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写感悟 - 前六篇

述而第七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与我老彭

孔子很谦虚,说自己不生产文化,只是古文化的搬运工。

这样一个搬运工,搬出来个传承千年的儒家文化。

好比一个评论家,评论观点的精彩程度,不亚于原文。

7.2 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先看三个短语的反面:

新知识只拿来满足一时的爽感,事后啥也记不住,“天空没有留下痕迹,鸟儿已经飞过” ;

看几页书就想睡觉,就想拿手机,就想打游戏;

辅导娃作业,一遇犯错一声吼;

背的滚瓜烂熟的几句话,实际上做到并不容易。 这需要恒心、耐心、好奇心。

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的“忧”何其大哉!忧品德,忧学问,忧义,忧善!

我们忧房贷,忧娃成绩,忧不涨粉...

《论语》中没有“苦”字,而有15个“忧”字。

儒家经典很喜欢用这个字,《孟子 梁惠王》:乐以天下,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有大格局的人,必定是忧国忧民的。

对比着看,在佛教经典里面除了“空”,便是“苦”,所谓: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这是看透以后的躺平,也不是不好,哲学观点不一样。

7.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孔子在家闲居,依然申申,也就是齐整、安详;依然夭夭,也就是和悦愉快。

孔子也不是一直都做官的,人生也有低潮,但从这句话可以想象,孔子每天按时起床,衣服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心境平平和和安安静静。

圣人不仅善兼济天下,还善独处。

曼德拉做了几十年牢,进牢狱的第一天晚上,曼德拉就做起了俯卧撑,出来后身体棒棒的,继续领导革命。

疫情困在家,我们做到申申和夭夭了吗?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孔子是在借话说话,梦不见周公,是慨叹大道不行。

周公是孔子的偶像,孔子一生的理想,便是推行周公之道,但周游列国,壮志依然难酬。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道德仁艺,四个字是孔子是安身立命之本,也成了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本。而我们往往只聚焦在“艺”,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道、德、仁。没有这三个字打底,格局大不了。

首先要有大方向,高追求,此为“道”;其次要靠“德”来规范自己的内心和行为;心里面还要追求“仁”,虽然很难达到,但要以此为目标;游,是在玩和习中陶冶自己。

7.7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矣。

束脩是干肉,这不是孔子规定说要向我学习,必须带干肉。孔子在乎的不是干肉,在乎的是学习的诚意。

孔子办学的经费,也不是通过学生的学费,而是通过诸侯贵族的赞助,以及富有的学生如子贡。学生培养好后,再回到诸侯的官僚体系中,服务诸侯,形成一个闭环。

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居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提倡启发式教育,不是灌输式填鸭式教育。当自己思考到喷薄欲出,老师一点拨就通了。答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思考的方法,方法对,答案终究是能找到的。

如果遇到比较笨的学生,告诉他一个方向,不能推知其他三个方向,孔子也不是就不教了,而是等待。等待学生自己去思考,这个等待的过程,也是一种教。

7.9 子食于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别人有丧事,我们不能还在旁边胡吃海喝,这不和谐,自己今天吊丧哭过,就不要唱歌了,否则也不和谐。

反过来想想,如果在人家办丧事的时候,你还在那猛吃,还喝点小酒,那别人会咋想;如果哭完了,还哼个小曲,那自己的内心也将是冲突和矛盾的。

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有用到我的地方,我不遗余力,但如果用不着我,我正好趁此时间自我修炼,藏道于身。也就是没有工作也不强求,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从不委屈自己去做某个工作,不行就换地方,但他有一样不变,就是自己的“道”。

并且孔子很善于在乱世保全自身,经历多个危险,安然脱困,顺利活到七十多岁,在春秋那个时代实属不易。孔子对于危险的处理办法是,远离“暴虎冯河”的人。徒手打老虎,早晚被老虎吃,没有船就趟过河,一不小心就淹死,作死,死的概率会大很多。

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真正的儒家,对财富毫不避讳,假儒家才把钱成为“孔方兄”“阿堵”。

7.13 子之所慎,齐、战、疾。

对待祭祀、战争和疾病,孔子非常谨慎。

祭祀外在要有仪式感,内在要有敬畏;战争关系国家兴亡,人民死伤,大战之后,必有凶年;疾病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死,如果是疫情,会关系到一群人的生死,怎能不慎!

7.14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的音乐品味很高,听到音乐不知肉味。也能看出孔子不是板着脸的老夫子形象,后世的儒家教书匠形象与孔子相去甚远。孔子有真性情,有人味!

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冉有不直接问孔子,而通过子贡问孔子,可以看出来两个人与孔子的关系,子贡明显更近一步。

子贡也不是直接问,而是找了一个反例来求证,儒家的含蓄可见一斑。孔子是赞同伯夷叔齐的所作所为的,伯夷叔齐求仁,最终得到仁,没有违背自己的本心,孔子是赞成的。反过来,卫君父子争位,孔子明显是不赞同的。也许子贡能预料到孔子的想法,所以没有直接问,免得被老师骂。

7.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索罗在《瓦尔登湖》中说,人的生存只需要维持基本的热量,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时间去挣热量。而我们却几乎花所有的时间在挣钱,却忽视掉精神上的追求。这样的人生不高级,高级的人生,需要“乐在其中”,这种乐不是傻乐,而是洞察人生以后的更高层次的对生活哲学的理解和感悟。

7.17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

应该是五十以学《易》,《易》有预测的智慧,对规律的把握比较丰富,多学可以避免大过的发生。

7.18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雅言,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雅言这两字比“普通话”还是要高级很多。

孔子平时讲话用山东话,给学生上课,讲书的时候,以及祭祀主持礼仪的时候用的就是雅言。

秦始皇提出书同文车同轨,孔子使用雅言,都是体现对天下一家,天下一统的期盼。

7.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发愤乃至忘掉食,这是持续成长和学习的心态;快乐乃至忘掉忧愁,忘忧,不是不忧,是超越了忧。

不知老之将至,这是很投入,进入了心流的状态。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圣人也非生而知之。好学,好历史。

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不谈论怪异的事情,勇力的事情,作乱的事情和鬼神的事情。

孔子希望把人的行为建立在道德引导之上,而不是依托怪力乱神去引导人的行为。相比而言,《圣经》是讲怪力乱神的,通过灵异现象、上帝降灾、利益交换等等来约束人的行为。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聪明人能从傻子那里可以学到东西,而傻子从聪明人那里一无所得。

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加以学习,需要有胸怀。带着一颗嫉妒心,总能发现别人的缺点,通过别人的缺点来平衡心理,进行心理按摩。

7.23 子曰:



5月18日



雍也第六

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冉雍的领导力好,品性好,道德好。可以主持大局。

6.2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仲弓就是冉雍,他对子桑伯子的评价,孔子是认可的。

居敬行简,是心里面存在恭敬而办事简要;居简行简,是心存草率而办事粗简。

做事之前,先多考虑事情的来龙去脉,心里需要有各种预案。真正做事的时候,就高效的去做。

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不迁怒,很难,扪心自问,我有过工作不顺,回来以后对孩子脾气不好的情况;

不贰过,很难,扪心自问,犯错误后不总结,又再次犯,也很常见。

六个字,很简短,但很难做到。想要做到,需要不断内自省。

6.4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6.5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从6.4和6.5中孔子行为的对比来看,孔子不太愿意做锦上添花的事情,更愿意做雪中送炭的事情。

字里行间也看出来孔子对公西华乘肥马,衣轻裘的行为不是很满意,所以更不愿意去过多补贴他的家里人。

对于原思的情感,更像一个城里人对乡下的穷亲戚,不仅想补贴他,还想补贴他的邻居们。

孔子的情感很细腻,不是板着面孔的老先生,论语的生活味道很浓,甚至几千年前的情感可以直接穿透到现在,从这两节可以明显的看出来。

6.6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锌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梨牛是耕田的牛,一般是不可以用来祭祀的,怎奈梨牛生的小牛犊长的很帅,角很周正,毛很漂亮,这样的小牛犊子,虽然出身不好,但是山川怎么会舍弃它呢?也就是山川还是喜欢人们用这样的帅气的小牛犊子来祭祀的。

孔子以牛喻人。不以人的出身低而区别对待。他的学生,很多是贫民阶层,给点肉干,孔子就教。孔子这种观念,给当时固化的阶层松了土。

6.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颜回能做到几个月都不违背仁德,其余学生,只是偶尔能做到而已。

6.8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孔子对学生的推荐是不遗余力,因此有外国学者认为孔子是开了个职业介绍所。

仲由,很果断勇敢,端木赐,通达事理,冉求,多才多艺,对于治理政事,都能胜任。

弟子们跟着孔子学习,个中原因,是不是也有这个成分呢?

