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里仁第四·孔子“一以贯之”的道到底是什么?

      读论语,修己身,暂且小记当下的理解,方便未来回读增进,“温故而知新”。今分享于个人公众号,也请你多多指教。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曾参,我的道就是一件事贯穿所有。曾参说:明白。曾参出来后,其他弟子问他:是什么意思呢?曾参说:老师的道,就是忠和恕。】

      论语中有争论的地方很多,而这一段可以说是争议最大的,众说纷纭。读第一句,孔子似乎是饶有兴致的叫住曾参,准备和他谈一谈自己的道,我等看客也是被“一以贯之”吸引,把本子打开,笔拿稳,耳朵竖起来,就等着孔夫子划重点,然而曾参来一句我知道,打断了谈话,也使得孔子口中的“一以贯之”成了哑谜。论语中孔子谈问题从来都不是含糊其辞,而且极具针对性,这里到底孔子说的是什么,就只能全靠自己领悟了。

      众弟子和我们一样,很好奇的追问曾参,曾参说是“忠”和“恕”。忠即中心,是做事的态度;恕即如心,是做人的方式,如心也就是将心比心,做人要学会推己及人。后文子贡问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修炼,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对“恕”的解读,也是众人皆知的名句。

      争议就因为曾参的解答,很多人的观点认为孔子说的“一”是一个东西,而曾参说了两个,意思曾参说错了。对此有人打圆场,说其他弟子境界不够,曾参担心他们理解不了,就简短截说;还有人认为曾参的境界只能理解到忠恕这个层面,根据是孔子曾经说过“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在我看来,撇开孔子说的“一”,曾参所说的忠恕也值得一辈子修炼,曾参每天三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假使学习曾参的自省,这辈子会少很多错误。

      孔子的道到底是什么?一种观点认为孔子的道和佛陀的“空”,和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一样的,是一个起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像人的所作所为都是有发心。如此理解太玄妙,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曾子说道是忠恕,孟子说道是反求诸己,尧舜之道是孝悌,我也可以说孔子的道是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悟,无法统一反而是好事,只要是正面积极的,贯穿在整个人生也是一件乐事。

      还有一种观点将“一以贯之”落脚于“贯”,认为孔子是说思想和行为要贯通统一,这样理解也有道理,如后世儒家王阳明,他开创的心学就是在讲知行合一。而在我看来,即使一辈子只是把一件事、一种习惯坚持下去也值得称赞。热衷于健康,带领小伙伴每天坚持早起、运动就很有意义;喜欢毛笔字,坚持书写一样可以改变自身,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无从知晓孔子的道,就找寻自己的道,活出不一样的人生,抑或如弗兰克尔所说:活出生命的意义。

喜欢请关注、点赞、转发,笔者在此拜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论语:里仁第四·孔子“一以贯之”的道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