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4反思4问***

写反思写了50多天了。这个过程中一直都是有些迷惘的,就是好像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也感觉不到自己有什么进步。似乎说了很多,又似乎什么都没有说。

看到了成甲《好好学习》里他自己的反思也经历了4个阶段,对比了一下,也知道了自己处于什么位置,对未来的方向也有了些了解,心里踏实了一点。

反思的前提要遵循以终为始——坚信反思会进步。如果不会进步,那么一定是自己的反思反思出了问题,而不是反思本身有问题。很多牛人都有反思的习惯,也提倡要坚持反思写作。成甲写反思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单纯地记录事件——即流水账。

2,记录感受和情绪。

3,能够深入思考和感悟。

4,通过反思来锻炼自己的基础思考能力。

从这4个阶段来看,我现在应该是处于第2和第3阶段之间。大部分是第2阶段,小部分是第3阶段。写了50天反思,能达到这样的阶段,应该还不错。

我需要做些什么,注意些什么,才能让自己稳定在第3阶段呢?遇到问题,先想一想问题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我是怎么处理的?这样处理是不是最好的方式?有没有反过来想,是否存在更好的方式?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能不能也用这种方式来处理?

昨天我去处理的事情,跑了两趟机构都没解决。表面上是机构的流程设置不合理,导致我跑了两次都没办好。但是深层的原因是我自己拖拉。拖到了快90天的最后期限才去办理,导致时间卡点,机构的系统又升级了,最终事情没办完。我拖拉的原因是因为我觉得这件事不重要不紧急,所以本来有90天办理时间的,硬生生地拖到了重要紧急。今天在办事人员的配合下(他们也知道不抓紧办,后续还是要他们处理,会更麻烦),终于办好了。我今天运用了积极主动不抱怨的准则,接到办事人员的办事指引,迅速配合行动,最后在大家的配合下半个小时处理完,比我预想的时间要快了2,3天。从这点看,积极主动不抱怨这个准则肯定是没错的,如果结果不如意,肯定是我自己在运用的时候在哪里出了差错。

通过这件事,我再次对要事第一的意义有了认识。如果我必须要的事情,倘若有时间期限,那么就尽快去办,不要拖着,最后又变成了重要又紧急的事。其次自己要判断清楚一件事,到底重不重要?假如不能假手他人,必须自己亲力亲为的,那么就是重要的事——必须做的事就是重要的事。比如洗车就不用自己亲力亲为,也可洗可不洗。但是汽车年审就必须自己去办——所以到了可办理的时间段就尽快办理,不要拖到时间窗口快关闭了再去重蹈覆辙。

总结一下今天这件事的教训:凡是必须亲力亲为又时间限制的事,尽快去做。

以上的反思,算是有质量,得出了处理一类事务的通用办法。那么我应该进一步归纳下精炼遇到问题时应该怎么思考。比如遇事三问五问之类的,而且要精炼,方便记忆复习。

一问问题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二问解决的方法是什么?

三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四问能不能解决同类问题?

暂定是这样吧,遇事4问。那么习惯准则又可以加一句了:遇事四问常反思

积极主动不抱怨,绿灯换位选择权。

要事第一第一性,以慢为快比较快。

知彼解己非暴力,遇事四问常反思。


习惯准则从一开始总结,到现在差不多面目全非,经历了几次迭代了。虽然字数少,但都是精华,几乎一个字都删不了。上面还少了“少即是多”这个准则,但是我还没想通少即是多这个知识点,所以也没法应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12-14反思4问***)