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说“女朋友”就是“情人”的学名,说起来庄严些,正像玫瑰花在生物学上叫“蔷薇科木本复叶植物”,或者休妻的法律术语是“协议离婚”。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女朋友”就是“情人”的学名
客体:玫瑰花在生物学上叫“蔷薇科木本复叶植物”、休妻的法律术语是“协议离婚”。
2.他们俩虽然十分亲密,方鸿渐自信对她的情谊到此而止,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无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长,终合不拢来成为一体。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方鸿渐对苏小姐的情谊
客体:两条平行永远合不拢的直线
3.他发现苏小姐有不少小孩子脾气,她会顽皮,会娇痴,这是他一向没想到的。可是不知怎样,他老觉得这种小妞儿腔跟苏小姐不顶配。并非因为她年龄大了;她比鲍小姐大不了多少,并且当着心爱的男人,每个女人都有返老还童的绝技。只能说是品格上的不相宜;譬如小猫打圈儿追自己的尾巴,我们看着好玩儿,而小狗也追寻过去地回头跟着那短尾巴橛乱转,就风趣减少了。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苏小姐的小脾气跟她的品格上不相宜的感觉
客体:小猫打圈儿追自己的尾巴,我们看着好玩儿,而小狗也追寻过去地回头跟着那短尾巴橛乱转,就风趣减少了。
4.她的平淡,更使鸿渐疑惧,觉得这是爱情超热烈的安稳,仿佛飓风后的海洋波平浪静,而底下随时潜伏着汹涌翻腾的力量。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她的平淡,更使鸿渐疑惧,觉得这是爱情超热烈的安稳
客体:飓风后的海洋波平浪静,而底下随时潜伏着汹涌翻腾的力量
5.假使订婚戒指是落入圈套的象征,钮扣也是扣留不放的预兆。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有预谋的订婚戒指的象征
客体:被扣留不放的纽扣的预兆
6.他知道苏小姐的效劳是不好随便领情的;她每钉一个钮扣或补一个洞,自己良心上就增一分向她求婚的责任。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苏小姐的效劳是不好随便领情的
客体:她每钉一个钮扣或补一个洞,自己良心上就增一分向她求婚的责任。
7.梳妆桌子上并放两张照相:一张是淑英的遗容,一张是自己的博士照。方鸿渐看着发呆,觉得也陪淑英双双死了,萧条黯淡,不胜身后魂归之感。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梳妆桌子上并放两张照相:一张是淑英的遗容,一张是自己的博士照给渐鸿的感觉
客体:自己陪淑英双双死了的那种萧条黯淡,不胜身后魂归的感觉
8.那张是七月初的《沪报》,教育消息栏里印着两张小照,铜版模糊,很像乩坛上拍的鬼魂照相。
修辞手法:比喻
本体:七月初的《沪报》教育消息栏里印着两张小照铜版模糊的感觉
喻体:乩坛上拍的鬼魂照相。
喻词:很像
9.怪不得苏小姐哥哥见面了要说“久仰”,怪不得鹏图听说姓苏便知道是留学博士。当时还笑她俗套呢!像自己这段新闻才是登极加冕的恶俗,臭气熏得读者要按住鼻子。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渐鸿被他岳父登上报刊的消息给他登极加冕的恶俗感觉
客体:熏人需要按住鼻子的臭气
10.理想中的留学回国,好像地面的水,化气升上天空,又变雨回到地面,一世的人都望着、说着。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理想中的留学回国的期待
客体:地面上的水化成水蒸气升空,又变成雨回到地面的过程
11.现在万里回乡,祖国的人海里,泡沫也没起一个。
修辞手法:比喻
本体:祖国的人
喻体:海
喻词:人海
本体:鸿渐的万里回乡
喻体:泡沫
喻词:起
12.承那王主任笔下吹嘘,自己也被吹成一个大肥皂泡,未破时五光十色,经不起人一搠就不知去向。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承那王主任笔下吹嘘的鸿渐给鸿渐的感觉
客体:吹成未破时五光十色的大肥皂泡经不起人一搠就不知去向的感觉。
13.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
修辞手法:拟人
本体:满天的星星
喻体:人
喻词:忙、声息全无、热闹
14.一梳月亮像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渐渐可烘衬夜景。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月亮烘托夜景的光明变化
客体:未长成的女孩子见人已不羞缩,轮廓都清新刻露
15.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不知哪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火煮得发沸。