6.9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季氏把握了鲁国的大全,孔子不喜欢季氏,他的弟子闵子骞也不愿意到季氏的地盘去做官。从另外一方面,如果闵子骞去做官了,那么在当时的舆论看来,他的职业生涯也不会多光彩。

6.10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而有斯疾也!斯人而有斯疾也!

伯牛生了麻风病,孔子去探望。这病有传染性,所以孔子说从窗户握着伯牛的手,没有进屋。

伯牛是有德行的人,所以孔子会感叹:这样的人也会得这种病吗。

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没有什么世俗上的成就,然而精神境界的修养,经常被孔子表扬。对于物质世界,似乎丝毫不关注。

古希腊的第欧根尼,一贫如洗,住在木桶里,但名声爆膨,连亚历山大都亲自来看他,他却对亚历山大说,请你让一下,别挡着我晒太阳。

精神的修养,是否一定要用世俗的成就来支撑呢?是不是一定要物质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有足够高的精神呢?看来未必。

6.12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孔子的道是:仁德。

仁德的标准很高,孔子认为也只有颜回能做到“三月不违仁”,其他弟子偶尔能做到。冉求当然也是偶尔能做到。

所以冉求在这个高标准严要求前面,就退缩了。

孔子对他的批评是,能力不足不要紧,要有意愿,也就是愿力要有。虽然能力不足,也要努力,哪怕中道而废!你冉求现在给自己设定了一个限制,画地为牢不愿前进,愿力不足,这就不对了。

6.13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小人儒,以儒为职业,利用儒的礼节、仪式等去养家糊口,这不是说不对,但是属于小人儒;

君子儒,是精神层面的儒,以仁为己任,以推行大道为使命。

实际生活中,能做小人儒而不去做小人,已经不错了。圣人,圣在总是能给你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追求。

6.14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澹台灭明这个人,不走捷径,不和领导搞非工作方面的私下关系。实际生活中,也不能太绝对,如果刻意和领导保持距离,那就是把领导太当领导了,可能工作也很难搞好。要把领导当成自己的资源。

苏轼评价贾谊说: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也就是你贾谊才能没能够被好好用起来,有自己的原因,你太书生之气,没有做到通达,反而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你应该把汉文帝当做你的资源,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真正高的境界是:“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6.15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这有种黑色幽默。鲁国被齐国攻打,鲁国败退,孟之反勇敢殿后,但是孟之反不想居功。在入城门的时候,故意鞭打了一下马,说不是我勇敢而殿后,实在是这马跑不快啊。

当有功却想韬光养晦的时候,可以借用这种套路。

6.16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祝鮀是能巧言善辩的人,宋朝是美貌的人,孔子在这里比喻美好的品质。

当时之世,如果只有美好的品质,而没有巧舌如簧的辩论能力,是难以免遭灾祸的。

这是很讽刺的,也就是在乱世,美好的品质是没有竞争力、没有市场的,容易被玩坏。

6.17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孔子慨叹,谁能走出屋外而不经过屋门呢?为何没有人从我的仁义之道上走呢?

看出在乱世之中,即便圣人如孔子,也会生出的那种无力感。

6.18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为内在的品质;文,为外在的文采。野,为朴拙,粗野;史,是史官,长期掌管文书,则不免于过于注重文辞而诚信不足,也就是过分重视修饰。

有些人说,我是个坦诚的人,然后就叭叭叭说出一堆粗野的话,这就是质胜文,很野!

有些人喜欢精雕细琢自己的语言,而内容很空洞,这就是文胜质!

有些人成天喜欢写文章说我们要奋斗,我们要努力,我们要践行,却一直没真正写出一些实质的内容,这是文胜质。

6.19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正直而合乎正道,是生门;邪曲而走上邪道,是死门。

在生门中生,是常态,在死门中死,是侥幸。

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掌握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让一个人走得更长远的,长期来看,是激励带来的快感,而不是鞭策带来的痛苦。总是痛苦,是会消耗意志力的。

然而,人生要做到真正的好之、乐之,又何其难,做的工作不一定是喜欢的,这是常态。如何智慧地转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上面去,是个值得好好思考的话题。

如果社会的资源调配,按照人的兴趣爱好来分配,那又是何其和谐,而真实的分配机制,是按照得利多少,得利多,蜂拥而至,得利少,门可罗雀。生存压力之下,哪还有什么思考和选择的余地。

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上,中人以下,是以什么作为标准呢?

是先天因素还是后天因素?以孔子的为人,应该是后天,如胸襟、气量、眼界等。而人的这些能力,是靠小时候的通识教育,如哲学,数学,逻辑学,历史等等,这些通识教育学好了,底座就会高,基础就更牢,后劲才更足。

6.22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敬鬼神,是让民有所敬畏。如果心灵上没有敬畏,民可能会为所欲为。但也不能过于沉迷,过于沉迷就变成宗教了。

仁德的人,先付出艰苦的努力,而后收货成果,可以说是仁了。这是对樊迟所说的,樊迟是孔子的马夫,孔子无非让他多努力。对其他人,孔子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这是写意,不是写实,好比在画一幅中国的山水画。有流动的部分,也有深沉的部分。

智慧是流动的,仁德是沉稳的。

6.24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地,鲁国是周公的封地,立国之初都在贤王治下,然则齐国经过齐桓公的变革,风气变得急功利。而鲁国,周公之遗风尚在。

孔子的理想一向是回到周公治理下的世界,他的变革顺序是齐国,变革到鲁国的水平,然后再变革鲁国,达到先王之道。

6.25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觚是酒具,容量不大,用来让人戒酒,而在孔子的年代,觚不像个觚,孔子用其象征礼崩乐坏。

可以看出来孔子也会抱怨,哪像个觚啊,这是觚吗?这是觚吗?

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我希望你没有骗我,但如果你这次骗了我,就没有下次了!

作为君子,一方面要相信正当的理由,哪怕这个理由是编造的,就是说“君子可欺”,但是君子也不可以被一直愚弄和欺骗,就是“不可陷”“不可罔”。

从博弈论,这是利益最大化的做法。

6.2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君子博学之后,还要以礼来约束自己,不然傲慢无礼,与人难以相容,博学之才也难以发挥。

6.28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这里都是真性情啊! 作为弟子,不满老师的行为,直接表现出不高兴,作为老师,被误解了,对天发誓!

不虚伪,不做作,真性情,真可爱!

6.29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已!

中庸是个至高境界,是一种标准,是大方向。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从身边的事务中发现仁道,施行仁道,是施行仁的方法。孔子没有对仁下定义,但是给出了去施行仁的切实可行的方法。犹如佛家说的,道在瓦砾。


雍也第六完结。2022年4月17日



公冶长第五

5.1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5.2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冶长,把其兄弟的女儿嫁给了南容。

公冶长是个工匠,犯过罪,可是孔子认为这不是他的过错,也不计较公冶长进过监狱,还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冶长。

南容很有智慧,孔子说他邦有道的时候,做官做的挺好,邦无道的时候,也能保全自身不被伤害。孔子很认可这种在乱世的处世之道。把兄弟的女儿嫁给了南容。

5.3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贱是让孔子很得意的一个人,孔子认为他是君子。并且说,如果鲁国没有君子,他是从哪得到这种品德的呢?

也就是说,孔子认为鲁国是有君子的,君子是谁呢?

子贱是孔子的学生,那子贱这个君子的品行,是从哪里学来的呢?当然是从孔子自己这里啦,孔子有意无意的把自己夸了一顿。

可以看出来,孔子不是那种非常严肃没有幽默感的人。

5.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孔子说过“君子不器”,而对子贡,他说你是个器!显然,他对子贡的评价是有贬低的意思的,但是接着他又给子贡安慰了一下,说这个器说瑚琏,瑚琏很贵重,能做到瑚琏这样的器也很不容易了。

子贡是首富,是可以和国君分庭抗礼的人,对于这样的身份,孔子的评价依然很直接,有啥说啥,没有任何的逢迎和过誉。

5.5 或曰:雍也仁而不吝。子曰:焉用吝?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有人评价冉雍说:这个人仁德,但是不会说话,口才不好。孔子首先否定了口才的重要性,说何必要口才呢?孔子向来喜欢刚毅木讷的人,而不是能言善辩,巧言令色的人。因为伶牙俐齿容易冒犯人,被人憎恶。

其次,孔子对冉雍是否真的达到仁的境界,没有予以肯定。孔子对仁的要求非常高,他认为能达到仁的境界的,只有颜回,而且还只是“三月不违仁”。

5.6 字使得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漆雕开是孔子的弟子,是个漆匠,家里很贫寒,孔子让他做官,他对做官还没有足够的自信。孔子听了很高兴。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桴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吾所取材。

孔子说,我的道行不通了,我要乘木筏道去海上漂流去了。跟随我道人,可能只有子路吧?

