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导与王敦:一个向左 一个向右

东晋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股份制”王朝,后世对这样的结构有着精确的概括:“X与马共天下”。最先出场的是琅邪王氏,王家诸兄弟中王导与王敦通力合作,将家族带入极盛时期。但两兄弟的亲密关系并未有个圆满结局,最终兵戎相见、你死我活。


同出一门性格迥异

王敦与王导同出名门望族琅琊王氏,两人是堂兄弟,王敦为兄。

王导少年之时风度气质出众,是一位褒衣博带、弱冠高履、风度翩翩的世家子弟,不仅长得好,还十分有才,且抱负远大。一位姓张的名士夸他:这容貌气度,将来必是将相之人”。

王敦的相貌却一般,家族多出美男的潘滔在见到少年时的王敦后说道:君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若不噬人,亦当为人所噬。”翻译一下就是王敦长的眼睛大,白多黑少,眼角的线条很锐利;声音如同豺狼。在魏晋时期那个看脸时代,王敦的长相确实丢分。


王导与王敦除了相貌差异外,性格也大为不同。王导含蓄内敛,做事稳重;王敦则桀骜不驯,残忍冷酷。兄弟二人同去王恺家作客,主人命令婢女给客人敬酒,如果客人不喝,就杀死敬酒的婢女。王导不忍,竭力喝酒,王敦则傲然无视,即使三个婢女因此被杀他也无动于衷。但王敦性格也有豪爽洒脱一面,这点得到了晋武帝司马炎的看中,招他为驸马,将女儿襄城公主嫁给了他。

在西晋时王导虽负有才名,却并不热衷仕途,被朝廷征招数次升迁,但他都没去办入职手续,每天对弈读书。


王敦则与王导不同,他对权力很是渴望,进入仕途初期,就表现出了强烈的进取精神,做了驸马,担任了太子舍人。在永宁元年参与平定司马伦之乱,帮助晋惠帝上位,因功升任左卫将军。所以那时王敦的名气和实力远在王导之上。

作为世族子弟,他们的命运与西晋的局势始终密切相关。西晋建立后,没过几年太平日子,司马家的王爷们就火拼起来,东海王司马越成了“八王之乱”笑到最后的那一位,他掌权后便拉拢士族名士,利用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实际力量来支撑自己的统治。作为士族领袖的琅琊王氏的族长王衍便与司马越结成联盟,合力打造了“王与马共天下”的雏形。

王衍将家族子弟安插到各地掌权,自己的弟弟王澄被安排为荆州刺史,族弟王敦为青州刺史,王导与司马睿是发小,两人关系一直不错,则被安排跟着琅琊王司马睿去往了徐州。没想到这“狡兔三窟”的布局中,最不被看好的王导却最终成功。


通力合作肇建东晋

王导与司马睿在徐州待了两年后,为了占据江东,填补陈敏被灭之后的权力真空,司马睿与王导便被司马越和王衍派遣到了江东经营。

初到江东的两人难以打开局面,《晋书》中说司马睿和王导到江东之后,一个月时间江东士族没有人去搭理他们。于是司马越和王衍就把声望实力更高的王敦派往了江东,出任扬州刺史。王导拥有政治才华,而王敦拥有雄厚的军事才能,一文一武共同襄助司马睿。


王敦跟司马睿的关系感情,没有王导那么深厚。王导对司马睿很尊重,但王敦却对司马睿有轻视之意。因为司马睿的实力太弱,首先司马睿出身并非是皇族司马氏,而是琅琊王这一支。正常情况下他根本没有机会成为皇帝,被派往江东也只是因为他跟对了司马越。另一方面是个人魅力不行,《晋书》说司马睿“恭俭之德虽充,雄武之量不足。”个人操守德行固然值得称颂,但作为皇帝的雄武却远远不够。

但乱世之中,想要在江东站稳脚跟,就必须站在一起共同拼搏。为了帮助司马睿打开局面,王导便跟王敦谋划,为司马睿导演了一出盛大的出行场景,两兄弟亲自陪同,震慑住了贺循和顾荣等江东士族。

此后王导便开始极力笼络江东士族,江东名士先后被召入司马睿的镇东将军府,双方开始合作。永嘉之乱后,王导又劝说司马睿及时救济到江南避难的北方士族,并把他们中间有名望的人都吸收到王府来,获得了北方士族的支持。


在王导坐镇建康居中协调时,王敦则带兵出征,平定各方不服势力。司马睿初来乍到,根基不稳,反对他的自然不在少数。当时的江州刺史就站出来反对,司马睿派王敦讨伐他,另外其他大小动乱,也都是王敦带人平复的,过程虽有失败,但总体功大于过。

这一阶段兄弟二人,为了将江东作为家族未来根基之地,目标一致下通力合作,王敦对司马睿也是保持着合作态度。

公元316年,长安沦陷,晋愍帝出降,西晋大厦将倾。众人纷纷劝司马睿即位,但手握重兵的王敦态度并不积极,他担心司马睿年长难制,想更议所立,王导不从。两年后晋愍帝司马邺被杀,消息传到建康,司马睿最终称帝。对于东晋政权来说,王氏兄弟是奠基人一般的存在。


司马睿登基以后,为了感谢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扶持,对他们特别尊重。他让王导掌管朝内的大权,让王敦总管军事,琅琊王氏更是撑起了东晋朝堂的大半边天。这就有了“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世家大族与皇权联合执政的门阀政治模式自此形成。