修辞手法:拟人
本体: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的声音
喻体:人的交谈声
喻词:谈
修辞手法:比喻
本体:蛙群齐心协力的嚎叫声
喻体:给火煮得发沸的声浪
喻词:像
16.几只萤火虫游来游去,不像飞行,像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月光不到的阴黑处,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几只萤火虫游来游去,不像飞行,像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月光不到的阴黑处,
客体: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
17.这景色是鸿渐出国前看惯的,可是这时候见了,忽然心挤紧作痛,眼酸得要流泪。
修辞手法:拟人
本体:心
喻体:人
喻词:挤紧
18.他才领会到生命的美善、回国的快乐,《沪报》上的新闻和纱窗外的嗡嗡蚊声一样不足介怀。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沪报》上的新闻的影响
客体:纱窗外的嗡嗡蚊声的影响
19.她孤独的一个人可以藏匿在心里温存,拖泥带水地牵上了父亲、叔父、兄弟之类,这女孩子就不伶俐洒脱,心里不便窝藏她了,她的可爱里也就搀和渣滓了。
修辞手法:比喻
本体:心
喻体:可以装下人物的空间
喻词:藏匿、窝藏
20.许多人谈婚姻,语气仿佛是同性恋爱,不是看中女孩子本人,是羡慕她的老子或她的哥哥。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许多人谈婚姻的语气
客体:同性恋爱
21.父亲道:“人家不但留学,而且是博士呢。所以我怕鸿渐吃不消她。”——好像苏小姐是砖石一类的硬东西,非鸵鸟或者火鸡的胃消化不掉的。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鸿渐父亲说鸿渐吃不消苏小姐的态度
客体:砖石一类的硬东西唯有鸵鸟或者火鸡的胃才消化的了。
22.生平最恨小城市的摩登姑娘,落伍的时髦,乡气的都市化,活像那第一套中国裁缝仿制的西装,把做样子的外国人旧衣服上两方补钉,也照式在衣袖和裤子上做了。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小城市的摩登姑娘,落伍的时髦,乡气的都市化
客体:第一套中国裁缝仿制的西装,把做样子的外国人旧衣服上两方补钉,也照式在衣袖和裤子上做了。
23.鸿渐忽然觉得,在这种家庭空气里,战争是不可相信的事,好比光天化日之下没人想到有鬼。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战争不可相信的事
客体:光天化日之下没人想到有鬼。
24.蓝眼镜拉自己右臂的那只手也清清楚楚地照进去了,加上自己侧脸惊愕的神情,宛如小偷给人捉住的摄影。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自己侧脸惊愕的神情
客体:小偷给人捉住的摄影效果。
25.他默默分付两颊道:“不要烧盘!脸红不得!”懊悔进门时不该脱太阳眼镜,眼前两片黑玻璃,心理上也好像隐蔽在浓阴里面,不怕羞些。
修辞手法:拟人
本体:两颊
喻体:人
喻词:分付
修辞手法:拟人
本体:鸿渐的心理活动
喻体:人隐蔽在浓阴里
喻词:好像
26.除掉开头几句话,其余全吓忘了。拚命追忆,只像把筛子去盛水。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拼命追忆的心理活动
客体:筛子去盛水的结果
27.一着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思想的线索要打成结又松散了。
修辞手法:类比
本体:注意力不集中,思想的线索的过程
客体:人打成结又松散的过程
28.隐约还有些事实的影子,但好比在热闹地方等人,瞥眼人堆里像是他,走上去找,又不见了。
修辞手法:类比
本体:隐约还有些事实的影子
客体:在热闹地方等人,瞥眼人堆里像是他,走上去找,又不见了
29.诸位应该先听演讲,然后随意鼓几下掌,让鄙人有面子下台。现在鼓掌在先,鄙人的演讲当不起那样热烈的掌声,反觉到一种收了款子交不出货色的惶恐。”
修辞手法:类比
本体:鄙人的演讲还没开始就有如此热烈的掌声的惶恐
客体:收了款子交不出货色的惶恐感
30.听众大多数笑,少数都张了嘴惊骇;有几个教师皱着眉头,那记录的女生涨红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鸿渐最后的一句,处女的耳朵已经当众丧失贞操;吕校长在鸿渐背后含有警告意义的咳嗽。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听众大多数笑,少数都张了嘴惊骇;有几个教师皱着眉头,那记录的女生涨红脸停笔不写的惊骇
客体:处女的耳朵已经当众丧失贞操
31.方鸿渐那时候宛如隆冬早晨起床的人,好容易用最大努力跳出被窝,只有熬着冷穿衣下床,断无缩回去的道理。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好容易用最大努力跳出被窝,只有熬着冷穿衣下床,断无缩回去的道理