子路听了很高兴,这对学生而言是很大的褒奖,但是孔子又说,子路这个人比我勇,但是其他方面无所取材。又贬低了他一下,子路不至于除了勇之外一无是处,孔子这么说,带着调侃和开玩笑的意思。

5.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找孔子要人才,让孔子推荐。

由,是子路,子路可以治理一个千乘之国;求,是冉有,他只能治理百乘之邑,是子路的十分之一;赤,公西赤,这人可以与宾客聊天,应该是谈吐不错,仪表堂堂的人。

这三个人,孔子都没有给予“仁”的评价。但是都给他们做了推荐。

君子易事而难悦,小人易悦而难事,很适合孔子推荐人才的态度。他不刻意去捧他的学生,但是又郑重其事的给他们去推荐工作。西方人评价孔子,说孔子开了个职业介绍所,话糙理不糙。

5.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而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这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对一个成功的文人的推崇。子贡做生意非常成功,富可敌国,与国君分庭抗礼,但是在文人的世界里,虽然颜回没有任何商业上的成就,也没有官位,子贡依然是非常钦佩,他钦佩的是颜回的圣贤境界。

这就好比在当下,即便是富如马云,遇到金庸这样的大作家,也还是尊敬有加的。

5.10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宰予白天睡觉,把孔子给气坏了。宰予作为孔门十哲,应该不是庸人,白天睡觉,看来他很注重休息。

宰予的观点常常与孔子不同。对于守孝三年,宰予也是反对的。孔子对颜回经常是赞赏有家,对于宰予常常批评,甚至改变了他看人识人的方法,从“听其言而信其行”变成了“听其言而观其行”。

5.11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无欲则刚。有欲望就有破绽,有破绽就有软肋,就有致命处。

5.12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这后半句没毛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前半句,我不想让别人的欲望加给我,这是先要求别人,是孔子反对的,所以孔子说:这不是你能做到的。也就是,你没法阻止别人强加给你。

5.1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对于人的自然本性,以及天道,孔子一般都避而不谈。对于怪力乱神,夫子也不谈。

可以看出,孔子对于玄妙的东西的态度,都是谨慎的,不随便说的。孔子更注重可通过后天修炼得到的品性。

5.1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路听到某个道理,没有施行的时候,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子路的“唯恐”,是恐自己不能实现已经听到的道理,而不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文子是卫国大夫为何谥号为“文”,这个是非常大的赞誉,是经天纬地之才才能得到的称呼。

孔子给出的理由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觉得靠这个理由就能得到“文”的谥号,是牵强的。孔子说这句话,可能是针对说话的对象子贡才这么说的,孔子想让子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因为子贡作为一代儒商,常常问孔子问题,却不问下面的人问题,孔子希望子贡能放低身段,孔子这是在因材施教。

5.16 子谓子产:有君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子产是郑国的大夫。孔子曾向其请教,二人亲如兄弟。孔子对子产非常推崇,四个字:恭敬惠义。

5.17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晏平仲就是齐国的晏子。他不喜欢孔子,还阻止孔子在齐国做官。但孔子仍然推崇晏子,说如果与晏子相处越久,就越尊敬他。因为晏子是齐国的忠臣,行为也恭敬。

有一种人,像一面镜子,从他身上,能反射出你自己身上的优点,在他面前,你可以表现出优秀的自我,却又不像他的功劳。但反而,你对这种人更为尊敬。

5.18 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蔡不是蔡国,而是用于祭祀的乌龟。一般这种乌龟,天子会将之居住在豪华的房子里,而臧文仲居然也这样做,把乌龟放在了雕梁画栋的房子里面,山节,是把斗拱雕刻成山的形状,藻梲,是把柱子雕刻出花草图案,孔子说了反话:他的智慧哪里赶得上啊!

在孔子看来,臧文仲犯了3个错误:

1. 越礼祭祀,把大乌龟居住在房子里,这本来是天子才能做的;

2. 把希望寄托在乌龟身上,而非追求仁德,孔子很不赞同。

5.19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仁,毫无疑问是孔子认为的至高境界。当他的弟子问令尹子和陈文子的德行,即便两人做的不错了,孔子认为没有达到“仁”的境界。

5.2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总是多次考虑以后才去做,孔子听说这件事,说:考虑两次就可以去做了。

一事一议,有些事需要考虑万分周全,做好严密策划和演练,三思甚至六思,比如搞一场发布会;有些事需要临时做出决策,比如随时变化的市场形势,策略要迅速做出调整。

5.21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愚不可及,孔子认为愚的境界更难达到。愚是装傻充愣,明哲保身,是一种表演,是违背本心的,很难。

5.22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孔子在陈,季康子派人接他回去,他发出感慨:回去吧回去吧,我家乡的年轻人,心气高志向远,文采斐然,我还不知道怎么裁剪他们呢。

感觉这是孔子的思考过程,他想把家乡的年轻人裁剪出非常好的样子,因此需要思考思考。就好像我们对自己的孩子说,你天资这么好,我该怎么培养你呢?有种怕浪费材料的感觉。

5.23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伯夷叔齐是纣王的臣子,后投奔周武王,在周武王攻打纣王的时候,他们又去阻拦。愁怨太多,因此生很多怨恨,最后不愿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上。

怨恨是基于过去的因造成的,时至当下,这个因早就变化了,没必要还死守原来那个因,去继续怨恨。如果伯夷叔齐理解孔子的这一点,就会更加释然,也许就不会饿死了。真应该学学冯友兰。

5.24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微生高是个人名,可能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抱柱而死的尾生。貌似很直,但孔子认为不直。有人向尾生借醋,他家没有,就从邻居家借了给别人。

尾生太在乎别人的评价,没有实事求是,人生无法做到坦然。

孔子说希望不要做假直的人。

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巧言令色,恭敬得过分了,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藏起来,假装与人友善,左丘明以之为耻,我也以之为耻。

孔子设定了一个境界,我们虽不能至,但要心向往之。

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路很有江湖气息,并不恋外物。

颜回是一个正直的人,做了善事也不夸耀,有了功劳也不表功,默默的去做,也不在乎外在的评价。有故事说,有人到孔子那讲颜回偷吃,孔子不信,和颜回一核实,才知道,颜回吃的是掉到地上的脏了的米,颜回不用辩解,也不用在乎别人的看法,只遵从自己的内心。这和担心别人说他小气,到邻居家借醋给别人的尾生完全不同。

与子路和颜回不同,孔子考虑的是别人,安顿老人,相信朋友,关怀少年。这不就是仁吗!

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自我批评是很难的,孔子都说没有见过。批评自己,否定自己,让人难受,但这是一种修为。

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和,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强调后天的作用。很多人天赋不错,但是后天不学习,就会慢慢沉下去。

忠信,孔子从不认为是很高的境界。好学,孔子认为很难,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好奇心,上进心,才会好学,好学不仅仅是学习,更是修炼。


公冶长第五完结


3月18日 早



里仁第四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一里包括二十五个家庭,这里泛指做邻居。

与有仁义好邻居住在一起是多么的美好,如果选择与不仁的人同住,怎么能说是明智的呢?

孔子很看重周围环境对于人的重要性。现在的人应该是很能理解这一点的,拼了命的去买学区房,一方面为了保值升值,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有个好邻居,让自己的生活层次更上一个台阶。

4.2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久处于困顿之中,也不可以长久处于安乐之中。仁德的人安于仁道,明智的人善于利用仁德。

什么是仁德,孔子没有直接下定义,但从4.2开始,孔子开始慢慢描绘仁德的人是什么样子,没有仁德的人是什么样子。

首先从反面描绘,没有仁德的人,如果长期处于困顿之中,会失去气节,会失德;长期处于安乐之中,也会有问题,会骄奢淫逸。

仁者安仁,是说处约处乐皆相忘而不自知也,心中有仁这个大原则,那么无论外界有什么变化,皆能安于仁。而有智慧的人,通过仁德也会获得好处,所以智者愿意去理解仁德,运用仁德,也乐于施行仁德。当然,这里的好处,不一定是说经济利益上的。

这句话可以和这段连起来读:

子贡曰:贫而无骄,富而无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4.3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只有仁者有能力,有资格去喜爱一个人,憎恨一个人。

首先仁者有爱有恨,有是非观;其次仁者能爱能恨,能够区分善恶美丑;第三,仁者有义务有责任表达自己的爱恨。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第一种理解:如果有志于实行仁德,就不会有什么恶德了。

