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亲子阅读儿童文学系列之《格林童话》(下)

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128天。


昨天分享了《格林童话》中善恶分明,正邪平衡的显著特色。还提到格林兄弟既是法学家,又是语言学家,民俗学家。他们有数不胜数的辉煌成就,就连《格林童话》也只是他们做研究的“副产品”,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

或许这本童话书能成为传世名作,就连他们兄弟俩自己也没料到。既然格林兄弟之前不是童话作家,为什么突然开始收集民间童话故事呢?

格林兄弟都是坚定的爱国学者,他们知道想让国家强大,还得从传统文化入手,这样才能唤醒民族的凝聚力。这就和中国如今提倡弘扬传统文化一样。格林兄弟也是当时主张“文化救国”的学者之一。

他俩毅然投身民间文学的整理和研究。他们钻研、收集德国民间歌谣、神话、传说,编撰大型的德文字典,终其一生从事着德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守护传承工作。而其中对德国民间童话漫长而艰辛的收集工作,只是他们众多工作中的一个环节。

这样大家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格林童话》不是他俩创作的。格林兄弟本意就不是写童话,而是整合汇编已有的、容易消逝的、亟待抢救的民间故事。不过,自己写东西大家都经历过。那收集故事是怎么进行的呢?

最初,格林兄弟收集童话的范围主要在他们的家乡黑森地区。收集对象主要是身边的亲戚、朋友、熟人。格林兄弟邻居维尔德一家讲的故事,占了《格林童话》初版的不少篇幅。维尔德夫人和她的四个女儿都很会讲童话,他们讲的故事短小而迷人。

两家人来往特别密切,其中维尔德家的小女儿后来还成了威廉·格林的太太。可以说是文坛的一段佳话。当时,年轻的维尔德小姐在花园或者温室里和自己未来的丈夫威廉·格林见面。给他讲了《六只天鹅》、《青蛙王子》等故事,她自己都没想到,这些路边听来的童话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着了迷。

再后来,随着《格林童话》的再版和扩充,格林兄弟不断扩大收集童话的区域,讲述者也不再局限于中上流社会的小姐夫人。更多的是来自下层社会的民众,其中一位叫菲曼的老妇人给格林兄弟留下的印象最深。

菲曼大嫂年轻的时候开过客栈,听往来的车夫、手艺人、士兵,讲过各种奇闻轶事,积累了一肚子的故事。格林兄弟从她的故事里选了近30个,我们比较熟悉的《灰姑娘》《三根羽毛》《魔鬼的三根金发》都是菲曼大嫂讲述的。不过,菲曼大嫂一生贫困艰苦,没看到自己的故事出版就离世了。但她讲的童话永久保留了下来。格林兄弟还为她画了一幅铜版肖像,放在1815年出版的卷首。

维尔德一家与菲曼大嫂等人都是格林兄弟身边熟悉的德国本地人。但其实格林兄弟在收集故事的时候,也并不局限于德国本地的民间童话。有一位讲述者是移民德国的法国后裔。他讲的大多数自然就是源起于法国的故事。譬如《白雪公主》《小红帽》《睡美人》《穿靴子的猫》,

另外,《格林童话》也不全是对口传故事的采录。格林兄弟还从书面材料中,搜集、摘录各种童话。早年,兄弟俩曾经在大学的图书馆工作,大量接触民间的童话书籍,加上他们精通多种语言,可以直接阅读各种童话。

在格林童话的书面来源中,有德国民间书,中世纪文学原稿和各种方言文学作品,既有古书,也有同时代的作品。不同地区、不同讲述者、不同文本的语调截然不同。要忠于故事原貌,并且保持童话集的统一风格。

这背后的艰苦可想而知。格林兄弟或是修饰润色或是合并重组,用点石成金般的手法,加工整理那些散落民间的童话与尘封已久的遗珠。这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创作,却比一般作家付出了更多的劳动。这种匠人精神值得我们后人敬重。

分享了《格林童话》收集素材与整理过程中的一些冷知识,再分享下这本书面世后的巨大影响。

作为一部来自民间,以口传为主的童话集。我们可以想象它是具有训诫与教育功能的,某种意义上《格林童话》就像我们古代背诵的《三字经》《弟子规》。无非是换了个童话的形式,目的都是传授经验教训,劝人向好向善。

《格林童话》中的主人公往往是站在对立面的几个人物。他们或者一勤一懒,或者一美一丑,他们在同样的事件面前做了不同的选择,最后获得了截然不同的回报。

就比如《霍勒老大妈》中勤劳的姑娘和懒惰的姑娘。她俩出生在同一个家庭,都因为“纺锤掉进井里”,来到了掌管人间天气的神仙霍勒大妈的家。她们都经历了霍勒大妈的考验,但因为自身性格不同。最终,一个获得了金钱财富,一个却淋了一身沥青回家了。

这种建立在对比上的童话情节,最能起到直接的教育作用。因为它可以清晰地呈现两种性格,在同一条件下的不同结果,从而得出一个结论,遇到这类事,你应该学这个人物,不该学另一个人物。等到相似的情况出现在生活中,受过童话浸润的孩子,就会下意识地做出正确的选择。

不过,你要是以为,《格林童话》就是一本写满大道理的行为规范手册,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格林童话》不止有教育、训诫的功能,它还很擅长打破常规,破除教条。世上有多少条箴言,格林童话里就能找到多少个反例。

