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是一个外企大业务单元(BU)的负责人。他的直接经理给了他一笔费用,作为他个人成长使用。在他过去的职业生涯中,一向事事满弓、全力以赴,所以当他听说有这么一笔费用的时候,他就请他的HR为自己找一个高管教练。我们就在这个机缘下,结下了教练与被教练者的缘分。
由于Kevin聘请教练的目的,是为了要提升自己的领导力。于是我就在教练正式展开前,请Kevin、他的直线经理和HR一起商量,提名6位利害关系人(stakeholders)让我面谈。这六位关系人包含了他的直线经理(managers),他的平辈(peers)以及他的下属。在选择利害关系人的时候,我还特别提醒不要只选择跟Kevin关系很好的那些同事。相反的,关系不好、但我们又必须领导或协作的同事,才是最能提升我们领导力的对象。
其中有一位利害关系人Bob,是Kevin的下属。Kevin的经理当初决定选择Bob作为利害关系人的时候,距离他要离职就已经只剩下几周的时间了。Bob过去和Kevin的关系并不是那么顺畅。但是Kevin的经理表示,既然Bob要离职,那就请我去和他谈一谈,或许会对提升Kevin很有帮助。
果然不出所料,Bob对Kevin的评价贬远多于褒。事实上,Bob离职的决定,也和Kevin有相当直接的关系。Bob表示,在Kevin的领导下,他觉得自己多数的时候并没有被公平的对待。Bob认为他在Kevin的下属中绩效不是第一也是第二,但Kevin对他有偏见,所以从来都不欣赏或称赞他。每当有好的机会的时候,Kevin也都是给了Bob的同事,而让Bob觉得很委屈。
当我把Bob的访谈结果反馈给Kevin的时候,Kevin很明显的不能接受。他听到一半,就激动地表示,Bob对自己的评价完全不公平。他要求我给他20分钟的时间,让他有机会解释他和Bob之间这些误会发生的历史。在回顾这些历史之后,他表示,Bob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能力都有问题,所以Bob的反馈基本无效,而且我们的教练也不需要考虑Bob的看法。
我花了半个小时听完了Kevin的解释。说真的,我并不觉得Bob对Kevin的控诉完全无的放矢。因为在其他五位利害关系人中,有四位其实也提到了Kevin在带领属下的过程中,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这使得他的沟通多半是‘我说你听’,或是‘我对你错’。我很清楚的知道,如果继续对Kevin提供其他几位利害关系人的访谈结果,Kevin可能会继续为自己辩护,而使得所有的反馈全部失效。
我必须在这里暂时踩一下刹车,做一些铺垫,才能让后面可能有些苦口的反馈成为能入口的良药。
我问Kevin,“‘所有的认知都是对的’,这句话你同意吗?”
他听我这么说楞了一下,同时眼睛往斜上方飘了一下,回答说:“我同意。每个人都有权利对事物产生自己的认知,这的确没有对错可言。”
我接着说,“‘领导力全关乎他人的认知’,这点你也同意吗?”
Kevin顿了一会,脸上露出“好家伙,你逮到我了”的神情,回答说:“同意。他人对领导者的认知,的确决定了领导者是不是能有效地发挥他的领导力。”
我接着说,“所以在本质上,领导力发展就是‘认知管理’能力的发展,对吧?”
Kevin点点头。我接着说,“所以我们的教练要能有效提升你的领导能力,就必须先接纳他人对你的认知 - 不论正面负面,才能开始着手提升,对吧?”
Kevin释然的表示,“胡老师,我理解了。没问题!我们继续看其他五位利害关系人给我的反馈吧!”
反馈之所以经常难以被领导者接受的原因,是因为接受者经常会把负面反馈视为对他个人的指控或批评。如果反馈的提供者无法及时有效处理反弹,那么反馈的对话就有可能变成冲突,让双方从此关上沟通大门。
在我们继续解释上面那三句话之前,让我们先为大家科普一个词汇叫“外化”。这个心理咨商里面的技巧,是将特质或事件(尤其是负面的)与对话的对象剥离。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尿床,我们就可以说“那不是你的错。那是小精灵晚上来找你玩,害你玩得太开心,忘了要嘘嘘。对不对?”这就将‘尿床’这件令孩子自卑的事说成了一个第三方的事件,而不是这个孩子本身的一部分,借以降低孩子的负罪感与自卑感。
对多数人来说,安全感是改变的前提。我们期望一个人改变,就必须先为对方除罪。
同样的道理,人们会因人而废言。一样的话,不同的人来说,被接受的程度往往天差地别。所以人要除罪,信息也要除罪。当反馈来自于一个有可能会遭到接收方质疑的对象,我们最好在提供反馈之前,先将反馈与提供方分离,以降低接收方对提供方信息的排斥。同时,如果我们还能将反馈本身中性化或正面化,就能再进一步提升反馈本身的可接受性。
所以当我们说,“所有的认知都是对的’”,我们其实是巧妙地把认知本身和产生认知的人剥离,同时还把认知正面化。这个简短的主张,一箭双雕地对他人的反馈完成了“除罪化”和“正面化”。
第二句话,我说“领导力全关乎他人认知。”这是一个在逻辑上有N个漏洞的主张。但是这个高度简化的说法,却催眠似的通俗易懂。同时,这个法把他人对我们的认知从“偏见”,一下拔高到了发展领导力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到了这里,良药已经不再苦口,而且已经成为强筋健骨的仙丹。
第三句话是“领导力发展就是‘认知管理’能力的发展”。这句话也是外化技巧的运用。我们不把领导力发展定位成“你要加强你的短板”或“你要改变你的行为”。相反的,我在暗示你没有错,所以你不用为气急败坏地为自己辩护。相反的,我们的教练过程,主要在帮助你管理他人对你的认知,让你能更成功、更高效。所以接下来我们不论说什么、做什么,你都不用觉得是对你个人的纠错。到了这里,只要是脑筋清楚的正常人,有任何理由不继续coaching下去呢?
个人无罪,信息无罪。这是要做所有“人”的工作之前,共同的起手势。
反馈的时候没有没有搞不定的刺头,只要你记住这三句话:
所有的认知都是对的。(All perceptions are right.)
领导力全关乎他人认知。(Leadership is all about perceptions.)
领导力发展就是认知管理’能力的发展。(Leadership development is essentially perception management.)
我是胡家闳,是敏捷变革中心的创办人,也是一名高管教练,领导力发展顾问和培训师。我的使命是让职场中的人们多一些意义,快乐和成就感。我热爱的议题包括组织级敏捷变革,敏捷领导力,学习敏锐度发展,影响力,领导气场,能量管理,执行层简报技巧。
我曾经是光辉国际合益集团的合伙人,也曾经是两家上市公司的CFO,创业公司CEO/COO,投行/VC的白领。我毕业于美国沃顿商学院,及台湾交通大学。
敏捷变革中心(Center for Agile Transformation, CAT)是中国第一家专注于组织敏捷转型及敏捷领导力发展的咨询公司。我们由中国第一批受过美国敏捷联盟专业认证的敏捷教练所组成。我们具备丰富的敏捷实践经验,也都热爱分享和服务我们的客户。
微信用户名:remington_hu
微信公众号:敏捷变革中心
联络方式:[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