第二种理解:如果有志于施行仁德,就不会厌恶没有仁德的人了,因为仁者必有爱心,即便是厌恶人,也是出于仁爱之心,希望其自新重返于仁道。

我欲仁斯仁至矣,道不远人,仁亦不远人。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与小人,对于物质上的享乐,都是有需求的,两者都是有肉体的,从生物本性上来讲,富与贵更容易让人有条件延续下一代,存续自己的基因。

两者的区别在于追逐富与贵的“道”。对于君子来说,不义且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浮云者,易失也。

对于仁的修炼,孔子建议要做到一顿饭的时间都不能离开仁,在最紧迫的时候,也不能抛掉仁,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要与仁同在。也就是说,仁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作为修身之道,不因祸福避趋之。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说从来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未见过厌恶不仁的人。这句话显然说得绝对了,这有点发牢骚的意思,通过牢骚来鞭策他的学生们。

爱好仁德的人,是再好不过的了;厌恶仁德的人,当他施行仁德的时候,不会让不仁德的东西来影响自己。

对于仁的修炼,孔子的建议是,用一天的时间来修炼不违仁,并不要说自己能力不足。如果有着对仁的爱好,至少会朝着一日为仁这个方向去努力,不会画地为牢的说自己力不足。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人的过错有很多种,佛教归类为贪嗔痴;天主教归类为七宗罪: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和色欲;孔子提倡中庸之道,因此对于孔子来说,对于人之过的归类,应该是包括两种:过与不及。

通过这个人犯的过错,就知道他是不是仁德的人了。是因为犯错的背后有其原因,如汉朝的汲黯,常常当面怼得汉武帝受不了,但他的本意是爱君爱国的,是仁的。人君若以此体察臣下,对这样的所谓过错能够容忍,那么人人得尽其用,天下没有弃才。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用肉身的死,来强调精神对于“道”的追求的重要性,如果连生命都可以不要,去追求道,那说明“道”是孔子人生的最高追求。

现在的人,最高追求,往往是买房买车,如果把这个作为最高追求,那么追求是无止境的,房子总有更好的,车子也总有更贵的,一辈子追求不完。

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在当今社会,如果真能对“道”有领悟,有见解,凭借这么发达的传播渠道,又何患贫和食?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对于那些追求道,而又以粗衣糙食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学问的。

教育小孩子可以用这句话。引导孩子,人的最高追求应该是道,不要对自己的衣服和食物过于在意,也不要对别人的衣服和食物过于在意,至少不要把这当成耻辱。大方向要对。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适”是适当,是肯定;“莫”是不适当,是否定;“义”是适宜,合理。

无适无莫,是无可无不可,不一定非要这样做,也不一定非要那样做,适当就好。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和小人是我们身体内的两种状态,不是指的两种人。

身体里面有时候德行修养占上风,更愿意去心怀天下,有时候土地田宅占上风,更愿意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君子想得更多的是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小人想得更多的是提升自己的消费水平。

君子做事,想的更多的是符合法度,如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而小人做事,想到的是得到小恩小惠。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放于利,是过分强调利。过分强调利,怨恨就来了。人是有情感和自尊的,这单纯用金钱无法满足,对奉献加以肯定即可,而不是用金钱来买。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能够以礼让来治理国家,那还会有什么问题呢,如果不能以礼让治国,那要礼有什么用呢?

清朝一位大学士,其老家的人和邻居争宅基地,就写信给这位大学士让他帮忙,大学士哭笑不得,写了一首诗作为回信: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施行礼,“让”是最接地气,最方便个人去做的。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不愁没有职位,要担忧的是用来获得职位的本领;不愁别人不知道你,要去追求让别人赏识的本领。

后半句,用当下时髦的词,如果要打造个人品牌,自己首先要有绝活、有干货,在新媒体时代,有好的内容,不愁传播不出去。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思想有一个根本的东西贯穿始终。曾子就领会了,出去后,他的门人问是啥意思,曾子说:夫子的道,只是忠和恕啊。

忠是对人尽心尽力帮忙,恕是对别人宽容不苛责。做事,秉公办事,把心放在中间;做人,推己及人,反求诸己。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和君子讲义,和小人讲利。君子容易被义说服,小人易被利打动。

对于高级人才的说服,往往是先义后利。首先谈理想,用愿景来打动人,然后用利来坚定合作的信心。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到贤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一下,看看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毛病。

老子有类似的观点: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侍奉父母,如果有什么想劝说父母的,要委婉的说。几谏,是委婉的劝谏的意思。

如果劝了,父母不听,那要恭恭敬敬,不要违背他们,即使辛劳也不怨恨。

孔子把孝道的优先级,放在了劝谏这事前面,即便劝不动,也不要违背了孝道。

顺畅的家庭关系,在父母面前,永远像个小孩子一样,不要做父母的父母,让父母变成小孩子。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在世,就不要离家远游。如果一定要远游,也必须要有一定的方向和理由。

方,是方向,要告诉父母自己在哪。在古代,没有定位,没有电话,如果不告诉父母你在哪,他可能就找不到你了。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悲。

父母的年纪不能不知道,一方面要为他们的高寿而欢喜,一方面,也要为他们的日益衰老而担心。

弘一法师临终遗言:悲欣交集。悲和欣,皆有之。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古代的人,不轻易出口,他们以说的出而做不到为耻辱。刚毅木纳,近仁。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孔子说:因为约束自己而失误的,是很少的。

约,是约束,谨慎,节俭,节制。

4.24 子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更强调实干的重要性,少说话多做事。

比如写作的群,成天谈写作的方法、乐趣、重要性,而不去大量的写,是本末颠倒的;

宋朝末期,有人批评宋儒: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就是说这些宋儒,缺乏实干精神,平时高谈阔论,危急时刻又无良策,只能一死报君王,对国家百无一用。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周围也有有道德的人,有亲近的人。

想到一句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有道德的人,总能找到让你会心一笑的,让你心头一暖的,让你眼眶一热的知己。

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与领导相处,要有自己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丢掉自己,一个劲的逢迎领导,会带来侮辱性的结局;

与朋友相处,不要过于腻在一起,各自要有各自的空间,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在于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别过分强调“在一起”,而忽略让各自魅力绽放的空间。

中庸之道,再次得到体现。


里仁篇完结。2月8日早。


八佾第三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一佾,八个人;八佾,八八六十四个人,八行八列,是天子才能享受的舞蹈。

忍,是说忍下心去做,昧着良心去做。这种事情都能不顾大家反对,昧着良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能昧着良心去做呢。

这个“忍”是季氏的忍,不是孔子忍不住自己的愤怒的忍。

八佾舞

3.2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雍,是天子祭祀的时候用的音乐。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居然也用了这种音乐。不仅在舞蹈僭越,在音乐上也僭越了!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困于陈蔡,仍贫而乐

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于礼和乐将是麻木的。只有内心丰富柔软,才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才能体会到人间的情,才能品尝到食物的味。

仁丹,治的是麻木不仁,没有仁爱之心,是僵硬麻木的状态。在麻木的状态下,五感将只作为为生存所需的器官而存在,而不是作为感知世界的触角。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以人殉葬,奢也!

林放是季氏家里主管礼的官员,对自己的日常工作的意义不免产生思考。

孔子先是一顿表扬,认为这个问题问的很大。对小孩子的教育,也需要经常鼓励其问问大的问题,比如哲学的问题,天体运行的问题等,当孩子问出一个大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大哉问”来鼓励!引导其常常仰望星空,避免总是陷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中。

孔子没有正面回答林放的问题,应该是回答what,他却通过两个例子用how进行了回答。个人认为,礼在本质上是为了界定和维持不同阶层的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仪式感,加强和固化这种关系,使得各归其位,各得其所。因此国君有国君的礼(如八佾),诸侯有诸侯的礼(如六佾),百姓有百姓的礼(如三年守孝),不能僭越。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句话根据不同的断句方法,有不同的理解。

第一种断句,是说夷狄你就是有君主,还不如我们华夏没有君主,我们虽然没有君主,但是我们有礼乐。这是孔子得意的说法。

第二种断句,是说夷狄还有君主呢,我们不如他们,我们的君主名存实亡。这是种抱怨的说法。

我觉得第一种更有可能,孔子对华夏的礼乐充满自信,这也符合上下文的统一语境。

3.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汝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冉有是个普通人,非贵族,是孔子的学生中官做的最大的。孔子让冉有阻止季氏去祭祀泰山,冉有搞不定季氏。

前面孔子表扬过林放对礼的深入思考。这里是说连林放都知道礼之本,难道泰山还不如林放吗?泰山是泰山神,肯定比林放还懂礼。

那么对于这样的神明,你季氏违背礼仪做了那么多亏心事,你觉得泰山会昧着良心帮你吗?泰山都不会帮你,你来祭祀有个屁用!