但随着东晋局势渐稳,二人关系不复草创期时的亲密,开始走向不同道路。

道不同不相为谋

王敦是个豪杰,却不是政治家,而王导与他相反。

王导总摄朝政,却不居功自傲,对待司马睿他一直恭敬有加。对于江东士族,他执行拉拢政策,身为中原顶级士族,他竟然能刻意学习说吴地方言。在当时的语境下,后者只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俚语。王导还为东晋制定了“清静为政,抚绥新旧”的国策,给予士族发展空间,和皇权保持平衡状态。对于朝局把控,讲求“精”与“和”。


王敦则手握江扬荆湘交广六州,在自己的地盘里军政一把抓,自己任命官员,不在把司马睿放在眼里,这样的强势作风,自然引起司马睿的不满。

司马睿不甘心当一个傀儡皇帝,他要逐渐削弱王氏的权力,准确地说是为了加强皇权,削弱整个门阀士族的权利。

司马睿开始重用自己的亲信,任命主张排抑豪强,加强集权的刁协为尚书令,刘隗为侍中,以分王导之权。为了对付王敦,刘隗又建议司马睿任命宗室谯王司马承都督湘州,戴渊都督豫州。司马睿还让刘隗出任镇北将军,率兵一万镇守淮阴。三人各据一方,来牵制荆州的王敦。同时司马睿还将手伸进了其他世族地盘,“诏免中州良民遭难为扬州诸郡僮客者,以备征役。尚书令刁协之谋也,由是众益怨之。”


司马睿的举措触怒了本就对他不满的王敦。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以“清君侧”为名,发兵建康。对于王敦的反抗行为,王导其实是同意的。东晋的天下是豪门贵族共同的天下,它绝不是皇帝的私人财产,司马睿试图加强皇权,将世族门阀推向了王敦一方。

南渡的世家大族态度暧昧,而江东士族的周札在王敦进攻石头城时不战而降,王敦得以长驱直入,刁协被杀死,刘隗见势不妙便投奔了后赵,只剩下司马睿这个孤家寡人。此战后,司马睿大权彻底旁落。


王敦掌权后,进行了一系列动作,肃清异己,安排亲信掌控各地,还让王导重新担任了尚书令,王含为征东将军、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从弟王舒为荆州刺史,王彬为江州刺史,王邃为徐州刺史,琅琊王氏的权势达到历史巅峰。但当他想要进一步时,王导却表示了反对,其余世家大族也不支持。

王导对时局有着清醒认识,只有司马氏才具有号召天下,整合资源力量,如果摒弃皇室,另立新朝,非但会遭到南北士族和军民的一致反东对,在讲究平衡的统治集团内部,一旦失去这种平衡,就意味着内乱的来临。所以只有奉司马氏为正朔,才是世族保全身家性命并进一步扩展其财势的最佳选择。

世家大族们也认可他们联合推举成立的东晋政权,对司马睿的政策虽不满,但也不希望直接把皇帝赶下台来重新洗牌。

王敦无奈,于是带兵返还武昌,继续遥控朝政。

兄弟二人彻底分道扬镳

不到一年,晋元帝司马睿便在忧惧中而亡,晋明帝司马绍继位。

太宁二年 (324年 )初,王敦病重,底下的人鼓动他在临死前起兵废掉皇帝,改朝换代。

说实话,王敦对“王与马”的共赢格局一直没有特别清楚地认识,这次叛乱时机也不准确,对于东晋,王氏远没有整合完成。他本人此时也已病重,缺乏了耐心,本来王氏凭借对东晋的势力渗透,几代之后或许就可以找到禅代时机。

王敦这次也显然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也没弄清人心向背,这一次世族可是站在了晋明帝一方。


司马绍上位后吸取了他爸司马睿的教训,协调了和士族的关系,重用了南渡的北方士族,所以他们不可能支持。王敦第一次叛乱掌权后专擅朝政,肆意扩张王氏势力,也引起了他们对一家独大的王氏的不满。

王导对此也有清醒的判断,这次起兵性质与上一次不同,皇权已不足以威胁王氏家族了,他反对王敦的举动。而且如果王敦篡晋,势必会引发更大动乱,东晋不稳,最终只会便宜了北方的后赵石勒或者前燕。

江东世族这边,王敦下了一步臭棋,在吴兴豪族的忽悠下,搞了次偷袭把老牌世族周氏给灭了,这次江东其他世族站在了王敦对立面。


再有江淮流民军也加入了晋明帝一方,这成了后来平乱的主力。

就这样,兄弟二人分道扬镳,注定失败的王敦之乱轰轰烈烈地爆发了。

开战后,王导在建康公开为王敦发丧,鼓舞士气,与王敦划清了界限。王导的做法充分说明了世家大族的真实心态,那就是凡事都要以家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双方短兵相接,王敦部众这次节节败退、溃不成军。王敦得知消息后,气急交加,一命呜呼。而伴随着王敦的去世,跟随他起兵的其余人等都被击败,司马绍带领的利益集团团结下赢得了胜利。


王敦之乱后,王导作为世族大家的代表和朝廷的稳定中坚,权势虽然被削弱,但是依然存在,只是不再一家独大,需要与新贵们周旋竞争,东晋门阀与皇权共治局面一直被延续下来。

最后历史君说:

王敦第一次入建康是世家大族的默许,因为司马睿在试图加强皇权。但第二次试图进攻建康却遭到了世家大族的联合抵制,自己也病死了,怕是不死也难于成功,王敦根本就没有篡晋的基础。

王导与王敦的分与合,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是否对家族有利,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导与王敦:一个向左 一个向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