地。汉文帝可能不信任他,也可能觉得时机不成熟,没有采纳。

汉文帝死,汉景帝即位。晁错因为在景帝为太子时就已经站队,因此获得了景帝的信赖和宠幸。晁错再次进言削藩,汉景帝就采纳了建议,逐渐收诸候地。

诸候大哗,以吴王刘濞为首,联络了其它几个王国,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造反了,史称“吴楚七王之乱”。

袁盎向来与晁错不和,趁机进言,说诸候不是起心造反,只是因为晁错削地惹怒了他们,今立斩晁错,诸王自可退兵。

汉景帝采纳了他的建议,诱骗晁错穿着朝服到街市,就地斩之。

杀晁错肯定没用啊,吴王他们该反还是反。


《史记》

以上所载,见《史记-高祖本记、袁盎晁错列传、吴王刘濞列传》

(二)藩削不削

武王伐纣后,分封诸侯,是谓封建。诸侯混战几百年,秦孝公时商鞅变法,改封建制为郡县制,仅对王子实行虚封制,即名义上有封地,但没有治权,也没有税权。

刘邦建汉,开了历史的倒车,封的异姓王、同姓王在封地里此起彼伏的造反。他忙活一生灭了异姓王,然后诸吕封王,众臣灭了诸吕王后,刘姓王又反了。

司马昭代曹氏,分封诸王,酿成八王之乱,多年战乱,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朱元璋封诸子称王,建文削之,朱棣造反成功,夺了侄儿的帝位。

分封制显然是不利于中央集权的,藩国强大,必然威胁中央,晁错削藩显然极有远见。

(三)袁晁恩怨

晁错在汉景帝为太子时已经因其才华而获得智囊的称号。景帝即位后,诸王反相未露,晁错已进言说: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又三年后,汉景帝才开始削诸王地。

就政治立场来说,是否袁盎就认为一定不该削藩呢,貌似也不见得。因为袁盎曾经因为淮南厉王事谏过汉文帝:

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

当然,汉文帝也没有采纳。

从这一点来说,袁盎和晁错都有削藩的建议和立场,但二人平时恩怨纠缠甚深,极不和睦。

七王造反时,晁错借机整袁盎,说袁盎曾为吴王相,且言吴王不会反,今吴王果反,袁盎有同谋之嫌。

袁盎惊恐,联合窦婴,进言汉景帝,说晁错削地,惹反诸王,斩了晁错,就可使诸王罢兵。

汉景帝在七王造反的惊慌失措之下做了袁盎的枪手,匆匆忙忙就把晁错给腰斩了。

(四)为错名冤

晁错已死,吴楚并未罢兵,已有人为晁错叫冤。

有一邓公者谓汉景帝,吴王密谋造反已十多年,诛晁错只是个名义罢了,而晁错建议削藩是万世之利,刚开始施行,就被杀头,这是皇上对内杜绝了忠臣之口,对外则在为诸侯报仇。汉景帝默然良久,表示很后悔。

这之后,历史上为晁错名冤的人很多,且大部分把账算到了袁盎的头上。但史载的袁盎,也不是一个小人,相反是一个很有道德操守的人,能把刺客都感动的放下屠刀,不再杀他,能让敌营的下级军官主动放了他。

这就让善于从人品好坏、君子小人的角度来论事的人失了目标。

看来还得从晁错身上找原因。

(五)晁错其人

史载的晁错在景帝即位后青云直上惹火了很多人,气死了宰相申屠嘉,等等,犯了众怒,所以袁盎一进言,众卿公议,杀了晁错。

司马迁认为晁错峭直深刻,这是贬议远多于褒义的词语,认为晁错死因在于:

诸侯发难时,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但司马迁对袁盎的评价就好的多。

苏轼基本上延续了这个评价,其文章《晁错论》认为,晁错建议削藩是对的,但却不该由晁错来做,因为晁错不是适合做这件事的人。

《帝国的惆怅》

易中天先生基本上采纳了苏轼的观点,在《帝国的惆怅》一书开篇《明月何曾照沟渠》中详细讨论晁错的才华及品性,结论认为晁错有学问、有才华、有思想,但是个书呆子、政论家,不是一个好的政治家。

晁错建议削藩时,其父劝阻,说晁错历间皇帝骨肉。晁错回答说,不错,可是不这样做,皇权不稳定,天下不安宁。晁父说,刘氏是安了,可我们晁氏就不安了。晁父一气之下服毒死了。

易中天先生认为,晁错忠心为国,不惜牺牲自己的身家性命,但却不通人情国情,一个连自己都保不住的人,当然也保不住国家。一味的忠心耿耿并不可取。

就决策来说,面对七王之乱,晁错只看到应该做,却不知道能不能做、怎么做,具体表现在:

第一,晁错建议削藩,惹出了七王之乱。

第二,七王之乱时,晁错首先建议杀袁盎,因为袁盎曾为吴王相,且说吴王不会反的话。

第三,七王之乱兵势汹汹,晁错建议自己镇朝,而景帝亲征,将皇帝置在了一个危险的位置。

(六)忠与不忠

显然,七王之乱并非晁错惹出来的。可以肯定的是,削不削地,七王都会反,只是反的迟与早,满朝文武,只有晁错看出了这一点。

晁错首先想杀袁盎,这与晁错峭直深刻的性格有关,显然是不合适的。

易中天先生认为晁错建议皇帝御驾亲征,是把皇帝放在危险的位置,所以其不够忠心,这是取死之道。

这个论证就有点自相矛盾了。

前文晁错为国不惜身时,证明了一味忠心并不好,此处说晁错不够忠心,是取死之道。那到底是忠心好?还是不忠心好?

显然晁错之死与忠不忠心没有关系。

(六)晁错何错

晁错确实没能拿出一个很好的削藩方案来。但晁错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啊,除了满朝文武,还有汉景帝呢。

晁错只是提了一个建议,如果这个建议是对的,朝臣就应该商定执行方案,再去运做,而并不一定是谁提议,就要谁负责执行吧。晁错提了建议,跟着就由晁错来运行,只说明其他人更是碌碌之辈罢了,既无此见识,更无执行能力。

七王之乱起,谁镇朝谁亲征,这是一个策略问题,不是看皇帝亲征是否危险,而是看皇帝亲征是否合适。显然,晁错没有经历过战事,所以扛起了镇朝的任务。如果汉景帝或其他朝臣觉得皇帝不适合去亲征,当然可以另派能征善战的将军去啊?这又何至于一言致死呢?

应该说,七王之乱突发,自汉景帝以下都慌了手脚,以为杀了晁错就可以平息战乱。

从这一点来说,将晁错之死算在袁盎账上也确实不合适。

晁错之死,死在他一心为之报效的国家却在危急时把他放上了祭坛,这是汉景帝及众朝臣对大局的认识失当导致的错误决策。

但易中天先生责之曰“一个连自己都保不住的人,当然也保不住国家”就有点过了,或者不在点上。

晁错一心为国,并且提出了相当高瞻远瞩的建议,这样的人,国家(汉景帝)难道不应该保护他么,为什么反把他送上祭坛?这样的人却要让他必须先去品味人情,努力保护自己,这是一个什么道理?

易中天先生《帝国的惆怅》成书较早,他写这一篇的时候一定不会知道日后有个滴滴打车软件:社会保护不了打车少女的安全,却让少女要增强安全意识,设法保护好自己

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思想?

(完)

鸣谢
《史记》,司马迁
《晁错论》,苏轼
《帝国的惆怅》,易中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晁错何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