烧香拜佛,如果初衷是利益的交换,那就太功利化了,跟做生意没什么两样,我给你香火,你给我好运,哪有那么好的事!

还是需要靠平时的积德行善,那既然平时积德行善了,还要来烧香拜佛做啥?解释成汇报工作可能更好些,我做了这么多积德行善的事情,我又不想都闷在心里,我跟佛讲讲,可佛无言,你这是在跟自己的内心做一次沟通,和自己和解,给自己的内心做一次按摩。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人作为自然界的动物,无论是基因里,还是生存、生活需要,多多少少都是需要争的,因为资源总是有限的。那如果资源足够丰富呢?还是会有争,因为人的关注力是有限的,人们总想吸引到更多的关注。所以有人想当明星,活在聚光灯下;有人相当企业家,公司内外部,都会有人关注你;小孩子会哭闹,哭闹过后,会获得更多的关注。

孔子了解到人的本性,不争是不可能的,那如果非要争,也应该像射箭这样来争。

射箭,双方都可以射得很好,你射你的,我射我的,都可以中十环,好与不好不在于人而在乎己。这和摔跤,击剑不一样:我的赢是建立在把你打败的基础上。射箭的赢,关键是做好自己。所以这是君子之争。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是诗经里面的句子,描写女子的美好。

子夏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孔子做了高度概括:化妆这事,是要放在“素”后面的。“素”是打粉底。

从孔子的回答,子夏(也叫卜商),联想到礼也是应该是后面生出来的,比如先有悲伤的心情,然后才有丧礼。如果光有丧礼,却没有难过悲伤,那这个礼是徒有其表。

林放曾经问孔子礼之本,孔子也说过: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都是在追求礼的本质。孔子讲礼仪,很多人理解错了,以为是要在礼的范围缛节上下功夫,事实上是要从礼的根本上去思考。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孔子对礼仪很执着。向上到夏朝、商朝去追求礼的根源。杞人(即杞人忧天的杞人)是夏朝的后代,宋人是商朝的后代,但他们都没有尽善尽美的把礼仪给保留下来,没有人能说明白,也没有文献可以查清楚。如果有足够的文献,孔子认为他对于礼的构想,就能够得到证明了。

我觉得孔子一直在思考对于礼的what和why,即有哪些礼仪形式,为什么要有这些礼?因此喜欢追求礼的历史。

对我的启发是,把一个事情想明白,要从时间上(夏和商)回溯,从空间上找人(杞人,宋人)去聊天,上下求索,方得始终。

3.10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偙礼是天子才能使用的礼仪,规格很高。鲁国用这个规格来祭祀,已经是僭越。况且鲁国用这个仪式的时候,还没有恭敬之心。所以孔子说看了偙礼开头的“灌地降神”,就不想看了。孔子对鲁国的这种祭礼还是很失望的。

读完这个让我想起来,多年前赵本山还在春晚的时候,看完赵本山就不看了。

3.11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禘礼是天子的礼仪,有人向孔子请教,孔子说他也不知道。孔子认为知道这个礼仪的人,对于天下是了如指掌的,他边说边指了指自己的手掌。

我认为礼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能够制定礼的人,必定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很透彻的了解。

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孔子特别强调心诚的重要性。

孔子不相信鬼神,因为他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然而祭祀的时候,虽然没有鬼神,但也要像鬼神在看着你一样,去诚心祭祀。

祭祀是通过仪式感来统一人心,如果参与祭祀的人都心怀鬼胎,各有其志,那这个祭祀就徒有其表了。

3.13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认为孔子媚于南子

奥是奥神,是家里的主神,灶是灶神。奥神更加尊崇,灶神管吃吃喝喝,更加实际。

王孙贾这是在讽刺孔子,他觉得孔子来卫国,见了当权的南子,认为孔子很实际。孔子觉察出这是挑衅,没有正面回答,也懒得回答他的问题,孔子是怎么回怼回去的呢?

既不需要讨好奥神,也不需要讨好灶神。如果平时不积善因,获罪于天,再祷告也没有用。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吾从周。

周朝的礼仪是借鉴于夏和商两代,孔子认为很丰富和完美,孔子遵循的周朝的礼仪制度。孔子的偶像是周公。

3.15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情都要询问。孔子懂礼是名声在外的,所以有人质疑这鄹人的孩子真的懂礼吗?孔子说,每件事情都要询问,这事情本身就是礼啊。

一方面,孔子对于太庙,确实有很多不懂的东西,需要问,祭祀是大事,不能有任何的错误。另一方面,谦虚一点本身就是礼。

3.16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射不主皮

射不主皮,是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每个人的力量不同,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孔子又讲了一个竞技比赛的规则。上一次讲的规则是:揖让而升,下而饮。

对于比赛,孔子是不主张蛮力的,让不同力量的人,也能一起比赛,而且要有礼,互相作揖后登台比赛,不管输赢如何,下来再一起饮酒。

这样的主张,也体现了孔子尚德不尚力的价值主张。

3.17 子贡欲去告朔之qi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很直白,孔子觉得为了礼,牺牲羊是值得的。这里有个度的问题,在物质相对丰富的时候,拿一只羊来祭祀一下不会显得浪费,如果物质很贫乏,就需要重新思考了,要么去掉,要么找替代方案。比如用刍狗。(老子:以万物为刍狗)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对礼,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是礼,有人认为是谄媚。这个世界上人的想法本就多种多样的,如果自己认为是对的,认为值得,就没必要太顾忌别人的评价了。

3.19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如果反过来,君使臣以忠,臣事君以礼,这个节奏,我们是不是感觉更熟悉?老板跟员工说你要忠诚,员工跟老板说我们按照劳动法办事,我不加班。这是现在的公司里面常见的上下级相处方式。这都是在要求别人,而不是从本心,从自我要求的角度出发。

3.20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无论是高兴还是哀伤,情感都不要太泛滥,更不要表现得太过分。

晋朝王戎: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林觉民: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太上忘情,太上是见多了还是理解了悲伤和高兴的事情了呢?

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宰我这个学生曾经白天睡觉,而被孔子批评,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社是祭祀的地方,栽什么树,完全是因土所宜。宰我却引导哀公说,周朝栽栗树是为了使民战栗。

孔子听了这事,应该很生气,但他认为宰我说都已经说了,已经是成事,已经是遂事,已经既往,就不想再责备他了。但事实上,孔子的心中对宰我应该是有深深的责备和不满的。

对我们的启发是,过去的就让他过去,说再多也无益,反而会引起更多矛盾。

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砧,管氏亦有反砧。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孔子对管仲曾有非常高的评价: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没有管仲,我们华夏民族早就被胡人给征服,学胡人的装束,披着头发,衣服左衽(华夏是右衽)。

而这里,孔子对管仲又给予了极大的批评:器小,不俭,不知礼。

孔子把一个人分的很清楚,能力和品德分开看,好就是好,不要就是不好,很客观。

理解一下这段话:三归是三归台,是游乐的场所,孔子认为管仲造个游乐场来给自己游乐,很奢靡。官事不摄,就是管仲下面的官员数量泛滥,每个人只做一样事情,不兼职,孔子认为这是人浮于事,每天上班喝茶看报纸,奢!

国君才能设置屏风,而管仲作为一个大臣,也设屏风,这是僭越;国君有反砧,管仲也有反砧,管仲不知礼。反砧是反爵之砧,古人用爵喝酒之后,爵要倒扣在砧(砧板的砧)上,国君才能用这样的礼仪,管仲用就是僭越。

3.23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jiao如也,绎如也,以成。

孔子能力很强,对礼乐也很精通。这章说的是孔子对鲁国的掌管礼乐的乐官鲁大师说的话。

始作,第一乐章,慢慢的起;从之,是第二乐章,主题逐渐明确,清晰,美好,和谐;jiao,激烈;绎如也,绵绵不断;已成,最后完成。

凡事有个节奏,做演讲也可以参考这样的高低起伏,开始有个破冰,和观众打个招呼,开个玩笑都行;其次进入这次演讲的正题,讲什么,对现场观众有什么好处;然后进入高潮部分,让现场观众激昂起来;再绵绵不断的走向结尾。

我们在唱K,或者弹钢琴的时候,是否使用了这样的节奏?

