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3《亲子关系全面技巧》-不同成长阶段的孩子如何教养

Part One:学习内容

1)0至6岁。

0到3岁的幼儿时期,基本上是以家庭为主的教育:3到6岁,幼童时期,基本上是以幼儿园为主的教育。6岁前的幼教主要是感性学习,属于直觉式的训练,也就是潜意识能力的训练。6岁后是理性学习,是意识能力的训练。

一个人大脑的能力决定于神经元构成的连接网络的大小,连接网络是根据外界因素刺激而产生的,而主要的网络连接发展工作在一个人的12岁之前完成,因此幼儿时期的学习是基础的建立,最为重要。

2)6至12岁。

由出生到12岁左右的儿童,是一部不断学习、不断修正的“机器”这部“机器”精力无限,不能安定,对很多新事物都感兴趣。孩子的表现往往是:不肯听话:不能好好地坐一会儿;越叫他不要动,他越会伸手去动;变化无常。家长简直应接不暇。其实,所有这些都表明孩子很正常,他正在努力地发挥和运用体内的“学习机器”,给自己最多的机会去吸收知识、学习和培养能力。6岁之前,孩子用右脑学习,特性是幻想力特强。6岁之后孩子开始较多用左脑学习。

右脑学习,主要是训练孩子对事情的整体吸收和创作力,这是极为重要及基本的智力。这个阶段,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感觉、接受自己的情绪,对下一阶段的认知学习十分重要。孩子在6岁之后开始发展左脑学习,因此就要教他明白事情的道理和逻辑了。

家长应该尽量不隐瞒事情,抱着“无事不能谈”的态度。同时,家长应该明白孩子的表达能力弱,与孩子谈话时不“代替”孩子说话,而是帮助孩子正确地表达出内心的意思。

给孩子足够的活动空间和容许他有大量的活动,也就是玩耍,使他的脑力有充分的发展,这很重要,但同时,孩子也需要学习礼貌,懂得和其他人相处时的仪态,因此应该教孩子学会在某些时候安静地坐下来谈话。

3)10至12岁。

孩子成长到10至12岁之间会有一些重要的转变,如果家长不谅解和不懂得配合这些转变,对亲子关系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沟通会快速地恶化,抗拒、隐瞒等行为亦会出现。一般人说的代沟、反叛性格都在这个时期产生。更严重的争吵、冷漠态度、离家等行为也可能发生。特别是这些转变来得既快又大,令家长感到不知如何是好。其实,这与孩子大脑成长发育的方式有关。

孩子由13至14岁左右到成人的阶段,对大脑的发育来说,可以说是个“准大人”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孩子做的事都在模拟成年人的行为,因为他们内心里认为自己已经有做成年人所做的事的资格,不会只是遵从大人的指示而做事。为了进入这个“准成人”阶段而做的准备工作,便是在10至12岁这一段时间进行。

孩子可能在过去很愿意听从家长指示,在家长的身边亦步亦趋,很随和顺意。可是在一两周内,孩子会忽然变成了另一个人,不再喜欢跟随家长外出,而且事事有自己的主意。他的主意大多不会很好,没有效果,但他宁愿事后挨骂,也要坚持己见。

这是孩子成长中极为重要的一步。家长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孩子变得反叛了,处处不听话、事事顶嘴、沟通困难、关系变得紧张。其实,家长应该给孩子鼓励:每当孩子做得效果不好,应该肯定他的勇气,向他表示你对他有信心,支持他再试着找出新的方法。另外,多与他谈谈,听听他的想法和感受。

4)12岁以上。

一般来说,14岁至成人,称为青少年期,一些早熟的儿童,十二三岁便已进入青少年期。

进入青少年期的孩子,准备塑造自己成为一个成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表现对家长来说,比以前的几个时期更难处理。

青少年带给家长最大的烦恼是他们的一些不良行为,这些行为的目的可以归纳为6类:

引起注意

追求权力

报复

自觉能力不足

表现优越感

寻求同龄人接纳

家长处理这6类不良行为,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

·针对“引起注意”:

故意不理其不良行为,不要有求必应,但要密切地注意和表扬其积极正面的行为。

·针对“追求权力”

不跟他斗,保持平静;家庭中的决定,让他参与、合作。

·针对“报复”:

避免处罚,运用多种方式重复表示孩子其实受人喜爱:处处以信任建立关系

·针对“自觉能力不足”

对孩子不断地鼓励,避免批评;引导孩子参加正面而容易显示力量的活动,尤其是能够增加其责任感的活动。

·针对“表现优越感”:

引导孩子明白真正的优越是不断地超越自我而不是把别人压下去,要强调与别人一起合作才有真正的成就和更多的得益。

·针对“寻求同龄人接纳”:

引导孩子认识自我价值,也就是自信、自爱、自尊,定下值得交往的朋友的标准。

同时,我们要知道,这些青少年的问题多是因孩童时期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其教养的方法不恰当而产生的,家长必须下定决心改变教养方法,才会有效果。

教养青少年子女时,需要掌握两条原则:

1、家长不能强迫青少年子女,青少年子女也不能强迫家长:双方都不能勉强对方做对方不愿意做的事;

2、若亲子沟通或关系欠佳,需要改变的首先是家长;只有当家长有积极的改变时,子女才会改变。

我们还要时常提醒自己:扮演孩子朋友的角色,比处处强调家长的权威会更有效果。


Part Two: 学习思考 

尊重孩子成长发育的阶段特点,尊尊孩子的本能,接纳孩子的行为,多宽容孩子,多理解孩子的一些我们眼中“偏差行为”的深层逻辑,多引导孩子,多以朋友的身份跟孩子相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23《亲子关系全面技巧》-不同成长阶段的孩子如何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