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1课题分离:如何拥有高质量的关系?#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学习笔记

见:

人际关系的主要烦恼:
分不清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我们的事。

课题分离:
越来越能分清楚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自我的边界,就是通过这种区分确立起来的。这就是课题分离。也是自我发展成熟的标志。

课题分离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提出的一个理论,指得就是要想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我只负责把我的事情做好,而你也只负责把你的事情做好。

课题分离的评价标准就是:
看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

课题分离举例:

1、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表达自己的需求之前会考虑别人的看法和反应,其实表达自己的需求是我们的课题,而如何反应则是别人的课题。
2、不懂如何拒绝别人,别人提出请求是别人的课题,接受还是拒绝是自己的课题。
3、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比如投递简历,尝试是自己的课题,HR是否接受怎么看则是他的课题,投出简历自己的课题就完成了。
4、父母与子女的纠葛,儿子长大离开是他的课题,孩子离开后母亲孤单失落则是母亲的课题

课题分离的益处:
课题分离实际上是控制上的两分法。把我们能做的事做好,因为归根到底,每个人都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情。而如果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那也许我们就不会担心别人的评价,那些来自人际关系的烦恼和羁绊,也就不会让我们困扰。

感思:

我想课题分离看似冷漠,其实这种感觉是中国文化中一直存在的越界的亲密感导致的。课题分离讲的才是一种健康的每个人对彼此负责的关系。

以前上课的时候,老师也带着我们做过一个练习,老师出一道智力题,每个人自己做,有的人做得快,有的人做得慢,但是老师说做得快的人不要去指点做得慢的人,如果你做得快,感受一下你做完了看别人做不出来的时候那种感觉,如果你做得慢,就体会一下别人看着你的感觉……结果大家交流的时候,做得快的人表示很想给做得慢的人支招,点拨两句。但是做得慢的人却表示,做完的人越多就越紧张,主要是担心做得快的人会指点自己,让自己不能一个人好好思考。

老师的总结是,在英语里面有一句“May I help you?”其实是非常有礼貌的表达,并不是帮助别人就一定是好的,也要考虑到别人的意愿,愿不愿意、需不需要接受帮助。结合课题分离这个话题,我的理解是,自己想要帮助别人,问出“May I help you?”自己的课题就完成了,而接不接受则是别人的课题。如果自己贸然帮忙,那就是越界了,很可能费力不讨好,自己一肚子怨气还要遭到别人的埋怨。

疑问:

我对课题分离有一个疑问就是对于未成年子女,又要管理到什么程度呢?从他们多大的时候开始分离我们彼此的课题呢?

IMG_7916.JPG

你可能感兴趣的:(No.31课题分离:如何拥有高质量的关系?#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