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孔子的一通话彻底改变了仪封人的态度,交谈前傲慢,交谈后五体投地,彻底被孔子感召。《圣经》里面耶稣感动人,通常靠神迹显现,而孔子更牛,靠谈话。

仪封人是仪封这个地方的地方官,孔子的名声大,都想见见名人,刚开始孔子的学生们不太愿意让他见,他说,在仪封这地界,还没有我见不着的人。学生们没办法,就引见了。孔子和这位地方官谈了什么,不知道,但谈完之后,仪封人彻底被征服,说天下混乱很久了,上天将要把夫子作为圣人来号令天下。这里的铎是钟,如果以木为舌,是以文来教化天下,如果以金为舌,则是以武来征服天下。

北师大的木铎

3.2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这里表面上品评音乐,实际表达了孔子对舜和周武王的看法。

韶乐,是舜这个时代的乐名;武乐,是周武王这个时代的乐名。

舜对口碑很好。尧禅让给舜之前,做了大量的考察,后来觉得这个人真不错,就把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舜,并且让自己的儿子跟着舜学习。但舜这个人的结局不太好,被流放到了湖南这个地方(有可能是禹在报杀父之仇),娥皇和女英去看他,伤心落泪,眼泪滴到湖南当地的竹子上,便有了湘妃竹。这是后话。总之舜这个人,比较完美,所以音乐也是尽善尽美的。

而武王伐纣,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了前朝商纣的统治。在孔子看来,虽然商纣王是暴君,但仍不失是君主,武王这种手段,怎么着都是以下犯上。所以,孔子认为是尽美,但不尽善的。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伤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做上司不能宽厚带人,行礼不够严肃恭敬,参加丧礼不哀痛,这种情况,孔子是看不下去的。

“居上不宽”和孔子说的另一句话“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可以连起来看。

“为礼不敬”和“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以连起来看。

“临伤不哀”和“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可以连起来看。

凡事有本,必得其本,而后其末有可观。


八佾完。2022年1月28日早。


为政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篇里面讲了很多管理方面的道理,读论语不仅仅是修心养性,也是在读MBA课程。

为政篇第一句讲了管理的大原则,要像北极星那样,固守自己的位置,或衍生为原则,别的星星围着你或者你的原则转就好了,结合后面的一句话,“在其位,谋其政”,在什么位置上,就干什么事情。就像任正非所说:每个人磨好自己的豆腐,拼起来就是个伟大祖国。

这对领导的行为,提出了告诫,领导定好原则和目标,就不要随便插手下属的事情了。韩非也讲,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道理是一样的。

那这个“要”到底是什么?是有争执又不失友好的环境,是各自发挥长处的团队生态,是各自有发展能成长的希望。

如果不执要,又会怎样?“上好要则百事详,上好详则百事荒”。领导插手太多,能够非常有效的打击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下属会草草应付了事,这就没法发挥出团队的整体优势,团队的整体实力上限,是领导个人的能力。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诗经表达了合理的情感和欲望,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合情合理。

诗经的篇章互相之间没有关联,随便翻开一篇就可以读,不懂的就跳过。就好像看风景,看到一处美丽的风景,就驻足下来好好欣赏,也是一大美事,一大享受。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前者很法家,后者很儒家。法家对人性的考虑少了些,儒家考虑的首先是人的因素,既然管理的是人,就要考虑人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政策和刑法有没有必要呢?有必要,这规定了人们行为的下限;道德引领的是人们行为的上限,如果人总是把上限作为目标,离下限就会很远,就会有耻辱感并且守规矩。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时,在读初三,为考高中还是考中专而思虑,也立志学习,目标很单一,就是离开农村,不再踩着浇着粪水的稻田,不再延续家里加工麻绳,让双手布满口子、长满老茧的副业。孔子说的十有五而志于学,是说十五岁的时候,从学习中得到了乐趣,重心从孩童时期从玩中获得乐趣,逐步转为了从学中获得乐趣。志于学,最好的因为有乐趣了,而不是有压力了,有乐趣方能投入主观能动性真正的去学。但是从学校的教育来看,乐趣好像更多是来自于考试能够超越别人而获得的那种胜利的喜悦,而不是来自于获得知识和道理那种获得感。水平尚不足的父母,往往也是用前者鼓励孩子去超越;而本身很有修养的父母,我认为需要通过后者,激发孩子对知识的兴趣,比如学数学,先去看看数学有关的人物传记,为什么牛顿能发现三大定律;伽利略和基督教之间有什么过节,他为什么至死也没公开发表自己的著作;微积分和计算炮弹着陆点之间什么关系等等,从实际使用的角度去回看知识的作用,让孩子知道学这玩意到底有什么用。

我三十岁时,在海外做销售,还没敢在上海买房子,担心房价会跌。那会儿,收入能养活自己,养活家庭,养活父母,经济上算是立了;但从三十到四十,只是为了挣钱而拼命工作,没有一天停歇过。但很明显,精神上是没有立起来的,很彷徨,对各种知识有强烈渴求,充满恐慌和焦虑。现在想来,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要干什么,所以通过各种学习解决不同阶段的恐惧感。其实很不聚焦,为了生存而工作、而学习各种工作中需要的能力,做宣讲交流,做PPT,做品牌策划,总之工作需要什么就学什么思考什么,虽然也从工作中获得了一点经济积累,但从三十岁到四十岁的这十年,没有在某个领域有深厚的积累,如果能重来一遍,我会选择长期主义,十年,如果坚持做一件事,足以在这个领域闪闪发光了。

我四十岁时,开始意识到人要做到不惑。四十岁了,不能再被外物所迷惑、诱惑,要开始减缓对于物的追求,并开始对于精神的追求。做到了不迷惑,人就不会因为百思不得其解而去抱怨,不会因为患人之不己知而感到愤怒,心性进入到平稳的阶段。做到不惑,一方面来自生活阅历,一方面来自前人的生活经验总结。早日达到不惑,需要多读哲学,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用前人的书,拂拭掉自己心灵的灰尘,找到自我的本质。以前没有读过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叔本华,尼采,甚至没有好好读过论语,这些课从四十岁开始补,希望再用两到三年时间,能做到不惑。

知天命,是因为在“不惑”这个层次上,进行了长期的修炼,对自然、对社会、对人际关系等都理解通透了,就能了解事情的本质,理解每个人做人做事的出发点,不再怨天尤人。知天命,是不惑于外物而进行精神修炼后的结果。

耳顺,又是知天命的结果。只有知道了别人说话做事的动机,知道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才可以做到别人说什么做什么,你都很理解,不再愤怒,并且能做到别人骂你,你都能迅速在内心形成和解。比如孔子被人骂作:累累如丧家之犬。孔子也不愤怒,认为别人说的还挺对。

不为外物所惑,学习哲学和自然之理,而了解到自然与社会的本质,内心修炼到唾面自干,那么,就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了。达到这种境界,就不仅仅是理解了规则,而且可以去利用规则。

也许有些人30岁就能达到不逾矩的境界,有些人80岁可能还从来体会过学习带来的乐趣,还停留在而立的境界。这几个阶梯终其一生能爬几层,取决于人的修炼。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四个人向孔子问孝,两个是上司,两个是学生。同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皆有不同。

孔子的时代,鲁国有三桓:孟孙氏,季孙氏,叔孙氏。孟懿子是孟家的掌门人,相当于是孔子的领导。上司问下属问题,已是屈尊,下属回答也很是干脆,两个字:无违。

上司不知道懂了没懂,也拉不下脸来再问这两字到底什么意思;下属也没有答得痛快,因此下班后,坐在车上,主动和他的司机樊迟又聊起这事来,司机很好学,就追问孔子“无违”这两字到底什么意思?孔子这才痛快的说出下半句。

他其实是想教训一下孟孙氏,让他不要僭越。

生,事之以礼。就是对君主,对父母,在生前要以礼待之。

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是对孟武伯说,你不要用活人去殉葬,祭祀的时候,不要用君主的规格。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也来向孔子问孝。孔子的回答也很干脆,有那么一点点教训的味道在里面:父母唯其疾之忧。

这句话第一种理解是:对待父母,除了父母的疾病,你不要干预父母的其他事情。掌控感,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很多老年人在家里是没有掌控感的,没有经济大权,说什么话都不算数,观念落后,教育孩子也没人听,甚至都不敢教育。这会让父母很快的老去。

第二种理解是:让父母对子女,只担心其疾病,而不要让父母去担心别的事情,其他事情都自己搞定。不让父母担心疾病,平时就要好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这两种理解,都说的通。先让父母不要担心自己,再想想怎么让父母对生活有自己的掌控感。

