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芒果台的大热综艺《我家那闺女》,还是才完结不久的《都挺好》,均涉及到了“亲子关系”“原生家庭”等问题,并且均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近两天,童模妞妞被打事件爆发后,再次引发热潮。经调查发现,视频中用衣架打妞妞,甚至踹妞妞的女人,竟然是妞妞的亲生母亲。
在视频引起网友众怒后,迫于压力,妞妞妈发表了一篇道歉声明。可笑的是,她连自己道歉的对象都没搞清楚:是女儿,而非商家和网友。
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可见原生家庭对于个体的成长与健全人格的形成多么重要。
“既然你们生了我,
为什么不好好养我?”
尽管在剧中,苏明玉最终选择了与家庭和解,但现实远比电视剧残酷地多。世间能有几个苏明玉呢?
今日聊一部暗黑神剧:
同样是讨论“亲子关系”与“原生家庭”——《恶行》(改编自真实案件)
尽管该剧才播出五集,但豆瓣和IMDb评分分别为8.7分与8.5分。
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1%。
《恶行》是根据一位名叫米歇尔·迪恩的女记者于2016年在BuzzFeed发表的报道:(《蒂蒂想让她的女儿生病,吉普希想让她的妈妈被杀掉》)改编而成。
该报道曾获得了400万+的阅读量,引起巨大轰动。
主人公是一对母女:母亲蒂蒂&女儿吉普希。
而事件爆发的导火索是2015年母女二人共用的Facebook上接连发布的两条讯息:
“That Bitch is dead”
“I fucken SLASJED THAT FAT PIG AND RAPED HER SWEET INNOCENT DAUGHTERHER SCREAM WAS SOOO FUCKEN LOUD LOL”(我杀了那头肥猪,并且强奸了她可爱的女儿)
当邻居发现脸书上的讯息后,马上报了案。当警察破门而入时,发现蒂蒂惨死,吉普希不知所踪。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时间倒回于2009年,蒂蒂与吉普希刚刚搬到密苏里州的粉色房子中。而这所房子是当地政府和居民自发为她们修建的。
这是为什么呢?
母女二人的身份相当特殊,类似于当下的“网红”,不过是更加正能量而已——“母慈女孝”“坚强乐观”。
吉普希从小便患有各种疾病(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得不到):肌肉萎缩、脊髓损伤、癫痫、心杂音、贫血、切除了唾液腺、无法口服任何东西、糖分过敏
日常行走靠轮椅,日常睡觉呼吸机
想吃披萨搅拌机(简直太凶残)
想想时不时的出现的:“某某地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弃婴”、“某某地发现智力障碍儿童被遗弃”等新闻,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作为一个单身母亲,尽管女儿是个不折不扣的“拖油瓶“,但蒂蒂为女儿却是不辞辛劳,竭尽全力。
喂饭、洗澡、理发、按时喂药、抱上抱下,安慰没有头发的女儿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
女儿面对病魔的乐观与母亲的无私奉献,不仅使她们享受到了各种社会福利以及社会各界的无偿帮助(比如上面提到的粉红色房屋,时不时寄来的装着美元的信封),还获了奖:
但是!母女同框时候的诡异配乐,房子内的阴郁色调,早就暗示出“事情并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
没错,这一切都是骗局:
吉普希根本没病,这一切都是蒂蒂虚构的。
由于曾经在医院中工作过,蒂蒂自然对各种疾病的名字及症状相当了解。在哄骗与恐吓中,吉普希从小就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不能喝阔乐,不能下地走路,不能吃东西。
除此之外,“头上没头发,肚上有窟窿,牙齿全拔掉”也是都是母亲的“杰作”。
当你说了一个谎之后,就需要说无数个谎来圆第一个谎。
一方面,蒂蒂需要瞒骗过社会大众,包括医生;另一方面,蒂蒂继续蒙骗女儿。
在蒂蒂带女儿去医院就医过程中,曾有两次被主治医生发现端倪,甚至其中一位医生打电话到儿童保护中心去,请求援助。但是,在“亲生母亲”身份的掩护下,均不了了之。
蒂蒂依然是那个最完美无缺的善良人。
当然,谎言能够继续下去,除了蒂蒂的心计,还少不了吉普希的帮助。
WHAT?