比如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才不是。《三片蛇叶》里的公主被丈夫救回了性命,却反过来要害死他。天道酬勤,《三个纺纱女》里勤劳的纺纱女们得不到关注,反而是懒惰的女孩嫁给了王子。

言出有信总没错吧,可是《青蛙王子》里的小公主,明明答应了要带青蛙回家,最后却出尔反尔地把青蛙扔到了墙壁上。没想到却意外解除了王子遭受的魔法。太有意思了。

《格林童话》的幽默与自如,就在这一个个“反教条”的小故事当中流露了出来,这使得它无比地接地气。它不像一个端着架子要教育人的老学究,更像是一个坐在你身边谈笑风生的好朋友。

这样朴实有趣的童话书,怎么会不受大众欢迎呢。正是凭借接地气的特点,《三个懒汉》《三个纺纱女》等描写懒人的故事很快就流传开了,热度不亚于公主王子的故事。

这些故事吸引了大众,人们喜闻乐见,越传越广。最后竟成了格林童话中的一道另类风景线。这在其他童话集中是很难看到的。咱们古代也有不少懒虫故事,比如知名的“懒人吃大饼”,因为父母出远门,怕儿子饿死,就套了一张大饼在他的脖子上。可回家的时候,儿子还是快饿死了,原来他只吃完了胸前的大饼,却不愿意把背后的转过来吃。

不同文化中的懒汉故事竟然如此的相似。有时候奇葩的故事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有人质疑,《霍勒老大妈》里勤劳姑娘得到了金子,《三个纺纱女》里却是懒姑娘嫁给了王子。这《格林童话》怎么能“双标”呢?

一边教人勤劳,一边又让懒惰的人得到了好处。其实这并不矛盾。因为来自民间的童话,往往阐释了普通人内心深处真正的欲望。人们听童话不仅为了给孩子当床头故事,当教育典范。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在没有电视,电脑等娱乐产品的时候,民间童话就具备了一部分减轻压力,舒缓身心的功能。

辛苦劳动了一天,回家围坐在一起听听童话中,各种幽默好玩的懒人故事,哈哈大笑一番。既是一种乐趣,又能给日复一日的疲惫生活打气。而且人们在开心听故事的同时,还可以对比故事中的极品懒人,然后自省。似乎自己还没那么懒嘛,但是要继续懒散而不改正,往后就要遭受童话里懒人的下场了。这也算是给自己敲了个愉快的警钟。

当然,格林童话毕竟是民间故事加工后的产物。在格林兄弟收集前,已经演变过了很多个版本。所以,在某些设定上不够完善合理。比如《金鸟》中,王子为了报答帮助过自己的狐狸,就必须砍下恩人的头颅,这不是有悖常理吗。

再比如《青蛙王子》中,摔死青蛙的小公主,反而破解了魔法得到一位英俊的王子,且不说小公主是否言而无信,光是她以貌取人,嫌弃青蛙却喜欢王子的行为,就足以令人诟病了。

不过不用担心,即便我们大朋友难以接受这些设定,也不妨碍孩子们的喜爱,更不妨碍《格林童话》成为经典。

事实上,真正的童话常常小朋友们很喜欢,大人却会找出很多问题,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童话的小朋友们,获得的是对某个童话的整体性印象,哪怕故事中有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有违道德或者理智之处,小朋友们仍能感受到整体风格上的善意,大人们长大了,有了严密的思维逻辑,反而失去了整体性地接受一个作品的“能力”。

当我们严肃分析童话人物的行为时,非此即彼的分析理性就占据了统治地位,总想从童话中汲取惩恶扬善教训我们,就会为这些不近情理的情节感到疑惑,这也是我们大朋友在阅读中要避免的误区。

其实我们可以把《格林童话》看作西方的《庄子》,《庄子》也是通过象征性极强的寓言故事来表达思想的。某种程度上与格林童话非常地接近。当其他人都在表彰勤劳,智慧,美丽的时候,《庄子》却并不反对懒惰,愚蠢,丑陋,因为庄子懂得人类虽然积累了很多正确的经验,但正确与正确的无限制叠加,却不能使成功必然发生。在那个最关键的时刻,反倒需要一些相反的事物参与进来才能成功。

这就是所谓的“无用之用”。朱光潜有一句名言,叫“慢慢走,欣赏啊”。“慢慢走”就是最小规模的“无用之用”。在漫漫人生路上,如果只是埋头狂走,一味往一个方向走。有时候会离终点越来越远,而慢下来,多尝试,多总结,却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在童话的世界里,往往故事的展开都以一个错误、意外、懒惰或是遗忘为契机,灰姑娘遗落了水晶鞋才让王子找到了她,白雪公主误食了毒苹果,才创造了与王子结识的契机。《滚勒老大妈》中的好姑娘,弄丢了纺锤才得以见到神仙。

不管是灰姑娘,白雪公主还是任何一位童话人物。如果他们的人生,按照原先设定的目标按部就班地完成。如果他们不犯错,也不接受生活的瑕疵,那么故事就无法开始了。

格林童话为读者们埋下了一个“狡黠的诅咒”。愿你们事与愿违,愿你们南辕北辙,愿你们在失控中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1128】亲子阅读儿童文学系列之《格林童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