接下来是孔子的弟子,子游问孝,孔子解释得非常清楚。

不是在经济上养着父母就可以称作孝的,这个犬马也能做到。关键在于“敬”,首先内心要孝顺,再由内而外进行细心的孝敬。

接下来,子夏也来问孝。孔子说,替父母做事,有酒饭给父母先吃,这还不算孝,孝要做到不给父母脸色看。

孔子教给子游和子夏的孝道,一个是“敬亲”,一个是“爱亲”,都是求之于内。

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颜回不是一个爱问问题的人,常常回去自己思考自己悟,然后也能对孔子所讲有所发挥。

孩子问问题,也不是越积极越好,过于积极,往往流于形式,看起来是一个积极的人,但思维上可能是个懒惰的人。

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这几句是孔子看人识人的方法。

首先要看这个人做什么事情,而不仅仅是说什么话;

做同样的一个事情,动机可能不一样,有可能是出于本心,也有可能是因为被胁迫,或被利益诱惑;

做不同的事情,动机未必一样,这次是因为受到诱惑去做的,下次有可能是出于本心去做的,那这个人到底怎么样呢?这时就要看这个人一以贯之的做事原则是什么,即“心之所安”。

这个做事原则,其实也是做人的原则,观察一个人,表面看处事,内里看为人。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看起来熟烂于心的一句话,可能做到并不容易。

孔子万世师表,有很多观点,这些观点从哪里来?从不断思考中来,思考现实中的事情,思考读过的书,然后生出自己的观点。

书是土壤,思考是种子,种子种下去,才能生出新苗。

张居正评论语中说:君子之学,不以记诵为工,而在于能明乎理,不以闻见为博,而在于善反诸心。也就是说,不能光去记知识,而要理解,并生出自己的观点。当今社会的读书,更是如此,知识的获取非常容易,记得知识已经不能构成竞争力。

2.12 子曰:君子不器。

人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个用途。

从工作的角度,社会在变,工作也在变,很多干了几十年的工作没有了,很多新的工作又产生了,人需要不断去适应、调整,让自己的鲁棒性变强。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是个商人,是个多言的人,孔子对他的教育是要先做再说。

当然,从从商的角度,有时候需要先说出愿景使命价值观,团结好伙伴、客户,说服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因此,先说也无可厚非。只是,说了如果做不到,这个人的信用就破产了。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可以结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起读。

没有自己的思考,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光思考,没有读,思考会很空洞,可能会成为庸人自扰。很多道理,很多知识,先人已经摸索过了,那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不要在人堆里面看大腿。

2.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对于不同的意见,要有包容,不要打击。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五颜六色,各种生物,各种思潮都共存的,万紫千红才是春。对于不同的意见,应该保持新鲜感,保持尊重。

2.17 子曰:由!悔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路可能不谦虚,被孔子教育了一顿,不知道别瞎说。

毁灭我们的不是无知,而是傲慢。不知道的,就去学,最怕的是我们自己不知道,还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2.18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不随便说话,以免点炮,并且多看,不做错事,就可以做好官了。

不随便说话,不意味着不说话,在说话前要有所准备,有所思考,要学而思,要温故而知新,形成自己的观点。

2.19 哀公问曰:何谓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措诸枉,则民服;举枉挫诸直,则民不服。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举枉错诸直,能使直者枉。

提拔人、举荐人的原则,得是找“直”的,即品行好的。

2.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是当权者,向孔子求教,孔子从社会,家庭,教育几个角度分别给出了答案。

“使民敬”,就要对民庄重,严肃,谨慎,君与民的关系是相互的;

使民忠,就要自己做到孝慈,即孝敬父母和爱护幼弱;

如何劝勉民众呢?要提拔善者并且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彼此勉励了。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维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有人问孔子,你怎么不去从事政治呢?这个提问不太友好,有点讽刺的意味。

孔子以直报怨,给怼回去了:孝就是孝敬父母,友于兄弟,并且将孝的道理施于政事,这就是从事政治了,那要怎样才算是治理国政呢?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就一个字“孝”。这貌似有点勉强,但如果高度精炼,孔子对于治理国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孝”字。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輗和軏是车上面的连接器,如果没有连接器,车子就没法前行。

对于人来讲,孔子认为信用是做人的基本条件,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器。孔子并不是夸信用是多么了不起,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人也能做到的,他认为这是最基本的。

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从文化的角度,确实十世可知也,百世可知也。这体现了孔子的文化自信。四大古文明,确实只有中华文化留存了下来。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不是你的祖先就祭祀,这是谄媚。中国人的信仰是祖先,祭祀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感怀。

非其鬼而祭之,是想获得更多的保佑,不是出于本心。该出手不出手,是没有勇气的表现。

第二章结束。

今天先写到这里。2022年1月13日。



学而篇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什么学了很多的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往往我们听了一本书,看了一篇公众号文章,只是获得心理安慰,让自己觉得自己很努力,然后没有践行,仍然觉得空虚,就再去看一篇公众号,再听更多的书,如此往复。关于践行,很多大V都强烈推荐过,其实也没什么稀奇的,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提出这个建议了:学而时习之

有朋自远方来为什么一定就快乐呢,朋友来了会不会成为负担,占用了我们的时间,消耗了我们的精力?我觉得这可以结合《论语》中的另外一句话:无友不如己者,也就是多去和比自己厉害的人做朋友,不断优化朋友圈。如果是这样的交友方式,那么有朋自远方来,就不仅仅是吃饭喝酒扯淡,还有提升的空间,有新的合作机会。

人不知而不愠,是说如果别人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冤枉我了,而这冤枉是因为别人缺乏对某些信息的了解引起的,那我们就没必要生气了;或者你的做事、说话、思考的方式,别人不理解,对你的所作所为嗤之以鼻,但如果我坚定认为自己的所思所想是正确的,也没必要跟别人生气,因为别人不了解你嘛!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有子的这句话直接排在开篇第二句,还是可以看出这句话的分量的。孔子的弟子中,只有有子和曾子是被称为“子”的,可见其在孔门的地位。

从有子的这句话可以看出古人也很看重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孝悌”是家事,“犯上”是公司、单位、机关里面的事,能“作乱”,那是上升到了国事。安邦定国,有子看到了根本在于家庭。

孩子性格的形成,习惯的养成,家庭毫无疑问是最为重要的地方。好的童年好比树根,滋养人一辈子,帮人蹚过一辈子的坎坷;坏的童年,让人遇到痛苦不能自持的时候,一辈子回到童年来找原因。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有很多课程讲话术,讲说服,讲酒桌应对,这些是巧言;谄媚,眉飞色舞,是令色。

在孔子看来,这样的人仁德是很少的,因为无论是巧言还是令色,都缺乏起码的真诚,有些人希望通过巧言或者令色,在短时间内获得尽量大的利益。

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在于,两个人默默的坐着,不说一句话,却依然不感到别扭。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批判性思维”,“复盘”,这些热词都是三省吾身。邓亚萍在《心力》这本书里面说,她对参加过的比赛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如数家珍,就是因为每次比赛之后,都会看回放录像,重新看每一个动作,重新调整每一个心态。

没有人生的复盘,经验就很难积累,犯过的错误会再犯,吃过的亏会再吃。唯有不断总结,才能找出事物之间的规律,比如客户为什么不太愿意接受我的产品,从与多个客户交流的情况来看,是有共性的,我们帮客户解决掉这个共性问题,客户接受程度就会大大提高。

什么样才叫为人“谋而忠”呢?为人做事,要带着思想,才是真正的忠,出工出力不出想法,那只是与老板的进行交换,不是和老板共生。

与朋友交有信用,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不要因为好面子,当面不拒绝,实际上做不到。

“传不习乎”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别人传给我,我有没有去练习和实践,另一个是我传给别人,我自己有没有实践过,自己做不到的就不要去传了。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一乘是一百辆车,千乘算是大国了。治理这么大的国家,不能儿戏,对每一件事情要有敬畏心,慎重处理政事。

敬事而信,关键在于一个“敬”,对于工作上的启发,是要有职业精神,把事情做到极致。日本有本书叫《扫除道》,把打扫卫生这件事和个人的修为联系到了一起,从而影响到公司的工作氛围;茶道,也是把喝茶这么一个解渴的事情,上升到了“道”的层面,都是把事情做到极致的情况。敬事才能成事,才能把一件事做成一项事业。

“节用”,人维持生存所求不多,而要争强好胜,所需甚多。梭罗在《凡尔登湖》里面做过测算,他每年只要工作三周时间,就可以维持全年的生活所需。

“使民以时”,在农忙的时候,不要去征用他们,不可耽误了农作物的收成。对于上班族的启示是,不要在员工下班后,老去占用他们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对父母的启发是,不要在孩子正在玩的兴头上,浇他们的冷水,因为这对冷却亲子关系太有效了。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泛爱众”强调要博爱,对待任何人都要去爱,无差等的爱;“亲仁”强调和有仁德的人要更加亲近。光有“泛爱众”,我们可能不能磨砺自己、提升自己;光有“亲仁”,我们可能就失去了群众基础。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以看出在孔子心中,行比学重要,行万里路胜于读万卷书,读万卷书,可以更好的行万里路。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也。

