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万年壮哉!以敬畏之心get到了中国简史的美

10几年前,我还是个在外地求学的学生,面对前途和未来时常感觉到迷茫,当宿舍的同学还在网上灌水或打游戏时,我就坐在图书馆中细细捧读,民国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的《中国简史》,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10几年后的今天,我的书桌案头上又摆放了一本《五万年中国简史》,在我工作疲惫的时候读上几页,浮燥心情立马就会归于平静,徜徉到历史的悠悠长河中。

这本书汇集复旦、南大、北师大等名校的9位史学专家,他们都是各自历史领域的专家学者,将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用文字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当今历史学界的大牛携手合作撰写,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的历史,回顾中国上下五万年的浩瀚历史长卷,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自豪!

《五万年中国简史》由文汇出版社读客图书分上下两册出版,图书开本规格标准、字体大小适中便于阅读,书中语言通俗易懂、考据严谨,让你一口气读懂历史

1、嘘!故事开始了

今日人类的直系祖先走出非洲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大约距今四五万年以前,有一批已经学会直立行走的非洲智人,他们沿着宽广的海岸线,走出非洲热带雨林,辗转踏上中华大地。他们就是今天中国境内的现代中国人的祖先。

2、远古时候的北京人住在哪?

这群智人中的分支北京人,曾在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洞穴附近居住活动过,他们逐渐掌握了火的使用和保存火种的能力,创造出颇具特色的旧石器文化。

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你念对了吗?

现在很多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太监宣读圣旨的镜头。开头第一句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应该读作“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起源于秦朝,是中国古代封建帝王诏书开头的套话。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帝王之事莫大于承天之序

因为古时候生产劳动力低下,记录文字多用帛布、简牍,价格昂贵不易获得,知识得不到普及,人们把生活中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归于巫术和迷信。后来随着神权越来越神秘,渐渐把这种宗教信仰变成了祈求和追随,把帝王看作是上天派到尘世中的代言人,即天选之人,而一个领袖要建立一种共同的信仰,才能把大家聚在一起。君权神授促使了皇权和君权的合一。

古人遇到地震、洪水或干旱,认为是上天对人类的一种警告,即天谴。皇帝首先要下罪已诏,检讨自己的过失,其次官员们也会做检讨,并会举行大型祭祀仪式,比如古时的祈雨仪式,比过年时还要兴师动众,以求润泽于民、洽之四海。在朝中设置“钦天监”官职,并在各地广建龙王庙,定期举行典礼活动。祈求上天保佑一年四季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北宋晚期诗人汪洙在他的五言绝句《神童诗》中总结人生最得意的四件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久旱逢甘雨就排在第一位,是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是生存需要,水和粮食是关乎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的大事。

4、孟姜女哭倒的是长城还是秦国?

万里长城不是一天建起的,可大秦帝国灭亡只用了两三年的时间。相传孟姜女因痛失在夫在长城上哭了三天三夜,忽然长城就此坍塌。

秦帝国统一六国后滥用民力、严刑苛法、迷信强权,以孟姜女为代表的受严苛的法令压迫的老百姓哭出了对统治阶级的控诉,“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正所谓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5、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汉朝经过数年间的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后,一举收复西域,攻破匈奴大本营,开创汉武盛世。对内崇尚儒家教育,社会风气极好,老有所养、劳有所得

生前身后事,留给后人评。即使在这么好的时代,大汉王朝也仅延续了四百年。

中国电影史票房榜首位《战狼》中最霸气热血的一句台词: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最早出现于汉朝陈汤带领部下诛灭匈奴大军,捷报中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今天听来依旧让人感到气势磅礴震撼不已。

6、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吃完饭说再见。

统治阶级在和平安逸的环境下容易养成骄奢淫逸、不思进取的习性。这时危机也在悄悄逼近。

天下熙熙、一盈一虚 、一治一乱

停留在舒适圈,就放弃了自我成长的机会,你也许不会失败但会平庸。没有勇气接受新的变动和挑战,时代在进步,国家不进则退,就会被新的政权取代。

五万年太长,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黑格尔曾经说过:

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

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

原创不易,欢迎点赞!

你可能感兴趣的:(上下五万年壮哉!以敬畏之心get到了中国简史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