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电影《长津湖》,走进中国人的信仰

      许久不曾去电影院看电影,今晚被弟妹们邀请,父母帮忙照看孩子,走进电影院观看了《长津湖》。

       对于《长津湖》所描述的抗美援朝事件,早已通过历史书知晓,学生时代每每背诵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就觉得头痛,当时那些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在我眼中是一个个字拼凑而成的,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也是“神话”一般的存在,只觉得如果换作自己是绝对无法做出那般英勇牺牲的,所以英雄离我的生活好遥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成为老师后,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尤其作为班主任,更有职责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内核,可我所描述的抗美援朝的英雄们,离我和学生们好远好远,远到我们不能想象英雄们面对缺衣少食、装备落后、极度寒冷的残酷战争,远到我们无法理解他们的家国情怀,远到我们无法体会他们的小小信仰。

       可电影《长津湖》让我走近他们身边,感受他们的呼吸、快乐、英勇、坚守和信仰。当一段真实的历史透过影片呈现在观众眼前时,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一个个真实的人物,看到了一个个真实的场景,从国家领导人到参与这场战争的每一个人,他们仿佛穿越时空,活着站在我们眼前。毛主席凌晨会见彭德怀元帅时表示国家刚刚取得战争的胜利,百废待兴,真不愿意再打仗,可是如果打,就能获得几十年的和平,换得百年的发展,七连即将退伍的指导员梅生带着对战争新的恐惧重回战场,他在雷排长牺牲后,看着女儿的照片说了一句话:“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无论是想着战争结束后想要给父母盖房子的伍千里,还是抱着标识弹开车把敌机引到敌方撤退部队的雷公……每一个参加抗美援朝的战士,他们都是心中想要活下去,却又抱着必死决心的普通人,他们不知道这场战争最后是否会赢,但是他们知道这场战争必须要打赢,他们的背后不是鸭绿江,是他们拼死也要守护的国和家。最终,抗美援朝的胜利让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维护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保护了中国人民在战后创造新生活的决心和信心。

        电影刻画了很多或震撼,或感人的场面,塑造了许多鲜活的、真实的人物,毫不怀疑,真实的战争远比电影镜头所呈现的更加残酷血腥、更加惊心动魄,而最终带给我们震撼和感动的还是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的一个个人物组成的活生生的画面,无论是指挥作战的首长还是参加战斗的战士,这些演员们无疑演活了他们,我们跟随着每一个角色,走进一个真实的抗美援朝战场,认识了许多可爱的人。想当英雄、内心倔强的伍万里,温柔坚定、机智多谋的指导员梅生,乐观开朗的余从戎,看似严厉却搞笑护犊子的雷雎生,严肃果断的“神枪手”平河,冷漠血性却内心柔软的三连连长“‘谈子为”,为保护战友用身躯抵挡炮弹扫射的大川,最后只为坚守阻断敌人进攻拿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思根,还有隐姓埋名保护作战地图被炸死的毛岸英……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最可爱的人,最可敬的人!

        这些鲜活的人物依然不断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相信在电影院中的那些孩子们,刚开始还笑着乐着,不食人间烟火味,随着人物的一次次出现、壮烈牺牲的画面,我听到了孩子的惊呼声、感慨声、抽泣声,而伍万里这个新兵角色的设立,就好像在有意地引导青少年,他们内心升腾起的英雄主义,跟随着伍万里,从懵懂青涩,只为证明自己,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同伴的保护,再到经历与敌人的奋力厮杀,这种对英雄主义的幻想和认知慢慢清晰……相信这些在电影院观影的孩子们,最终他们都会和伍万里一样明白什么是英雄?他们只是普通人,从走上战场的那一刻,他们就是值得尊敬的英雄,影片结尾很好的诠释了这句话——真正的英雄应该是让敌人都尊重的人。美军师长史密斯在带领部队撤退时,看到时刻准备战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被冻成冰雪雕像的情景,当他脱下手套,举起手臂庄严敬礼的那一刻,我相信,他是真正明白了,为什么美军在拥有先进的武器、充足的食物和保暖设施的情况下,他们还永远无法战胜这样的军队,他们战胜不了的是中国军人钢铁般的意志,视死如归、保家卫国的决心和为下一代创造和平幸福生活的信念。

       电影结束散场时,还听到有观众问有彩蛋吗?等到最后,也没有留下彩蛋,走出电影院,看到街上来往的车辆,簇拥在一起的人群,远处灯火通明的高楼大厦,我明白了这就是最好的彩蛋,有一瞬间的驻足,仿佛电影中出现的抗美援朝的解放军战士们也同我一样站在这里看这万家灯火、辉煌岁月。今日中国的和平,人民的幸福是用他们的牺牲换来的,他们的后辈都应该牢记这段历史,铭记这种精神。如今和平的时代,不需要我们筑起血肉的长城,可作为中国人的精神和信仰是不能丢失,从前年春年新冠肺炎疫情,到今年夏天河南千年难遇的洪灾,我们又看到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如何带着舍小家为大家,带着信仰帮助他人,一个民族,是需要精神的,而这种精神是代代相传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的信仰也随之生长,具有新的生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出电影《长津湖》,走进中国人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