客体:隆冬早晨起床的人
32.方鸿渐住家一个星期,感觉出国这四年光阴,对家乡好像荷叶上泻过的水,留不下一点痕迹。回来所碰见的还是四年前那些人,那些人还是做四年前所做的事,说四年前所说的话。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鸿渐出国四年光阴对家乡的影响
客体:荷叶上泻过的水留不下一点痕迹
33.开战后第六天日本飞机第一次来投弹,炸坍了火车站,大家才认识战争真打上门来了,就有搬家到乡下避难的人。以后飞机接连光顾,大有绝世佳人一顾倾城、再顾倾国的风度。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敌机接连不断的光顾的影响
客体:绝世佳人一顾倾城、再顾倾国的风度。
34.以后这四个月里的事,从上海撤退到南京陷落,历史该如洛高(Fr.von Logau)所说,把刺刀磨尖当笔,蘸鲜血当墨水,写在敌人的皮肤上当纸。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从上海撤退到南京陷落四个月里的历史pei
客体:洛高所说“把刺刀磨尖当笔,蘸鲜血当墨水,写在敌人的皮肤上当纸。”
35.方鸿渐失神落魄,一天看十几种报纸,听十几次无线电报告,疲乏垂绝的希望披沙拣金似的要在消息罅缝里找个苏息处。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方鸿渐失神落魄,一天看十几种报纸,听十几次无线电报告的焦虑行为
客体:疲乏垂绝的希望披沙拣金似的要在消息罅缝里找个苏息处。
36.方老先生因为拒绝了本县汉奸的引诱,有家难归,而政府并没给他什么名义,觉得他爱国而国不爱他,大有青年守节的孀妇不见宠于翁姑的怨抑。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方老先生因为拒绝了本县汉奸的引诱,有家难归,而政府并没给他什么名义,觉得他爱国而国不爱他
客体:大有青年守节的孀妇不见宠于翁姑的怨抑。
37.可是张先生夫妇保有他们家乡的传统思想,以为女孩子到二十岁就老了,过二十还没嫁掉,只能进古物陈列所供人凭吊了。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二十岁还没嫁掉的女孩子
客体:进古物陈列所供人凭吊的古物
38.他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
客体: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39.他仿美国人读音,维妙维肖,也许鼻音学得太过火了,不像美国人,而像伤风塞鼻子的中国人。他说“very well”二字,声音活像小洋狗在咕噜——“vurry wul”。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他仿美国人的读音
客体:像伤风塞鼻子的中国人
主体:他说“very well”二字的声音
客体:小洋狗在咕噜——“vurry wul”。
40.张小姐是十八岁的高大女孩子,着色鲜明,穿衣紧俏,身材将来准会跟她老太爷那洋行的资本一样雄厚。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张小姐将来的身材
客体:老太爷资本雄厚的洋行
41.张太太上海话比丈夫讲得好,可是时时流露本乡土音,仿佛罩褂太小,遮不了里面的袍子。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张太太上海话比丈夫讲得好,可是时时流露本乡土音
客体:罩褂太小,遮不了里面的袍子。
42.鸿渐忍不住抽出一翻,只见一节道:“对男人该温柔甜蜜,才能在他心的深处留下好印象。女孩子们,别忘了脸上常带光明的笑容。”看到这里,这笑容从书上移到鸿渐脸上了。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书上的“ 脸上常带光明的笑容”
客体:看这句话的鸿渐脸上的笑容
43.丈夫是女人的职业,没有丈夫就等于失业,所以该牢牢捧住这饭碗。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丈夫是女人的职业丈夫
客体:没有丈夫就等于失业,所以该牢牢捧住这饭碗。
44.哼!我偏不愿意女人读了那本书当我是饭碗,我宁可他们瞧不起我,骂我饭桶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鸿渐
客体:饭碗、饭桶
45.想到这里,鸿渐顿足大笑,把天空月亮当作张小姐,向她挥手作别。
修辞手法:拟人
本体:天空的月亮
喻体:张小姐
喻词:把...当作,向她挥手作别
把鸿渐应得的钱换成新皮外套的欢喜之情溢于文字中,连天上的月亮都能当作张小姐。
46.他记得《三国演义》里的名言:“妻子如衣服”,当然衣服也就等于妻子;他现在新添了皮外套,损失个把老婆才不放在心上呢。
修辞手法:类比
主体:妻子
客体:衣服
鸿渐用赢的钱新添了皮外套的开心与损失相亲对象的欢心进行对比,显示出相亲对象中意他与否对他的影响微不足道,赢来的钱能买来新皮外套的他更欢喜更觉得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