“贤贤易色”,选择配偶,看重贤德不看重色相。色相,对于荷尔蒙爆棚时期的爱情很重要,但夫妻相处几十年,亲情的时间是远大于爱情的,对于亲情,有贤德的配偶比仅有色相的配偶,更容易让家庭和睦。当然,如果既有色相,也有贤德,那就更好了。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有很多人,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是能成事,很诱人,虽然读了一堆书,但还是遇事解不开。本质上可能还是实践不同,有些人是在实践中学习的。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不重则不威”,自己的心中没有自己的一套哲学,一套逻辑,就会墙头草随风倒。苏东坡和法印和尚有一段故事:东坡写了自认为得意的一首诗,其中两句是“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交给书童送给江对岸的佛印和尚,和尚回写了两个字由书童带回,东坡打开一看,纸上赫然写着两个大字——“放屁”,气不打一处来,渡江去找佛印理论,怎奈佛印闭门不出,而且门上写着一副对联“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东坡能写出好的句子,然而境界不一定修炼到句子里面的程度,心中的大逻辑也不是很稳固,因此容易为他人的言语所左右。

“重为轻根,静为噪君”,心中稳固,方能做到《金刚经》里面所说的“不怖不惊”。

“无友不如己者”,是不主动结交境界不高的人,不是故意疏远甚至绝交那些已经是朋友的人。“泛爱众,而亲仁”说的也是类似道理,首先要有群众基础,其次去亲近仁德的人,和比自己厉害的人交朋友,甚至用比自己厉害的人,所谓“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奴者怠”,刘邦用老师(如张良),曹操用朋友(如夏侯惇),东汉的诸位皇帝,用奴才的就多了(出师表: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过则勿惮改”,这句可以和19.21连起来读,即: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犯错误如果能有勇气去改,改掉之后,人们是仰望的。“捂盖子”可能会失去补救错误的机会,造成更大的错误,如果即使改掉,那是有可能通过他人的帮忙把错误及时弥补掉的。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慎重的对待死亡,“追远”,追念祖先。

孔子追念的祖先是周公,晚年曾说:吾不复梦周公久矣。孟子,老子也都有其追念的祖先,都是想从根上建立认同感。

一个民族,一个城市,一个家族,也都有历史,需要让人们去追忆,这是建立共同的认知,建立一致的认同感,这样才有凝聚力。

一个公司也有历史,要有品牌故事,更容易让人们建立对这个品牌的认知和认同。常常看到Since某某年,哪怕只有两年历史,也可以Since2019,便于将来有人追忆。

一个人的品牌塑造,同样也需要有故事,有话题性。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是比较现实的人,在论语里面,曾经问过孔子怎么做官。

这里又向子贡打听一个现实的问题,这个问题有两种说法:

1.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有人向其问政,这到底是孔子自己去求的,还是别人主动给的?

2.孔子每到一个地方,都能了解到那个国家的政事,这是请求别人告诉他的,还是人家自愿告诉他的?

两种说法都有可能,甚至两者之间有先后关系,也就是孔子每到一个地方,先得调研这个地方的国情,然后在君主问政的时候,才能顺利应答。

夫子的方法,是“一以贯之”的五个字:温良恭俭让。

“温”:不疾不徐,不乱发脾气;

“良”:和善,用善良之心对待每一个人;

“恭”:谦恭,不傲慢,恭而有礼;

“俭”:简朴,这和是否有钱无关;

“让”:谦虚,认知盲区永远是存在的。

这五个字,是孔子处事的底层逻辑,这种处事和处世方式,可以存留千年。

王朔说:出名很简单,骂人就行。这种大逻辑,必然是一时的,迅速被唾弃。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在古代,一个家族的手艺可能是传承的,并且在这个区域,这个手艺是独有的,如果改了父之道,可能在这个地方这门手艺就没人做了,对地方的生态是一种破坏。

另一种解释,对于君王来讲,治大国若烹小鲜,要少去翻动他,与民休息。历史上换了帝王就改了政策的比比皆是,不是因为原有的政策不好,而是要进行利益的重新分配。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里常说“礼”,而礼又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礼”是人们之间的润滑剂,让不同性格的人,不同地位的人,不同职业的人,能有一个共同的可以遵守的准则。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是说对于君子来说,虽然有诸多差异,依然能够和谐共处;对于小人来说,不善于结交不同背景的人,只在一个小圈子里面盘桓,这样就很难吸收别的圈子的营养。

但这个“和”也不能过了,不能为了和而和,变成一团和气,要有适当的争论,这些争论应在礼的管束之下,不要互相伤害,互相诋毁。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承诺要适宜恰当,这样的诺言才能兑现。也就是如果刚开始吹牛吹大了,最终又实现不了,那就不好了。但是吹牛与战略规划不同,战略规划,能在项目的初始状态凝聚人力和投资,促进项目走向胜利。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对人的恭敬,适可而止,不能太过,太过了是对自己甚至对他人的一种羞辱。恭敬是对对方的尊重,不是谄媚。恭敬要在礼的约束之下。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有事靠近亲近的人,让亲近的人来帮你。古代这亲近的人,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样的人,而现代,我认为可以理解为同路的人,志趣相投的人,一起做事更容易有所成就。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是说不在吃饭和房子问题上,去花太多精力,去追求极致,不能永远把吃饭和房子放在第一位,人更应该有精神追求,如果等到物质欲望满足了,采取追求精神,那永远等不到这一天,欲壑难填嘛!如果总是说,等我赚够了钱,我要把想看的书好好看看,要好好去旅游旅游,那么永远难以实现。生活不能围着一个中心转,如果永远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家庭就要往后排,陪伴家人的时间就少;如果永远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孩子可能会被宠溺或削弱自主能力;人生应该有多个中心,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很难弥补了。

“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和老子、庄子,都劝人少说话,沉默是金,说得少一点,做得多一点,比说得多做得少要好。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娇,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认为自己悟到了一些道理,就向孔子说:贫而无谄,富而无娇,老师你认为怎么样啊?

孔子还是挺鼓励子贡的:不错啊,但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

有什么差别呢?子贡的话,是尽量去约束自己,告诫自己:当我贫穷的时候,我不能谄媚,当我富贵的时候,我不能傲慢。实际上心里面还是有谄媚和傲慢的种子的,只是被自己的显意识扼杀掉了。

而孔子的话,连这个种子都没有,贫穷的时候能像颜回一样,在陋巷,也不改其乐;富贵的时候,从潜意识里面,就好礼。这样的境界是自然流露,不存在刻意控制自己不去谄媚不去傲娇,很自然。

在坛经里面也有类似的机锋对话,神秀写了一个偈子: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无论如何,神秀还是要不断打扫明镜台的。

而大厨慧能写的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无一物,所以就没有了时时勤拂拭的那种压制自己欲望的痛苦。

当然,前者对自己的可以控制,是把显意识打入到潜意识的一个过程,对于大部分人也许是必不可少的。

回到子贡,子贡还是很有悟性的,听完孔子的分析,认为孔子在精神世界里面是在不断打磨的,就好像玉石大师对玉石不断的切磋琢磨。

孔子很高兴,说可以跟你谈谈诗经了,你小子有长进,能根据过去的事情推测将来的事情了,这个夸奖,貌似比对颜回的夸奖(举一反三)还是差了些,不过也足以让子贡高兴一阵子的了。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患人之不己知”,是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比如觉得,为啥我做了事情,领导老是看不见?为啥我努力了,父母还总是批评?为啥我给孩子付出了那么多,他们总是不满足?我对客户百般伺候,客户为啥还不买我的东西?

这样的抱怨,是因为自己的期望值和对方的行为不符,总认为别人不了解自己,从而会产生失望、焦虑,顾影自怜。

孔子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你要去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你总认为别人不了解你,那可能是因为别人对你掌握的信息还不够多,或别人掌握了更多你没有的信息,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背景不对称,做出的决定自然就和你的期望有差异。这时候我们要尽量去了解别人,消除不对称,如果你不知道,我告诉你,如果我不知道,我向你问清楚。消除信息的不对称,认知一致,我们就能够得到更多靠谱、实际的解决方案,而没必要去抱怨。

如果把患人之不己知,看作是对结果的抱怨,把患不知人,看作是对过程的管控,那么佛教也有类似说法:

凡夫畏果,菩萨畏因。

学而篇读完,2021年12月29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论语写感悟 - 前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