没错,吉普希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结合体。
一方面,她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如趁着母亲睡觉的功夫下床拉伸筋骨,溜去冰箱翻出阔乐、冰激凌大快朵颐;
另一方面,在外人面前则认真地扮演着患者。当医生向她保证,她并没有糖分过敏症,甚至可以不用饲喂管进食时,她拒绝了医生的帮助:
“我妈妈需要我”,“她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保证我的安全”。
吉普希为什么这样做呢?
在母亲的长期洗脑和控制下,吉普希早已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甚至可以说,与社会脱节:
已经成年的她,依然一幅小女孩的扮相,喜欢玩偶,喜欢迪士尼
尽管被控制的吉普希失去了自由,但被母亲掌控的感觉使得面对外界惶惶不安的她能够感到安全,也就是弗洛姆所说的“逃避自由”。
并且,从吉普希每晚睡前与母亲的对话:“你是我的天使”“你保护我,我也保护你”可隐约看到一部分“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倾向:
作为被害者的她,对母亲有着深厚的感情(父亲缺席的生活使得母亲对她尤为重要),因此尽管自己受到折磨,却依然选择协助加害人——母亲。
那么,蒂蒂又为什么如此对待女儿呢?
一方面,从蒂蒂的人生经历看(年轻时曾经为选美冠军,未婚先孕,而后男友离她而去),她很可能患有一种精神疾病——“代理型孟乔森综合症”:
“虚构别人的症状,特别是子女、晚辈、弟妹等需要照顾的人。也有护士向医生谎报病人出现疾病的案例。严重者则会向所照顾对象的饮用水、食物中投放有毒物。”
表面看来,他们十分正能量,但多少都具有人格障碍:施虐者往往长期缺乏重视与关注、缺乏自信,,极度自私,试图以此方式来获得外界的注意。
相对比之下,蒂蒂可谓“病入膏肓”:缺爱的她无比需要获得自我认同,而这种自我认同以及面对外界的优越感则来自于对女儿的照顾。
随着“代理型孟乔森综合症”越发严重,她对女儿的控制欲也近乎病态:不许女儿交朋友、化妆,隐瞒女儿的真实年龄。
当吉普希偶然发现自己早已成年,决定反抗母亲,寻找爱情时,蒂蒂先是在不告知吉普希的情况下,以胃酸回流为原因,拔掉了她所有的牙齿。
还计划着在吉普希的耳部动手术,毁掉她的听力。
更极端地是,她已“要为我们说过的每一个谎言而负责”为理由逼迫吉普希签下了“监护延长授权书”。
这样一来,尽管吉普希已成年,但蒂蒂在法律上依然享有吉普希“监护权”,从而能合理合法的继续控制她。
也许,你会觉得从未听过的“代理型孟乔森综合症”离我们相当遥远,但是诸如:
“别跟我讲什么理,凭什么听我的?就凭我是你老子!”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
这些话,想必你一定很熟悉吧。
是不是细思极恐呢?
除了蒂蒂患有“代理型孟乔森综合症”的可能性之外,另一方面,蒂蒂的种种选择也不能排除为了利益。
毕竟,她名下的房子,她不用工作便能获得金钱和尊重,这一切都来源于吉普希,这就是资本的魅力: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为了100%的利润,它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何况,只是牺牲了女儿呢?
在现实生活中,这场骇世的母女闹剧以“女儿联合男友弑母”告终。以如此极端手段逃离母亲控制的吉普希,与母亲又有什么区别呢?
你剥夺了我的自由,我便剥夺你的生命。
所谓原生家庭最大的痛,便是“我恨她,竭尽全力地逃离,却变成了她的样子。甚至,远比她更可怕。”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其实只不过是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
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而最大的温柔,莫过于给你自由。
希望以后这样的真实事件少一点,愿天下的幸福家庭更多一些!
王仙女的第20篇影视推送,爱好观影,内容纯属个人观点,欢迎交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